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振勋

移除 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职业 = 实业家
}}
'''张弼士'''(1840-1916年),客家人,张裕葡萄酒创始人<ref>[https://newbaijiahao.qqbaidu.com/omn/20181228/20181228A0JMIT.htmls?id=1684119971757234830&wfr=spider&for=pc  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振勋:如何从一个杂工变为被低估的首富? ] , 腾讯网百度,2020-11-23</ref>。1840年生于 [[ 广东 ]] 潮州府(现[[ 梅州市大埔县]])。张弼士16岁渡海到印尼的[[雅加达]](原称荷属东印度[[ 巴达维亚]]),曾当过帮工,开过商行,采过锡矿,成为当时海外华侨中首屈一指的巨富。张弼士故居,屋内有18个厅,13个天井,99个房间,建筑工艺精致,绘雕并齐,结构严谨,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简介 ==
(1841—1916年),1841年生于广东潮州府大埔县(现梅州市
埔县,大埔县自古到今一直是纯客家地区所谓“潮州九县,大埔无福,澄海无客”这是潮州谚语,张弼士则属于广义上的“潮州客家商人”)。16岁渡海到[[印尼]]的[[雅加达]](原称荷属东印度[[ 巴达维亚]] ),曾当过帮工,开过商行,采过锡矿,成为当时海外华侨中首屈一指的巨富。从此,他亦商亦官,走上仕途。先后任清廷驻槟榔屿领事、[[ 新加坡总领事]] 等职。为了振兴祖国工业,他先后投资兴办粤汉铁路、广三铁路等,并创办山东[[烟台]]张裕酿酒公司。1898年间,他集资在巴城、亚齐办了两家远洋航运公司。此外他亦在 [[ 山东 ]][[ 烟台 ]] [[ 青岛 ]] 等地修建潮州会馆等。
== 人生经历 ==
张弼士,祖籍潮州府大埔县(梅州市大埔县),18岁时只身闯荡南洋。他聪慧机敏,遇事能屈能伸,能发能收,善于权变,对人仁义宽容,常得天时人和,事业为此获得惊人的成功。在他鼎盛时期,资本达800万荷兰盾,号称亿万富翁。清同治十年(1871年),张弼士应邀参加在雅加达法国领事馆的一个酒会,所品饮的法兰西上等葡萄酒,其香习习,其味绵绵,的确让人不忍释杯。席间,法领事不经意间叙述了[[烟台]]等地漫山遍野的野葡萄,以此葡萄酿造的葡萄酒别具特色。说者或许无意,听者却是有心。自此,在张弼士的心中产生建立葡萄酒公司的念头。 张弼士虽有千万贯家财,但没有清廷的官家身份,在国内投资设厂始终无门。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清驻英钦使龚照瑗奉命考察欧美富国之道,回国途中,龚氏特意拜访了张弼士。张弼士经营的谋略、处事的智慧、为人的宽容大度,深得龚氏的赞许。由于龚氏的推荐,张弼士遂得到清廷的加官晋爵,先是被命为大清国驻马来槟城首任领事,后又升迁为驻新加坡总领事。这无异于为张弼士发了一张在国内投资设厂、实业兴邦的通行证。
张弼士,祖籍潮州府大埔县(梅州市大埔县),[[18岁]]时只身闯荡南洋。他聪慧机敏,遇事能屈能伸,能发能收,善于权变,对人[[仁义宽容]],常得天时人和,事业为此获得惊人的成功。在他鼎盛时期,资本达800万荷兰盾,号称亿万富翁。清同治十 1892 (1871年) ,张弼士 应邀参加 得到 雅加达法国[[领事馆]]的 北洋通商新政中红极 个酒会,所品饮 时盛宣怀 法兰西上等葡萄酒,其香习习,其味绵绵 撑腰 又受到权倾朝野北洋大臣李鸿章 确让人不忍释杯。席间 关照 法领事 经意间叙述了[[烟台]]等地漫山遍野的[[野葡萄,]]以此葡萄酿造的葡萄酒别具特色。说者或许无意,听者却是有心。自此,在 但发给 弼士的心中产生建立葡萄酒 公司的 念头。 张弼士虽有千万贯家财 准照 但没 还享 清廷的官家身份 免税3年 在国内投资设厂始终无门。清光绪十六 专利15 (1890年),清驻英钦使龚照瑗奉命考察欧美富国之道,回国途中,龚氏 意拜访了张弼士。张弼士经营的谋略、处事的智慧、为人的宽容大度,深得龚氏的赞许。由于龚氏的推荐 殊待遇 ,张 弼士遂得到清廷的加官晋爵,先是被命为大清国驻马来槟城首任领事,后又升迁为驻新加坡总领事。这无异于为张弼士发了 裕公司 张在国内投资设厂、实业兴邦的通行证 时气势如虹
