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梨园戏

增加 84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梨园戏
| 圖像 = [[ File:梨园戏9.jpg3.jpg3.jpg|缩略图 |居中|300px|[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201/17/273706_263623770.shtml 原图链接]
[http://image58.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2/0117/30082977_15.jpg/ 图片来自]]]
| 圖像說明 = 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批准时间;2006年
非遗级别; [[ 非物质文化之传统戏剧梨园戏]]
发源;泉州
当时有三种艺术形态:土生土长的"下南班"、浙江方面来的"上路班"和贵族府第的家班(俗称"小梨园"),三者各以不同的看家戏"十八棚头",互相竞胜。"下南班"与"上路班",二者均以成年人组班,各自可以"优人互凑",故合称"大梨园",俗呼"老戏";家班因纯属童伶,称为"小梨园",或名"七子班",俗呼"戏仔"。"小梨园"非"大梨园"所生,童伶长大后就散棚,并非自然成为"大梨园"。
 
[[File:梨园戏9.jpg3.jpg1.jpg2.jpg|thumb|400px|有框|右|梨园戏图片[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201/17/273706_263623770.shtml/ ]]]
从现存的各种剧目看:"下南"的《范睢》、《梁灏》、《郑元和》都具有地方特色,与明刊的《绨袍》、《青袍》、《绣襦》诸传奇,情节大不相同。《岳霖》一剧,是按岳珂为晋江人的外甥(刘锜墓在安溪)而创编的,为全国戏文所仅见。剧目保留方言本色和浓郁的泥土味。表演以净、末、外、丑为行当"四大柱",并不以生、旦为主,具有唐戏弄和北杂剧末、副净的演出形态和诙谐情笑的特点。唱腔用南音,保留[太子游四门]等古乐曲。其他剧目只有[浆水令]、[金钱花]、[地锦]、[剔银灯]等几十支常见曲牌反复出现,且具有粗豪的声腔特色,其古朴原始,尚存宋元南戏的风貌。
 
"上路"的《赵真女》、《王魁》、《刘文龙》、《朱文》、《王十朋》、《朱买臣》等,都是"宋元旧编"的古剧,与明刊《琵琶》、《焚香》、《菱花》、《荆钗》、《渔樵》诸记,绝不相同,为全国所仅见;《朱文》更为海内孤本。其题材以已婚男、女悲欢离合的家庭剧为多,异于"下南"之侧重忠奸斗争和公案戏。
"小梨园"剧目如《吕蒙正》、《郭华》、《蒋世隆》、《刘知远》等,都是"宋元旧编",与明刊《破窑》、《胭脂》、《幽闺》、《白兔》诸记也不同;其《董永》独以"摘花"产生人物纠葛,而非"路遇",且以"皇都仙女送麟儿"作喜剧性结束。所有题材都是少男少女的恋情,以小生小旦为主,故其行当"四大柱"是生、大旦、小旦、丑,与"大梨园"不同。音乐唱腔同用南曲,不同剧目有不同的曲牌、套曲、名曲,丰富多彩。
[[File:梨园戏2.jpg|thumb|400px|有框|右|梨园戏图片[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201/17/273706_263623770.shtml/ ]]]
从三者艺术内涵考知:"上路"一词本指宋之"两浙路",可知系来自温州班,经地方化的易语改调而成。它与"小梨园"家班同是外来戏曲,经历宋、元、明易代,由城市退处农村,与"下南"亦农亦艺者共处,而完成其风俗与方言的改造,壮大了地域声腔,元末明初融会为一体,进入大发展时期。"下南"有《刘永》、《周德武》;"上路"有《苏英》等新创剧目。而以"小梨园"的《陈三五娘》一剧,标志着梨园戏发展的艺术高峰。
[[File:梨园戏9.jpg5555555.jpg|thumb|400px|有框|左|梨园戏图片[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201/17/273706_263623770.shtml/ ]]]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出版于建阳麻沙的《荔镜记》,是合潮、泉二部《荔枝记》的重刊本,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现尚藏刊于清光绪十年的《荔枝记》,潮州则有刊于明万历年间的东月李氏《乡谈荔枝记》。"泉腔"在声腔上已吸取潮调;《朱弁》一剧把一支[弋阳腔]融入[举起金杯]的南音[寡北]滚门;"下南"《郑元和》的[鹅毛雪]一曲,则吸取自[昆北]。
当明代四大声腔盛行之际,梨园戏在闽南语系地区,随南音的流播,"泉腔"已成为独立声腔,并融化外来唱腔艺术养料而发展壮大,从而鼎盛于清代。据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同安县志·礼俗》载:"昔人演戏,只在神庙,虽不过上路、下南、七子班。光绪后,始专雇江西班及石码戏。"闽南在清光绪前,只有梨园戏三流派独步翟毛毹;清末,高甲戏兴起,其后台湾歌仔戏传入,梨园戏以严格的师承,继世相传,因固步自封而趋式微,濒于消亡。
 
[[File:梨园戏2.jpg|thumb|400px|有框|右|梨园戏图片[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201/17/273706_263623770.shtml/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关怀戏曲艺术,把流散民间的"下南"、"上路"、"七子班"的梨园戏名老艺人,罗致集合在一起,于1952年在晋江县成立大梨园实验剧团,由小梨园名师蔡尤本口传身教《陈三五娘》。翌年,改属省级建制,定名为福建省闽南戏实验剧团(后改称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大力抢救、记录三流派的传统剧目、音乐唱腔、表演艺术等。先恢复传统原貌,再进行整理加工,使古老剧种焕发青春。
 
 
20世纪50年代,梨园戏改编出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如《陈三五娘》、《郭华》、《高文举》、《朱文太平钱》等,并在各级会演中获奖。其中《陈三五娘》、《郭华》被拍成电影,《朱文太平钱》被誉为"海内孤本",得到戏曲专家的高度评价,赢得"宋元南戏活化石"、"活文物"称号。
File:梨园戏6.jpg1.jpg|thumb|300px|有框|右|[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201/17/273706_263623770.shtml/ 梨园戏]
File:梨园戏6444.jpg|thumb|250px|有框|右|[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201/17/273706_263623770.shtml 梨园戏]
File:梨园戏8.jpg1.jpg|thumb|250px|有框|右|[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201/17/273706_263623770.shtml 梨园戏]
</gallery>
33,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