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4
次編輯
變更
王珪 (唐朝)
,無編輯摘要
'''王珪'''({{bd|571年||639年|catIdx=W王}}),字'''叔玠''',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 祖 父[[王 顗僧辯]],祖 。為南梁重臣,为南梁湘东王萧重用。后与陈霸先不和被杀。 父[[王 僧辯顗]] 。;后为唐初名相,以诤谏与魏徵齐名 。
== 簡介 ==
王珪 少孤 年 幼 轻 时 非 “性沉澹,志量隐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性情沉稳恬淡,不随便交结朋友,深受叔父[[王頍]]的赞赏。开皇十三年(593年),王珪被召入秘书内省,授为太 常 聪慧 治礼郎 , 参与校定图书典籍。 叔父[[王頍]]因參與漢王[[楊諒]]謀反,被誅殺,王珪受到牽連,[[隱居]]於[[終南山]],直到隋朝滅亡。[[李綱 (唐朝)|李綱]]以其“貞諒有器識”,薦為世子府[[諮議參軍]],為[[太子舍人]],成為[[李建成]]的心腹。後來由於李建成陰謀作亂之事所牽連,王珪被流放到雲南嶲州。[[玄武門之變]]後,王珪被太宗召回,拜[[諫議大夫]],遷[[黃門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貞觀 (唐朝)|貞觀]]二年(628年),任[[侍中]]。
== 經歷 ==
仁寿四年(604年),王頍随汉王杨谅起兵反对隋炀帝,兵败被杀。王珪是王頍之侄,按律应当连坐。他逃到终南山中,隐居十余年。在此期间,就与房玄龄和杜如晦交好。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攻入关中,拥立代王杨侑为帝,进封唐王,册长子李建成为世子。王珪得到丞相司录李纲的举荐,出任世子府谘议参军。 贞观四年 (630年) ,王圭作为三省大佬之一,王圭也是当时朝中有数的几位宰相之一。后世将他与房玄龄、魏征、杜如晦并称唐初四大名相。王珪也是唐朝有名的诤臣,史书上的记载说他是“推诚纳善,每存规益” 。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不久继位,是为唐太宗。王珪与魏征一同召回朝中,出任谏议大夫。同年十月,唐太宗追封李建成为息王,以礼改葬,王珪与魏征等原东宫属官一同前去送葬。自此之后,王珪多次进谏,深受太宗信任 。
貞觀六年(632年),[[唐太宗]]在[[丹霞殿]]設宴,叫王珪評品諸大臣。王珪說:「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玄齡。才兼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祥明,出納唯允,臣不如[[溫彥博|彥博]]。處繁治劇,眾務必舉,臣不如[[戴冑]]。恥君不及堯、舜,以諫諍為己任,臣不如魏徵。至於激濁揚清,嫉惡好善,臣於數子亦有一日之長。」<ref>《舊唐書》卷七十《王珪傳》</ref>與[[房玄齡]]、[[魏徵]]、[[杜如晦]]等齊名,《[[舊唐書]]》評價他:“性雅淡,少嗜欲,志量沇深,能安於貧賤,體道履正,交不苟合。”人稱唐初四大名相。逝世後,[[追贈]][[吏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