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5,809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
'''蛹虫草优良菌株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案例'''由于近年来我国 [[ 林业 ]] 产业结构调整,东北林区全面禁伐,作为传统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原料木屑减少、导致食用菌<ref>[http://news.sohu.com/a/442230564_809596 浅谈食用菌的营养与保健、药用价值],搜狐,2021-01-03</ref>袋料成本提升,制约了诸如 [[ 黑木耳 ]] 等主要林下资源产业的发展。
==一、应用场景==
由于近年来我国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东北林区全面禁伐,作为传统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原料木屑减少、导致食用菌袋料成本提升,制约了诸如黑木耳等主要林下资源产业的发展。蛹虫草属非木质技术密集型食药用菌,在当前推进促进林下资源产业发展背景下,以蛹虫草补充、替代现有传统黑木耳等食用菌种类,符合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食用菌发展需求。该技术自2016年以来,先后在黑龙江省、 [[ 吉林省 ]] 、 [[ 辽宁省 ]] 及内蒙古自治区等虫草生产基地进行推广应用,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主要解决的问题==
(1)通过3种菌株复壮方法的比较 [[ 分析 ]] ,得出蛹组织分离法是蛹虫草复壮的最佳方法,且小麦组织分离法为常规性复壮方法;
(2)首次提出了蛹虫草母种扩繁技术——试管传代联合固态菌丝涂面法,进一步提高了母种遗传稳定性和扩繁效率;
(3)首次获得适于蛹虫草产业化生产的合成液体种培养基配方,大幅提升液体种制备能力;
(4)综合利用 [[ 光照 ]] 增产技术,对其栽培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套高产优质蛹虫草<ref>[https://www.sohu.com/a/196476762_99935471 解密|关于蛹虫草] ,搜狐,2017-10-05 </ref>的栽培方法,实现了蛹虫草周年化生产。
==三、技术要点==
(1)蛹虫草菌株复壮技术采用蛹组织分离法,将退化蛹虫草菌种制作成液体菌种,采用注射法接种至蛹体上,经70~80天培养,至子座成熟,选取长势快且粗壮的子座5根,悬挂至含有PDA培养基的三角瓶中,瓶口用牛皮纸包好,待形成菌落,转接至平板培养基中,待菌落直径为1.5 cm,即得复壮菌株。
(2)蛹虫草优良产业化母种扩繁技术母种培养基配方: [[ 马铃 薯200 薯]]200 g/L,葡萄糖20 g/L,琼脂粉18 g/L,蛋白胨5 g/L,磷酸二氢钾3 g/L,硫酸镁1.5 g/L,维生素B1 50 mg/L,加热至溶化;将活化的蛹虫草菌种取菌落前段2 mm处的菌丝接入母种培养基中,每管接入2 mm × 2 mm;在散射光,光照强度50 lx,20℃条件下培养5 d;选取菌落形态良好,且菌丝粗壮,深橙黄色的母种管,刮取菌丝,移入20 mL菌株稀释液中;取上述母种培养基,每管加入以上菌株稀释液0.8 mL,均匀涂布于斜面上;按以上培养条件培养3 d,即得扩繁母种。
(3)蛹虫草产业化高质液体种制备 [[ 工艺 ]] 在40 L培养瓶中,放入25 L液体种培养基,在121°C高压灭菌30 min。待其冷却后,将扩繁母种连同培养基切成条状(0.3×8 cm),接入冷却的培养瓶中,每瓶1支,在温度19°C,转速120 rpm,吹气量1 L/min条件下,恒温培养6 d,使用前用无菌水稀释30倍。
(4)全光照富硒蛹虫草产业化栽培向基础培养液中添加亚硒酸钠0.16 g/L,确保栽培培养基亚硒酸钠浓度为100 mg/ kg,制成富硒栽培培养液;选用培养盆,每盆加入小麦500 g,富硒栽培培养液850 mL,小麦常温浸泡24~36 h后,121℃条件下高压灭菌1 h,制得富硒栽培培养基;在超净工作台中,每盆均匀接入液体菌种,接种后采用全光照培养模式 [[ 培养 ]] 。
栽培条件为发菌阶段(3~5天):在温度16℃,湿度30%~50%条件下,进行弱光照培养,光照强度为50 lx,光质为白色;转色阶段(2~3天):在温度18℃,湿度30%~50%条件下,进行强光照培养,光照强度为300 lx,光质为白色;诱发原基阶段(10~12天):在 [[ 温 度18 度]]18 ℃,湿度30%~50%条件下,进行弱光照与强光照每12 h交替培养,弱光光照强度为50 lx,强光光照强度为300 lx,光质为白色;子座生长阶段(30~35天):在温度22℃,湿度85%~90%条件下,进行弱光照与强光照每12 h交替培养,弱光光照强度为50 lx,同时于强光照培养时添加红光,红光光强为100 lx,白光光强为200 lx,即总光照强度为300 lx;子座顶端膨胀且不再生长后进行采收,45℃烘干,即得优质富硒北虫草干品。
==四、应用成效==
该技术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依托中央财政林业示范推广项目,建立蛹虫草产业化生产栽培推广示范基地2处,近五年扩繁蛹虫草母种5000余支,制备蛹虫草液体种3500 L,产出蛹虫草鲜草4.34万公斤,蛹虫草产量、虫草素及多糖含量提升了9.04%、69.42%、24.06%,高于《卫生部关于批准蛹虫草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2009年第3号)》标准,成果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及 [[ 内蒙古自治 区7 区]]7 家虫草生产基地进行推广应用,均获得了良好的推广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五、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林下食药用菌栽培 [[ 产业 ]] 。
==参考文献==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