1892年,张弼士得到在北洋通商新政中红极一时[[盛宣怀]]的撑腰,又受到权倾朝野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关照,不但发给张裕公司的准照,还享有免税3年,专利15年的特殊待遇,张裕公司一时气势如虹。 张弼士既是有魄力的实业家,也是精明的实干家,葡萄酒是西方传统的产品,有几千年的生产经验,张裕要想尽快生产出名酒,高起点地学习西方经验是一条捷径。出于这样的考虑,在选择酿酒葡萄种植园地址时,张弼士挑选了依山临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气候、土壤]] 很适于优质葡萄生产的烟台。他从[[ 法国、意大利]] 引进了国际著名的酿酒葡萄品种,栽培试验、驯化育种,淘汰选择,终于[[ 建成]] 国内最著名的葡萄基地。[1]
== 继承发扬 ==
 
张裕公司历时10年之久,经过3次的改建,终于建成窖内恒温为摄氏11度的亚洲唯一的地下大酒窖。贮酒橡木桶材质的选择、处理、制作,是严格按照传统的工艺要求进行的。张弼士所聘请的酿酒师,也都是出身于葡萄酒世家,系统掌握酿制名酒技术的人。
1858年,张弼士家乡遭受严重灾荒,不少人离乡背井,外出谋生。张弼士当时18岁,在乡村竹坊做竹工,少年意气,只身漂洋过海前往南洋谋生。初在一家米店当杂工,后来又到了一家纸行当帮工。他做事勤恳认真,聪明过人,而且忠厚诚实,深得老板信任。
一次,一位从[[ 欧洲]] 来的海员,拎着一箱子贵重东西,找到张弼士的住处,请他验收。张弼士很奇怪,对这位海员说:“我在欧洲没有亲戚,这东西不是我的。”海员面露难色:“你看,地址和姓名都没有错,退回去我怎么交代?”虽然托运单上的收货人明明是自己,可是张弼士坚决不收。最后,那位海员只好采取了折中的办法,暂时将箱子寄放在这里,等复查清楚再作处理。临走时他还说道:“如果一年以后,还没人领,这个箱子就是您的了。”一年时间很快过去了,箱子依然没人来取,张弼士也依然未将它打开,他还在耐心等待箱子的主人。此事在当地传扬开来,纸行老板非常欣赏他的诚实品德,将店里财务交他管理,后来,又将自己的独生女儿许配给了他。这位贤惠的妻子以后成了张弼士事业成功的助手。
=== 二、继承遗产 ===
=== 三、创办实体 ===
 当时,荷属东印度殖民者为开发与掠夺鞭长莫及的岛屿资源,曾放手让华侨组织垦殖公司,张弼士抓住这一时机,抽出大部分资产投入这一事业。1866年,他在荷属葛罗巴埠创办了裕和垦殖公司,大规模地开垦荒地,专门种植椰子、咖啡、橡胶、胡椒、茶叶等热带经济作物,并在垦殖区间种杂粮,获取了极大经济效益。1875年,他又在苏门答腊的阿齐创办了新的垦殖公司。1877年和1878年,他在荷属怡厘创办的裕业垦殖公司、爪哇日里创办的笠旺垦殖公司就有橡胶园8处,雇工近万人。在经营垦殖开发的同时,他积极捕捉机会创办各类实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他在英属马来亚彭亨州文东埠开设[[ 东兴]] 公司,开采锡矿,赚了一大笔钱;在日里开设日里银行,专门办理华侨储兑和侨汇业务,深受广大华侨欢迎和依赖,业务得到很大发展;在棉兰、槟榔屿兴建了大量中西合璧的住宅,大力发展房地产事业;组织了一个联系海内外的药材批发网,国内的名贵药材多经张氏药行批销海外,海外名贵药材及西药,亦多经张氏药行批销回国,沟通了海内外药材市场等。
1892年,清政府驻英公使龚照瑗奉命考察欧美富国之道,途经新加坡时,曾向张弼士询及致富之术,张回答:“吾于荷属,则法李克,务尽地利;吾于英属,则法白圭,乐观事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征贵贩贱,操奇致赢,力行则勤,择人任时,能发能收。亦如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若智不足以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终不足以学斯术。吾服膺斯言,本此为务,遂至饶裕,非有异术新法也。”一番高论令龚氏大为叹服。
== 事业有成 ==
=== 一、民族工业 ===
