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1
次編輯
變更
曼佐尼
,创建页面,内容为“曼佐尼 [1] 意大利作家、诗人、剧作家。1785年3月7日生于米兰的一个贵族家庭,外祖父贝卡里亚是著名的启蒙主义思想家。…”
曼佐尼
[1] 意大利作家、诗人、剧作家。1785年3月7日生于米兰的一个贵族家庭,外祖父贝卡里亚是著名的启蒙主义思想家。曼佐尼从小受到启蒙思想的熏陶。1805年前往巴黎居住,受到进步的哲学思潮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他的历史小说《约婚夫妇》是意大利最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品,为意大利历史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文名 曼佐尼 国 籍 意大利 出生地 米兰 出生日期 1785年3月7日 逝世日期 1873年 职 业 作家、诗人、剧作家
目录
1 简介
2 社会评价
3 个人成就
4 个人作品
简介编辑
Manzoni,Alessandro1805年前往巴黎居住,同思想文化界人士广泛交际,从欧洲进步的哲学思潮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吸取了宝贵的思想养料。1808年和笃信宗教的恩莉凯塔结婚。两年后皈依基督教,并返回意大利。
早期作品主要是诗歌。16岁写下了第一首诗《自由的胜利》,歌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鞭笞封建专制。《里米尼宣言》呼吁一切爱国者联合起来 ,为意大利的复兴而战。《1812年3月》作于1821年,讴歌烧炭党起义中牺牲的英烈,但直到1848年米兰起义爆发时才得以问世,立即成为鼓舞起义者的战歌。组诗《圣歌》共 5 首,宣扬基督教能够赐予人类崇高的理想、正义和平等。
社会评价编辑
曼佐尼生活和创作的年代,正是意大利遭受奥地利奴役、封建君主实行割据的黑暗时期,争
取民族独立、统一和自由的民族复兴运动出现新的高涨。浪漫主义作家采用历史题材借古喻今,歌颂爱国精神,号召人民为争取祖国解放而战斗。曼佐尼的创作体现了意大利浪漫主义的特征,同时,又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基督教宣扬的平等、博爱的教义融合在一起,企图以此解决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他是19世纪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个人成就编辑
曼佐尼的早期作品主要是诗歌。16岁时发表的抒情诗《自由的胜利》,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赞扬自由战胜专制。诗歌《里米尼宣言》 (1815)号召一切爱国者联合起来,为意大利的复兴而斗争《一八二一年三月》(1821)歌颂在烧炭党起义中牺牲的战士。5首《圣歌》 (1812~1822) 宣扬基督教能够赐予人类崇高的理想、正义和平等。《五月五日》(1821)为哀悼拿破仑的逝世而作,流露出神秘的天命观。
个人作品编辑
《卡马尼奥拉伯爵》
历史悲剧《卡马尼奥拉伯爵》(1816~1820)以15世纪威尼斯和米兰战争期间发生的真实事件为素材,描写农民出身的卡马尼奥拉屡建战功,被擢升为统帅,最后却成为封建君主政治阴谋的牺牲品。作者指出封建君主的内讧是意大利民族蒙受灾难的祸根。阿德尔齐(1822)取材于8世纪法兰克王查理大帝对伦巴第的入 侵,谴责异族统治,指出被奴役的人民不能期待侵略者恩赐自由。这两部悲剧也宣扬了基督教教义。
《约婚夫妇》
历史小说《约婚夫妇》(1821~1823)是意大利最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品,描写17世纪西班牙统治下农村青年伦佐和鲁齐娅的遭遇,借以表现19世纪上半叶奥地 利奴役下意大利人民的悲惨处境。
乡村纺织工人伦佐和露琪娅互相爱慕,订了终身,即将举行婚礼.当地大寨主堂罗德里戈一心想霸占露琪娅.他使用各种手段不许他们的婚礼办成.伦佐被迫亡命异乡.露琪娅在母亲安妮丝的陪同下,经人介绍,悄悄来到蒙扎城的修道院避难.堂罗德里戈岂肯罢休,忙派手下的人到山寨劫持露琪娅,企图
约婚夫妇
约婚夫妇
迫使她就范.这个大寨主对自己过去的罪恶生活十分悔恨,而且又被露琪娅无比纯洁、高尚的品德所感动,终于幡然悔悟,改邪归正.他把露琪娅护送到米兰.露琪娅向圣母许下誓愿,终身不再婚配.后来伦佐找到了露琪娅,在神甫的支持和劝说下,露琪娅终于答应了伦佐的请求,解除了对圣母马利亚的誓愿,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小说通过一双青年男女的坎坷遭遇,把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的整个意大利人民悲惨境况映照出来.勇敢地涉及了争取民族独立、统一和自由这一最尖锐的时代要求,使这部历史小说充溢着爱国主义激情,具有异乎寻常的现实意义.
