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芜菁甘蓝

增加 3,889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芜菁甘蓝'''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ref>[https://www.sohu.com/a/130584341_507440 世…”


'''芜菁甘蓝'''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ref>[https://www.sohu.com/a/130584341_507440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统~],搜狐,2017-03-27</ref>,也是我们国家优秀文明历史的象征,一直沿用至今,一个简单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国人们的聪明才智<ref>[https://www.sohu.com/a/73739477_211277 中国汉字文化,道出人生哲理],搜狐,2016-05-06</ref>,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成就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辉煌。

==名词解释==

芜菁甘蓝(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一般指蔓菁甘蓝

蔓菁甘蓝(Brassica napus var. napobrassica (L.) Rchb.)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植物。蔓菁甘蓝株为灰蓝色,被粉霜;块根卵球形或纺锤形,肥厚,无辣味;茎直立,有分枝,无毛;叶子为基生叶倒卵形,大头羽裂,顶端急尖,边缘有不整齐锯齿或波状浅裂;上部及顶部茎生叶长圆形至长圆披针形,顶端急尖,抱茎,边缘有裂齿,两面无毛;花为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瓣浅黄色,倒卵形;果实为长角果线形,果梗较粗,开展;种子为卵形,黑棕色。花果期5-6月。

蔓菁甘蓝分布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蔓菁甘蓝适应性较强,抗病,耐肥,耐旱,耐瘠薄,耐贮藏。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和育苗栽培。

蔓菁甘蓝鲜根、茎叶及种子可入药;根、茎:味甘,性温。清泻湿热,消食下气,止咳,止渴;主治于热毒风肿,肝虚目暗,疮肿,黄疸等。种子:味辛、甘、苦、性温。泻湿热,散热毒;主治于黄疸,目疾,乳痈,无名肿毒,骨疽。 蔓菁甘蓝块根作蔬菜食用,可盐腌或酱渍供食用,又可炒食或煮食,也可生食。

形态特征

蔓菁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蔓菁甘蓝株为灰蓝色,被粉霜;块根卵球形或纺锤形,肥厚,无辣味,一半在地上为青紫色,有1紫色长根颈,上有叶或叶痕,一半在地下,两侧各有1条纵沟,从此生出多数侧根;茎直立,有分枝,无毛。叶子为基生叶倒卵形,长11-15厘米,大头羽裂,顶裂片长达25厘米,顶端急尖,边缘有不整齐锯齿或波状浅裂,侧裂片2-4对,越向下越小;叶柄长1.5-2.5厘米;上部及顶部茎生叶长圆形至长圆披针形,长1.5-4厘米,宽8-12毫米,顶端急尖,抱茎,边缘有裂齿,两面无毛。

花为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后延长达45厘米;花直径1.5-2厘米;花梗长5-10毫米;萼片线形,长4-5毫米;花瓣浅黄色,倒卵形,长约1厘米,爪长3-5毫米。长角果线形,长3-3.5厘米,喙长3-5毫米;果梗较粗,开展,长6-10毫米。种子卵形,长约1毫米,黑棕色。果实为长角果线形,果梗较粗,开展;种子为卵形,黑棕色。花果期5-6月。

生长环境

蔓菁甘蓝适应性广,耐寒性强,喜凉爽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在肥沃疏松的壤土生长最好,黏重低洼易涝的土地生长不良。幼苗能忍受-2至-3℃低温,成年植株则能忍受短时间的-7至-8℃的低温。生长的最适温是13-18°℃。

分布范围

蔓菁甘蓝原于亚洲西部和欧洲。传入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中国高寒地区如东北、内蒙古、河北坝上栽培较多,产量很高。 华北、华东、西南、中南及西北部分地区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有栽培。

生长习性

蔓菁甘蓝抗病,耐肥,耐旱,耐瘠薄,耐贮藏。幼苗耐热性较强,块根形成期不耐炎热,要求昼夜温差大的凉爽气候。

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和育苗栽培。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275,16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