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是让世人为之震惊、令国人为之骄傲的中华实业家张弼士。张弼士经营的“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此次送展的“可雅白兰地”、“红萄萄”、“雷司令”、“琼瑶浆”(味美思)一举荣获最优等奖和4枚金质奖章,这是中国商品首次在国际上获得如此殊荣,“可雅白兰地”也因此而命名为“金奖白兰地”,成为驰名世界的名牌。从此,葡萄酒这种极品酒只属于西洋的历史被永远改写,而这位历史的改写者就是当年编歌自唱的放牛娃张弼士。他在[[ 山东烟台]] 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成为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
=== 二、中国第一人 ===
历史的契机加上强烈的爱国之心成就了这位中国葡萄酒酿造第一人。
1890年,张弼士任巴城商务领事时,有一次参加[[ 法国]] 领事举办的酒宴,席间,人们对所饮法国三星斧头牌白兰地名酒大为赞赏,法国领事为此大谈酒经,并对张弼士说:“此酒用法国[[ 波尔多]] 地区盛产的葡萄酿造,如用中国山东烟台所产的葡萄酿造,酒色并不逊色。”
张弼士听后大为震惊,将此事牢记心中。1891年,张弼士应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之邀,到烟台商讨兴办铁路事宜。张弼士借此机会对烟台进行了全面考察,了解到此地靠山面海,气候湿润,土质肥美,确是种植葡萄的好地方。当即决定于此投资设厂,定名为“张裕葡萄酿酒公司”。1894年,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辟烟台两座占地千亩的荒山,栽植从德、法、意等国引进的120多个优质葡萄品种,建立自己的大葡萄园;引进压榨机、蒸馏机、发酵机、白橡木贮酒桶等酿酒先进设备,建造闻名中外的地下大酒窖,重金聘请欧洲一流酿酒师,建立了我国最早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酿造葡萄酒的大企业。
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伴随着失败与成功的考验,“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终于获得了巨大成功。他们酿的酒色泽金黄透明,酒质甘醇幽香,风行全国,远销海外,在世界市场上崭露头角。1912年,[[ 孙中山]] 先生为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题词“品重醴泉”,以示嘉勉;[[ 康有为]] 下榻张裕酒厂亦曾书赠绝诗一首:
浅饮[[ 张裕葡萄酒]] ,种植豆台芍药花。更复法华写新句,欣于所遇即为家。
风雨兼程终不悔,留得芳香在人间。张弼士在总结张裕创业史中写道:“备历艰阻”、“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乃能不负初志。”
张弼士最后的财产大概有8000万印尼盾,印尼盾在当时是很值钱的,跟美金差不多,美_人称他为中国的洛克菲勒。在我的记忆当中,或者在我所理解的中国历史当中,能够被称为中国的洛克菲勒的,张弼士是唯一的一个,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也是潮州人。
那么张弼士后来跟中国有什么关系呢?我把[[ 他的故事]] 一讲,读者就会恍然大悟。就在光绪十七年,一位叫做盛宣怀的同志,他干了什么事呢,干了跟我们现在的官员一样的事,在海外招商引资,于是就把张弼士同志给招来了;要他去干嘛呢,要他到烟台去开矿、建铁路。但是这个张弼士是卖酒出身的,所以对酒很有第六感,很有感觉,对做铁路、开矿他也不是不可以干,就是没有什么第六感,感觉不是很强烈。