小说抨击外来侵略者和封建贵族,提出意大利独立和自由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小说中宣扬依靠基督教实现人的自我完善、神明将造福于人的思想,表明软弱的意大利资产阶级企图用道德感化的方法同封建贵族、教会达成妥协。《约婚夫妇》为意大利历史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它的影响下,产生了许多表达民族复兴运动理想的优秀历史小说。
浪漫主义
文化
▪ 波希米亚主义 ▪ 奥西安 ▪ 浪漫民族主义 ▪ Wallenrodism
文学
▪ 阿尔梅达加勒特 ▪ 安徒生 ▪ 布莱克 ▪ 科比
▪ 伯恩斯 ▪ 拜伦 ▪ 夏多布里昂 ▪ 柯勒律治
▪ 库柏 ▪ 艾兴 ▪ 埃斯普龙塞达 ▪ 福斯科洛
▪ 歌德 ▪ 格林兄弟 ▪ 霍桑 ▪ 海涅
▪ 霍夫曼 ▪ 荷尔德林 ▪ 雨果 ▪ 大仲马
▪ 欧文 ▪ 让·保罗 ▪ 济慈 ▪ 克莱斯特
▪ 克拉辛斯基 ▪ 拉马丁 ▪ 拉腊因 ▪ 利欧帕迪
▪ 莱蒙托夫 ▪ 马尔切夫斯基 ▪ 曼佐尼 ▪ 密茨凯维奇
▪ 缪塞 ▪ 内瓦尔 ▪ Norwid ▪ 诺瓦利斯
▪ 奥伦施拉格 ▪ 爱伦·坡 ▪ 普希金 ▪ 席勒
▪ 司各特 ▪ 玛丽·雪莱 ▪ 雪莱 ▪ 舍甫琴科
▪ 斯沃瓦茨基 ▪ 德·斯塔尔 ▪ 蒂克 ▪ 华兹华斯
▪ 茹科夫斯基 ▪ 佐里拉
音乐
▪ 阿尔康 ▪ 奥柏 ▪ 贝多芬 ▪ 贝里尼
▪ 柏辽兹 ▪ 贝瓦尔德 ▪ 勃拉姆斯 ▪ 菲利西·大卫
▪ 费迪南德·大卫 ▪ 董尼采第 ▪ 菲尔德 ▪ 弗兰克
▪ 格林卡 ▪ 阿莱维 ▪ 卡尔克布雷纳 ▪ 李斯特
▪ 勒韦 ▪ 马施纳 ▪ 梅于尔 ▪ 孟德尔颂
▪ 梅耶贝尔 ▪ 莫谢莱斯 ▪ 尼可罗·帕格尼尼 ▪ 罗西尼
▪ 舒伯特 ▪ 舒曼 ▪ 塔尔贝格 ▪ 威尔第
▪ 华格纳 ▪ 韦伯
哲学和美学
▪ 柯勒律治 ▪ 费尔巴哈 ▪ 费希特 ▪ 歌德
▪ 米勒 ▪ 席勒 ▪ A. 施莱格尔 ▪ F. 施勒格尔
▪ 施莱尔马赫 ▪ 蒂克 ▪ 瓦肯罗德
美术
▪ 布莱克 ▪ Briullov ▪ 康斯特勃 ▪ 柯洛
▪ 达尔 ▪ 德拉克罗瓦 ▪ 杜塞尔多夫·School ▪ 弗里德里希
▪ 菲斯利 ▪ 杰利柯 ▪ 戈雅 ▪ 哈德森·River School
▪ Leutze ▪ 马丁 ▪ 米查罗斯基 ▪ 拿撒勒·movement
▪ 帕尔默 ▪ 龙格 ▪ 透纳 ▪ 沃德
▪ Wiertz
建筑
▪ 民族浪漫风格
[1] 意大利作家、诗人、剧作家。1785年3月7日生于米兰的一个贵族家庭,外祖父贝卡里亚是著名的启蒙主义思想家。曼佐尼从小受到启蒙思想的熏陶。1805年前往巴黎居住,受到进步的哲学思潮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他的历史小说《约婚夫妇》是意大利最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品,为意大利历史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文名 曼佐尼 国 籍 意大利 出生地 米兰 出生日期 1785年3月7日 逝世日期 1873年 职 业 作家、诗人、剧作家
目录
1 简介
2 社会评价
3 个人成就
4 个人作品
简介编辑
Manzoni,Alessandro1805年前往巴黎居住,同思想文化界人士广泛交际,从欧洲进步的哲学思潮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吸取了宝贵的思想养料。1808年和笃信宗教的恩莉凯塔结婚。两年后皈依基督教,并返回意大利。
