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6.75.15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
、
搜尋
← 較舊編輯
較新編輯 →
清朝
移除 7,972 位元組
,
6 年前
→
決策機關
{{Main|清朝政治|清朝政府|清朝官職表|清朝中央國家機關列表}}
[[File:Hall of Supreme Harmony.JPG|thumb|清朝政治中心[[北京]][[紫禁城]],圖為清朝皇權的象徵[[太和殿]]。]]
=== 決策機關 ===
[[钱穆]]認為中国从汉朝到明朝都是“士人政权”政府大权都掌握在读书人“士”手里,而到了元朝和清朝却改变了,並引據[[鄒容]]的《革命軍》指中国由“士人政权”变为“部族政权”,蒙古人和满洲人变为中国内的特权阶级或特殊分子{{参考|[[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2012年,ISBN:9787510812675,第140—141页。}}。亦認為清朝政权始终是维护和偏袒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而清朝的政治,制度的意义很少,法术的意义多。清朝政府发布最高命令的手续,也是非常不合理的。比如“寄信上谕”是清朝特有的,不按照中国向来的程序,而是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旁人都不知道{{参考|[[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2012年,ISBN:9787510812675,第144—145页。}}。然而[[徐復觀]]指出“士人政权”這種說法並不正確,表示政府的性質必須就權力根源之地是由誰來運用而言,這應當是一種常識。通過[[二十四史]]一直都現代,都證明凡是站在平民的立場進入到仕途的人地位愈高,與皇帝愈接近,他命運性的困擾、艱難必定來自專制的機構與專制的觀念。亦指出錢穆對專制下的必然產物例如「外戚宦官」和漢代統治者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同時引據「報任安書」指出凡是皇帝親自交下與皇帝自己有關的案子,承辦的官吏決不敢問是非{{参考|蕭欣義《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良知的迷惘 錢穆先生的史學,第171-182頁}}。
清朝的政治體制虽然基本上沿襲明朝制度,但是略有不同。官員等級分「九品十八級」,每等有「正」、「從」之別。不在十八級別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清朝制定[[內國史院]]、[[內秘書院]]與[[內宏文院]]等內三院為內閣,作為中央最高決策機關。設大學士滿、漢各二人,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學士滿六人、漢四人,下轄中央執行機關[[六部]]。內閣的實際權力比明朝小,實際掌握權力的機關會隨時代不同而改變。後金時期,[[議政王大臣會議]]是皇帝與王公贵族讨论國事之處。[[1631年]][[皇太极]]為了中央集权,仿明朝制度设立[[六部]]與[[內閣]]以分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入關之後,[[1677年]]康熙帝設立[[南書房]],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同時將外朝內閣的某些職能移歸內廷,實施高度集權。[[雍正帝]]為了西征準噶爾準備設置軍需處,雍正十年改稱[[軍機處]]。軍機處機構精簡,行政效率高,能迅速處理軍國大事,進一步加強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鴉片戰爭之後,為推行[[自強運動]],先後於[[1861年]]與[[1870年]]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與[[北洋通商大臣]],負責對外關係與自強運動的策劃與推行,成為自強運動期間最高行政機關。[[八國聯軍]]之後,[[1911年]][[5月18日]]清廷宣佈廢除軍機處,仿西方國家與日本實行[[內閣制]],[[內閣總理大臣 (清)|內閣總理大臣]]和諸大臣組成的[[內閣]]成為最高行政機關{{参考|name=中國文明史清史前期|1={{Cite book|title=《中國文明史 清代前朝》}}}}。
钱穆亦認為,在政治上,清朝还限制发言权、结社和出版自由。在明朝奖励大家发言,公开发言的,不进明朝如此,历代也是如此,而只有清朝不允许人讲话。在清朝,除了六部尚书和侍郎可以向皇帝讲话,其他的不论什么人,都不许向皇帝讲话了,而一直得到中央重视的翰林院等,向来他们可以向政府讲话的,但是到了清朝也不准专折言事。在地方上,只有[[总督]]、[[巡抚]]、[[藩台]]、[[臬台]]可以向政府讲话,其他的府县均不可,比起明代,布衣也可以直接向皇帝讲话,清朝相差甚远{{参考|[[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2012年,ISBN:9787510812675,第150页。}}。在地方上,清朝也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在顺治五年立在府学、县学明伦堂里的卧碑就足可以证明。在当时府学、县学都有明伦堂,清朝在每一个明伦堂里都设置一个石碑,而这个石碑不是竖立的,而是横躺在那里,所以叫「[[卧碑]]」。在卧碑上有三条禁令:第一,生员不得言事;第二,不得立盟结社;第三,不得刊刻文字{{参考|[[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2012年,ISBN:9787510812675,第151页。}}。然而在清朝敢言且未被追究的學者亦為數不少,例如反對專制思想的[[袁枚]]、著書批評君權的[[唐甄]]、一道反朝廷的[[黃宗羲]]以及[[顧炎武]]等學者(見「學術思想」部分)。
;南書房
[[南書房]]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設立,起初是康熙帝為了與翰林院詞臣們研討學問,吟詩作畫而設。因在乾清宮西南角特辟房舍故名南書房。由於南書房「非崇班貴檁、上所親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嚴密控制的一個核心機要機構,隨時承旨出詔行令,這使南書房「權勢日崇」。南書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同時將外朝內閣的某些職能移歸內廷,實施高度集權的重要步驟{{参考|name=中國文明史清史前期}}。
;軍機處
[[File:Jun Ji Chu.jpg|thumb|軍機值房,即[[軍機處]]。]]
[[軍機處]]原稱軍需處,[[雍正]]八年([[1730年]]),清軍在西北與準噶爾激戰,為及時處理軍報雍正皇帝始立,雍正十年改稱[[軍機處]]{{参考|1={{Cite book|title=[[梁章鉅]]《樞垣記略》卷廿七「(雍正七年),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軍機大臣以下設章京等官,從六部員司和內閣中書里選用。章京的任務是繕寫諭旨、記載檔案、查核奏議,作軍機大臣的輔助人員{{NoteTag|军机章京常选自具以下本职者兼任,(满汉略异)“汉章京以内阁中书,六部郎中,员外郎,主事,七品小京官,由进士,举人(或拔贡)出身者兼充。满洲章京以内阁中书,六部及理藩院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兼充。”(梁章鉅《枢垣纪略》卷七)}}。章京也是滿、漢人員各兩班,每班八人,各設一領班。章京參與機要,草擬聖旨,俗稱「小軍機」。[[乾隆]]皇帝即位後服孝,安排數位「總理事務王大臣」進入軍機處,故改名總理事務處。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服滿親政,總理事務王大臣等自請罷職,恢復[[軍機處]]名稱,自此遂成定製,軍機處成為直接對皇帝負責的核心權力機構,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地位更被削弱至幾乎可忽略不計,政治權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成為清代中央集權制度的頂峰。直至宣統三年([[1911年]])四月初十清廷宣佈成立「責任內閣」,軍機處廢止{{参考|name=中國文明史清史前期}}。
;責任內閣
[[宣統]]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18日]]),清政府宣佈廢除軍機處,實行[[內閣制]],任命[[內閣總理大臣 (清)|內閣總理大臣]]和諸大臣組成[[內閣]]。由慶親王[[奕劻]]組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內閣。然而,由於內閣成員中過半數為皇族或滿人,時人譏之為「[[皇族內閣]]」。該內閣在[[辛亥革命]]後倒台,由袁世凱組成的新內閣所取代{{参考|name=中國文明史清史前期}}。
=== 執行機關 ===
Blackberry
巡檢員
1,6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