好了,这盛宣怀请他到迎宾馆住下来,然后带他去夜总会跳跳舞这是一定的,带他参观港口,参观这个参观那个。结果这个哥儿们一看,这个烟台要做港口的话,担心生意会不好,开矿呢兴趣也不是很大。张弼士就突然问了一句话:“我可不可以在这里种葡萄?”盛宣怀愣了一下,说你再讲一次。张弼士说:“我可不可以在这里种葡萄?”盛宣怀说:“可以,我可以给你1000亩的荒山种葡萄,但是我想请问.你,你种葡萄干吗?”张弼士回答说:“我想酿葡萄酒。”盛宣怀愣了一下说:“好吧,你既然不想开矿,不想做实业,那你就酿葡萄酒吧,那么你们给葡萄酒取个名字好不好。”你猜取什么名字,对,张裕葡萄酒——就是这个哥儿们创的。当然张裕以后搞什么MBO(经理人收购)啦我就不谈了,那么这个哥儿们为了搞张裕葡萄酒,在光绪[[ 二十一年]] 搞了张裕,投资了300万银元,总共有多少亩的葡萄园呢,700多亩的葡萄园。300万银元开个葡萄酒厂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是张弼士同志,也是靠女人发家的。潮州人啊,就是这样通过一桩婚姻改变了这一切。
== 打造国威 ==
1898年,从印尼首都巴城到新加坡的海面,波涛起伏,海水不时地拍打着停靠在码头的[[ 德国]] 班轮。
张弼士一行3人和一名德籍家庭医生准备乘坐德国班轮前往新加坡办理商务。他叮嘱管事购买4张头等官舱票。船票买回来,却只有一张官舱票,3张统舱票。张弼士很奇怪,问管事为什么只买了一张官舱票,管事无奈地说“德国轮船规定华人不准购买官舱票,那张官舱票还是德国医生买到的”。张弼士听后,当即勃然大怒,将4张船票撕得粉碎,扔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他感到炎黄子孙的尊严受到了严重侵犯,良久不能平静,随手举起[[慈禧太后]]赏赐的御窑宝蓝大花瓶向地板砸去,打了个稀巴烂,并愤然吼道:
== 慷慨救国 ==
===一 、红顶商人 ===
 
张弼士深受清廷赏识倚重,是地道的“红顶商人”。他不仅在晚清时期的国内政商两界声名赫赫,还经常代表清政府在海外叱咤风云。他先后担任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商部考察外埠商务大臣、闽粤两省农工路大臣、钦命头品顶戴、光禄大夫、粤汉铁路总办、佛山铁路总办等职。民国初年,还被任命为总统府顾问、工商部高等顾问、立法会议员、全国商会联合会会长等。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后来北洋军阀政府的相互倾轧,他却看得十分透彻,对参政并不热心,把一生的主要精力都倾注于“实业救国”,给当时积贫积弱的祖国和举步维艰的革命事业以慷慨支持。
=== 二、急公好义 ===
辛亥革命初兴,张弼士即鼓励儿子张秩捃加入同盟会。当革命党人在海外秘密活动时,张弼士便指示其南洋企业秘密援助,并通过[[ 胡汉民]] 暗助孙中山30万两白银。辛亥革命爆发后,张弼士又向孙中山捐赠一笔巨款,后来他还给福建民军捐赠白银7万两,1904年又为[[ 东海]] 海防筹捐巨款。
1900年[[ 黄河]] 决口成灾,张弼士目睹灾区惨状,深为同胞遭难而忧虑,急回南洋募捐百万两银款赈灾,清政府为此赐其“急公好义”牌匾,竖于其故乡大埔。
张弼士在海外倡导教育,弘扬中华文明更是不遗余力,在新加坡等地,他创办了中华学校和应新华文学校,又专门设置福利基金为外出学子辅助学费。在他的带动下,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地相继兴办了8所华文学校。他在汕头设置“育善堂”,购置数十间楼房堂产作为嘉应五属福利基金,为出国学子补助学费等。1905年他获清朝皇帝光绪恩赐御书“声教南暨”匾额一方。在受匾典礼上,张弼士慷慨陈词:
梁绍文在《南洋旅行漫记》中称“在南洋最先肯牺牲无数金钱办学校的,要推张弼士第一人”。张弼士的拳拳赤子之心、殷殷报国之志可见一斑。
 
 
=== 三、因疾而终 ===
== 张弼士故居 ==
=== 一、简介 ===
张弼士足遍东南亚与中国大江南北,住过的豪宅难计其数,但经过近百年的风风雨雨与战火洗礼,完整保留下来的屈指可数。在东南亚,唯一保留得最完整的张弼士故居,应是槟城的“蓝屋”。在[[ 槟城]] ,你要是问人:怎么去张弼士故居?恐怕没几个人说得上。你要是说“蓝厝(屋)”,没人不晓得。蓝屋坐落在颇有诗意的老街:莲花河街(LeithStreet)。也许百年前真有莲花,也真有一条河吧,现在看不到莲花,也见不到河,却留下一个雅名。莲花河、蓝屋,以及周围十来栋[[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百年老屋,编织成了一幅[[ 殖民地]] 时代的风景画。