早期作品主要是诗歌。16岁写下了第一首诗《自由的胜利》,歌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鞭笞封建专制。《里米尼宣言》呼吁一切爱国者联合起来 ,为意大利的复兴而战。《1812年3月》作于1821年,讴歌烧炭党起义中牺牲的英烈,但直到1848年米兰起义爆发时才得以问世,立即成为鼓舞起义者的战歌。组诗《圣歌》共 5 首,宣扬基督教能够赐予人类崇高的理想、正义和平等。
社会评价编辑
曼佐尼生活和创作的年代,正是意大利遭受奥地利奴役、封建君主实行割据的黑暗时期,争
取民族独立、统一和自由的民族复兴运动出现新的高涨。浪漫主义作家采用历史题材借古喻今,歌颂爱国精神,号召人民为争取祖国解放而战斗。曼佐尼的创作体现了意大利浪漫主义的特征,同时,又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基督教宣扬的平等、博爱的教义融合在一起,企图以此解决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他是19世纪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个人成就编辑
曼佐尼的早期作品主要是诗歌。16岁时发表的抒情诗《自由的胜利》,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赞扬自由战胜专制。诗歌《里米尼宣言》 (1815)号召一切爱国者联合起来,为意大利的复兴而斗争《一八二一年三月》(1821)歌颂在烧炭党起义中牺牲的战士。5首《圣歌》 (1812~1822) 宣扬基督教能够赐予人类崇高的理想、正义和平等。《五月五日》(1821)为哀悼拿破仑的逝世而作,流露出神秘的天命观。
个人作品编辑
《卡马尼奥拉伯爵》
历史悲剧《卡马尼奥拉伯爵》(1816~1820)以15世纪威尼斯和米兰战争期间发生的真实事件为素材,描写农民出身的卡马尼奥拉屡建战功,被擢升为统帅,最后却成为封建君主政治阴谋的牺牲品。作者指出封建君主的内讧是意大利民族蒙受灾难的祸根。阿德尔齐(1822)取材于8世纪法兰克王查理大帝对伦巴第的入 侵,谴责异族统治,指出被奴役的人民不能期待侵略者恩赐自由。这两部悲剧也宣扬了基督教教义。
《约婚夫妇》
历史小说《约婚夫妇》(1821~1823)是意大利最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品,描写17世纪西班牙统治下农村青年伦佐和鲁齐娅的遭遇,借以表现19世纪上半叶奥地 利奴役下意大利人民的悲惨处境。
乡村纺织工人伦佐和露琪娅互相爱慕,订了终身,即将举行婚礼.当地大寨主堂罗德里戈一心想霸占露琪娅.他使用各种手段不许他们的婚礼办成.伦佐被迫亡命异乡.露琪娅在母亲安妮丝的陪同下,经人介绍,悄悄来到蒙扎城的修道院避难.堂罗德里戈岂肯罢休,忙派手下的人到山寨劫持露琪娅,企图
约婚夫妇
约婚夫妇
迫使她就范.这个大寨主对自己过去的罪恶生活十分悔恨,而且又被露琪娅无比纯洁、高尚的品德所感动,终于幡然悔悟,改邪归正.他把露琪娅护送到米兰.露琪娅向圣母许下誓愿,终身不再婚配.后来伦佐找到了露琪娅,在神甫的支持和劝说下,露琪娅终于答应了伦佐的请求,解除了对圣母马利亚的誓愿,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小说通过一双青年男女的坎坷遭遇,把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的整个意大利人民悲惨境况映照出来.勇敢地涉及了争取民族独立、统一和自由这一最尖锐的时代要求,使这部历史小说充溢着爱国主义激情,具有异乎寻常的现实意义.
