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糖类

增加 377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糖类'''<br><img src="https:xxxxx//gimg2.baidu.jpg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safe-img.xhscdn.com%2Fbw1%2F2def8c6f-6f04-4367-8c92-682f9cfac519%3FimageView2%2F2%2Fw%2F1080%2Fformat%2Fjpg&refer=http%3A%2F%2Fsafe-img.xhscdn.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84383995&t=0b83163c5cea3a15273b419ef4f0b4a9"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xiaohongshu......html com/explore/62be5fef000000000603b5c3 圖片來 自OOO自小红书]</small>
|}
'''糖类'''(carbohydrate)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能 [[ 水解 ]] 而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有机化合物,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的 [[ 有机化合物 ]] 。日常食用的蔗糖、粮食中的 [[ 淀粉 ]] 、植物体中的 [[ 纤维素 ]] 、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等均属糖类。糖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 [[ 生命体 ]] 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植物中最重要的糖是淀粉和纤维素, [[ 动物细胞 ]] 中最重要的多糖是糖原。
==发展历史==
===糖类===
中国最早有饴、饧、糖等字,都是以糯米为原料,稀的叫饴,干的叫饧、糖。在六朝时才出现“糖”字。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糖法出西域,唐太宗始遣人传其法入中国,以蔗准过漳木槽取而分成清者,为蔗饧。凝结有沙者为沙糖,漆瓮造成如石如霜如冰者为石蜜、为糖霜、为冰糖。”“糖”与一般所称的“糖”不同,“糖”是指食糖,泛指一切具有甜味的糖类,如葡萄糖、麦芽糖及最主要的蔗糖,而糖类包括所有单糖、双糖及多糖,并不仅指含有甜味的物质。
==结构==
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是多 [[ 羟基醛 ]] 或多羟基酮及其 [[ 缩聚物 ]] 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
糖类化合物包括单糖、单糖的聚合物及衍生物。葡萄糖是单糖。 [[ 麦芽糖 ]] 、蔗糖、乳糖是二糖。单糖是多羟醛或多羟酮及他们的环状半缩醛或 [[ 衍生物 ]] ,带有多个羟基的醛类或者酮类。多糖则是单糖缩合的多聚物。
==结构通式==
以前所有分子式可写成Cx(H2O)x的化学物质皆被称为“碳水化合物”,根据这个定义,有些科学家认为甲醛(CH2O)为最简单的糖类,但是也有其他人认为是 [[ 乙醇醛 ]] (C2H4O2)。但是除了碳数不为一和二的糖类皆被生物化学理解。
自然界的糖类通常都由一种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单糖所构成,通式为(CH2O)n,(n≥3)。一个典型的单糖具有H-(CHOH)x(C=O)-(CHOH)y-H结构,也就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像:葡萄糖、果糖、甘油醛皆是单糖。然而有些生物物质像糖醛酸和脱氧糖就不符合此通式,另外还有许多物质的分子式符合这个通式但它并不是糖类(如:甲醛(CH2O)和肌醇(CH2O)6)。
3.用量筒量取蔗糖溶液和淀粉溶液各3ml,分别滴入等量的稀碘液,观察并记录溶液颜色变化情况。
===糖类的鉴定===
====检验 [[ 还原性糖]]====
根据是否具有还原性,将糖类分为还原性糖和非还原性糖。单糖、麦芽糖、乳糖等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可以产生砖红色沉淀。因此,实验中常用斐林试剂来检测还原性糖的存在。
13,8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