张弼士故居不仅是全马现存最大的清代中国园林式豪宅,在整个[[ 东南亚]] ,同类的百年巨宅恐怕也找不到第二座(新加坡的陈旭年故居面积小得多)。以下关于蓝屋的数字或许有点枯燥,但不是没有意义,蓝屋是在1897年动工兴建的,用了整整七年才完工。动工那年,张弼士任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兼辖槟城、马六甲及附近英国殖民地事务。因此,他经常往返新槟两地。蓝屋竣工,他已升任商务考察大臣,光绪皇帝曾接见他,并授予太仆寺正卿衔(位列二品,当时满清官阶分九品,一品最高。县令列七品,州官也不过四品),在获得清政府授予官衔的南洋富商中,数张弼士的地位最高。据蓝屋的女讲解员说,张弼士学[[ 语言]] 的天分很高,除了南洋通行的各种华族方言外,他还能讲英语、荷兰语与马来语。他晚年还经常穿洋服,偶尔也吃西餐。蓝屋外观虽是很中国,但内部陈设却是华洋融合,体现了中西合璧。张弼士的亲属于1991年准备将蓝屋卖出,后由四名当地富人合资买下。1995年,新业主进行全面重修。工程完成后,这座百年老屋就成为一座气派不凡的展览馆,对外开放。
=== 、环境介绍 ===
张弼士故居,屋内有18个厅,13个天井,99个房间,建筑工艺精致,绘雕并齐,结构严谨,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计划维修张弼士故居,整合周围山村、[[ 田野]] 、村庄、河流、融合客家民俗文化和张裕酒文化,建造客家门楼、客家农具展示长廊、品酒长廊、客家美食馆、茶艺馆、开辟葡萄园、百果园、百草园、兴建水上游乐场等。打造休闲及娱乐、人文活动、自然观光于一体的客家民俗文化村的旅游品牌。
=== 三、光禄第 ===
“光禄第”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整座建筑坐东向西、土木结构、粗犷严谨、堂皇大观,建筑面积4180平方米,是典型的三堂四横一围的客家围龙屋,也是一座美伦美奂的典型[[ 中国]] 园林式豪宅,代表清代(十八及十九世纪)的中国革丽建筑。整栋建筑雕梁画栋,不论寝室、书房、正厅、厚重木门、庭院或花园,一概气派非凡。屋内也珍藏许多稀奇的[[瓷器]]、雕像、雕刻、挂毯、刺绣及古董。对街五栋蓝屋,原为和主宅相连的佣人住所。重修后开放供人参观(天天开放,需购入门票)。
=== 四、投资建设 ===
二期工程计划将张弼士出生老屋和祖屋、张裕公司首任总经理张成卿故居、酿酒师张子章故居进行整合,与“光禄第”链接,扩大景区范围。同时,争取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支持,开发酒文化区,包括兴建制酒作坊、品酒廊、酒令展、酒标展、葡萄园等;整合漳溪河及附近山坡,兴建观景亭、铁索桥、垂钓台、亲水道等观赏、休闲娱乐设施,开展水上划竹排、山林野营等活动;在上花园兴建珍稀动物园,在“光禄第”周边利用客家民居装修成客家美食馆、农家旅馆、农家餐馆,开发民俗风情及歌舞表演,开展制酒、织布、编竹、酿豆腐等系列农家活动,让游人参与互动,体验农家乐趣。
开发后的张弼士故居将成为继黄遵宪、[[ 丘逢甲]] 故居之后梅州市旅游的又一品牌,是弘扬客家文化和张裕酒文化的一个亮点,与邻近的永定土楼群、湖寮泰安搂、西湖公园、三河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等景区连线形成了两日游、多日游的旅游线路。
== 所获荣誉 ==
1912年,[[孙中山]]先生到“张裕”参观时挥毫写下了“[[ 品重醴泉]] ”四个大字  1992年张裕公司成立百年庆典,江泽民同志亲临视察并写下“沧浪欲有诗味,酝酿才能芬芳”的佳句<ref>[http://www.dzwww.com/2016/ppll/ppgs/201606/t20160612_14440341.htm  百年张裕传奇品质传奇故事 ] ,大众网2016-06-12</ref>
1992年张裕公司成立百年庆典,[[江泽民]]同志亲临视察并写下“沧浪欲有诗味,酝酿才能芬芳”的佳句<ref>[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special/wine/ziliao/detail_2011_04/27/6019625_0.shtml] ,凤凰网</ref>。
==参考来源==
[[Category:历史人物]]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
29,5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