小说抨击外来侵略者和封建贵族,提出意大利独立和自由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小说中宣扬依靠基督教实现人的自我完善、神明将造福于人的思想,表明软弱的意大利资产阶级企图用道德感化的方法同封建贵族、教会达成妥协。《约婚夫妇》为意大利历史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它的影响下,产生了许多表达民族复兴运动理想的优秀历史小说。
浪漫主义
文化
▪ 波希米亚主义 ▪ 奥西安 ▪ 浪漫民族主义 ▪ Wallenrodism
文学
▪ 阿尔梅达加勒特 ▪ 安徒生 ▪ 布莱克 ▪ 科比
▪ 伯恩斯 ▪ 拜伦 ▪ 夏多布里昂 ▪ 柯勒律治
▪ 库柏 ▪ 艾兴 ▪ 埃斯普龙塞达 ▪ 福斯科洛
▪ 歌德 ▪ 格林兄弟 ▪ 霍桑 ▪ 海涅
▪ 霍夫曼 ▪ 荷尔德林 ▪ 雨果 ▪ 大仲马
▪ 欧文 ▪ 让·保罗 ▪ 济慈 ▪ 克莱斯特
▪ 克拉辛斯基 ▪ 拉马丁 ▪ 拉腊因 ▪ 利欧帕迪
▪ 莱蒙托夫 ▪ 马尔切夫斯基 ▪ 曼佐尼 ▪ 密茨凯维奇
▪ 缪塞 ▪ 内瓦尔 ▪ Norwid ▪ 诺瓦利斯
▪ 奥伦施拉格 ▪ 爱伦·坡 ▪ 普希金 ▪ 席勒
▪ 司各特 ▪ 玛丽·雪莱 ▪ 雪莱 ▪ 舍甫琴科
▪ 斯沃瓦茨基 ▪ 德·斯塔尔 ▪ 蒂克 ▪ 华兹华斯
▪ 茹科夫斯基 ▪ 佐里拉
音乐
▪ 阿尔康 ▪ 奥柏 ▪ 贝多芬 ▪ 贝里尼
▪ 柏辽兹 ▪ 贝瓦尔德 ▪ 勃拉姆斯 ▪ 菲利西·大卫
▪ 费迪南德·大卫 ▪ 董尼采第 ▪ 菲尔德 ▪ 弗兰克
▪ 格林卡 ▪ 阿莱维 ▪ 卡尔克布雷纳 ▪ 李斯特
▪ 勒韦 ▪ 马施纳 ▪ 梅于尔 ▪ 孟德尔颂
▪ 梅耶贝尔 ▪ 莫谢莱斯 ▪ 尼可罗·帕格尼尼 ▪ 罗西尼
▪ 舒伯特 ▪ 舒曼 ▪ 塔尔贝格 ▪ 威尔第
▪ 华格纳 ▪ 韦伯
哲学和美学
▪ 柯勒律治 ▪ 费尔巴哈 ▪ 费希特 ▪ 歌德
▪ 米勒 ▪ 席勒 ▪ A. 施莱格尔 ▪ F. 施勒格尔
▪ 施莱尔马赫 ▪ 蒂克 ▪ 瓦肯罗德
美术
▪ 布莱克 ▪ Briullov ▪ 康斯特勃 ▪ 柯洛
▪ 达尔 ▪ 德拉克罗瓦 ▪ 杜塞尔多夫·School ▪ 弗里德里希
▪ 菲斯利 ▪ 杰利柯 ▪ 戈雅 ▪ 哈德森·River School
▪ Leutze ▪ 马丁 ▪ 米查罗斯基 ▪ 拿撒勒·movement
▪ 帕尔默 ▪ 龙格 ▪ 透纳 ▪ 沃德
▪ Wiertz
建筑
▪ 民族浪漫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