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16
次編輯
變更
齐燕铭
,無編輯摘要
曾用名齐振勋 民族蒙古族 出生地北京 == 人物经历陈云、周恩来、齐燕铭(中)在中南海陈云、周恩来、齐燕铭(中)在中南海==
1924年入中国大学预科读书, 后转国语系。
1945年初,参与创作平剧《三打祝家庄》。
1945年后任中共赴重庆、南京代表团秘书长,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统战部秘书长。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政务院副秘书长,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总理办公室主任、国务院专家局局长,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1966年4月至1967年1月,任济南市副市长,"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打击和迫害。
副部长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期间,仍十分关心党的文艺事业,先后发表了《旧剧革命划时期的开端--革命京剧〈逼上梁山〉是怎样创作的》、《延安创作革命京剧〈逼上梁山〉的经验》等论文。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剧协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齐燕铭早年写的诗词已不复存在,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建立后那些紧张的日子里,他不再有闲情逸致,几乎想不起来做诗,只留下极少的几首。
齐燕铭除印谱之外,对于书画的收藏极为有限。现可查到的齐燕铭收藏的文物,被拍卖的仅有百余件。家中留下的大多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毅等首长以及老师的来信等,再就是画家和朋友们送给他的字画,其中有何香凝、齐白石、吴作人、邵宇等名家的作品。何香凝40年代的画,他一直放在保险柜里珍藏着。
1943年,齐燕铭在延安参加了京剧《逼上梁山》的编导。这出戏的初稿是由中央党校研究员杨绍萱根据林冲的故事编写的,当时齐燕铭是中央党校教务处的文教科长,他还组织有票友性质的"大众文艺研究社"。《逼上梁山》经过众人加工修改,后来在演出中,齐燕铭还"客串"过其中的角色。1944年1月9日,毛泽东在
周恩来总理和齐燕铭(左)听取汇报
众所周知,江青是以"京剧革命"发迹的,追溯"京剧革命"的源头,就不得不提到当年毛泽东的这封信。"文革"期间发表时,之所以要删去杨绍萱和齐燕铭的名字,是刻意为江青的出山做铺垫。在"文革"期间,许多歌颂江青的小册子,都把这封信作为毛泽东对江青的表扬,并且还异口同声地说:所谓"京剧革命",是由江青开创的。
所谓"京剧革命",分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据齐燕铭的孩子齐翔安回忆:齐燕铭早年就读于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系,系章太炎弟子吴承仕的再传弟子,虽然饱读国学,却实在只是一个"书生"。他不谙党内的斗争,"这方面他很不敏感,很缺乏政治斗争经验"。比如文化部讨论工作时,身为文化部副部长、党组书记的他,为起一个自我批评的示范作用,竟"对自己在延安
导演的《逼上梁山》提出三点不足,不想因此剧已经毛主席批示,这样妄自作自我批评变为公然对抗毛主席批示"了。
不久"文革"爆发,1967年12月,《人民日报》刊登了批判齐燕铭的文章--《齐燕铭是封建主义文艺狂热的吹鼓手》、《揭穿齐燕铭的"三者并举"剧目方针的反动实质》等。随后,齐燕铭被监禁在北京卫戍区竟长达7年。后来,在周恩来的过问下,1974年9月,他才得到"解放",但留了尾巴。直到1979年,有关方面才彻底为他平反,然而,齐燕铭已于1978年10月去世。[1]
==参考资料==
[[Category:中國大陸軍政人物]]
[[Category:文学家]]
[[Category: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