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庞朴

增加 1,44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庞朴.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image.ssl.qhmsgso.com/t01cc4c8488a76898c6view?src=360pic_normal&z=1&i=0&cmg=15484592.3703882395224790500.1617009698570.jpg 2927&q=%E5%BA%9E%E6%9C%B4&correct=%E5%BA%9E%E6%9C%B4&ancestor=list&cmsid=50446eb1f7a6ae37a5f28c5fbe4ba9e6&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5#id=b0b052ecb192184e28dca2651e56dc76&currsn=0&ps=52&pc=52 原图链接] [https://baikeimage.so.com/doc/7727243-8001338i?src=360pic_normal&z=1&i=0&cmg=15484592.3703882395224790500.1617009698570.html 2927&q=%E5%BA%9E%E6%9C%B4 图片来源]]]
| 图像说明 = 山东大学终身教授
| 出生日期 = 1928年10月
===对"火历"的钩沉和解说===
先生读史发现,在以太阳和太阴为授时星象以前,古代中国人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以大火(心宿)为生产和生活的纪时根据。大火昏起东方之时,被认作一年之始;待到大火西流,则预示冬眠来临。此外如大火晨昏中天、火伏、晨见,也都被作为从事相应活动的指示。先生称这种疏阔的但却固着于生产与生活的纪时法为"火历"。他还证明,火历在文献中留有大量痕迹,在民俗中保存着浓厚的风习(如华人为何尚龙,龙为何戏珠,寒食、灶神,等等);天文学史上不少费解的难题(如二十八宿的顺序何以逆反,太岁纪年法的旋转方向为何与日月五星相左,干支古代写法中为何有两个"子"字,等等),也都只能以火历来澄清。山东莒县出土的陶文,德国内布拉的米特尔贝格山出土的星象盘,都是火历的有力见证。先生这些思想见于80年代的《"火历"初探》、《续探》、《三探》及90年代的《火历钩沉--一个遗佚已久的古历之发现》等文中。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庞朴2.jpg|缩略图|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src=360pic_normal&z=1&i=0&cmg=15484592.3703882395224790500.1617009698570.2927&q=%E5%BA%9E%E6%9C%B4&correct=%E5%BA%9E%E6%9C%B4&ancestor=list&cmsid=50446eb1f7a6ae37a5f28c5fbe4ba9e6&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5#id=26e601492f5b2dde4966e24cba4deea8&currsn=0&ps=52&pc=52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i?src=360pic_normal&z=1&i=0&cmg=15484592.3703882395224790500.1617009698570.2927&q=%E5%BA%9E%E6%9C%B4 图片来源360搜索]]]| 图像说明 = 庞朴}}
===对出土简帛的整理和宣扬===
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一批先秦典籍,先生指认出其中有属于思孟五行学说的篇章,并将其整理校注命名为《五行》。此举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同和20年后出土竹书的证实,沉寂了两千多年的思孟五行古谜,因之得以迎刃而解。1998年,《郭店楚墓竹简》出版,重新点燃了先生20多年前爬梳马王堆汉墓帛书时的好古之情,于是对荆门郭店竹简进行逐篇研究,提出了儒家"三重道德"论、从心旁字看思孟学派心性说、"仁"范畴的演化等精辟见解。并据竹简材料对当年发挥过重大影响的《帛书五行篇研究》进行增改,重写成《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一书,由台湾万卷楼于2000年6月出版。为推进简帛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先生倡议成立了国际简帛研究中心,并创办和主持了"简帛研究"网站,此举得到海内外简帛学人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评。
--《新建设》1963年第10期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cc4c8488a76898c6.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7727243-8001338.html 图片来源]]]| 图像说明 = }}
6. "发引千钧"、晶体力学及其他(《沉》)
2. "枚卜"新证(《稂》)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cc4c8488a76898c6.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7727243-8001338.html 图片来源]]]| 图像说明 = }}
--《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
29,1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