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相城区

增加 4,971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相城区,苏州市辖区。位于苏州市区北部。总面积496平方千米。总人口38万人(2010年)。辖4个街道、4个镇:元和街道、太平…”
相城区,苏州市辖区。位于苏州市区北部。总面积496平方千米。总人口38万人(2010年)。辖4个街道、4个镇:元和街道、太平街道、黄桥街道、北桥街道、望亭镇、黄埭镇、渭塘镇、阳澄湖镇。区政府驻元和街道。

==历史沿革==

相城因春秋吴国大臣伍子胥在阳澄湖畔“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相其他,欲筑城于斯”而得名。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建立吴县算起,则有二千多年历史。秦初,吴县地域广大,包括现在的常熟、吴江、嘉兴等地在内。秦之后,吴县的地域、辖属屡有变化。至东汉末年,吴地属孙权割据地。晋武帝灭孙皓,分天下为十九州,吴属扬州。晋太康四年(283)县境北部析置海虞县(今常熟市)。宋、齐、梁、陈四代吴县均为吴郡。梁代侯景之乱时,吴郡一度还曾被称为吴州,后吴州、吴郡、吴县治所同驻一城。

隋开皇九年(589)改吴州为苏州。十一年(591)吴县县治迁徙至横山(今新郭镇)。唐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析吴县东部地置长洲县,两县分境合城而治。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长洲两县均属浙江西路。清雍正二年(1724),划长洲县东南部建立元和县,与吴县、长洲县合城而治。后又划吴县东山、西山建太湖、靖湖两厅。至1912年,复并三县两厅为吴县。1928年,划吴县城区设苏州市,1930年撤销市建置,辖区复归吴县。

1949年4月27日,吴县解放,市、县分设,析城区和郊区置苏州市,周围乡村为吴县,东山、西山及太湖湖区划建太湖行政办事处。1953年5月,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办事处改建震泽县。1959年撤销震泽县,复并入吴县,隶属苏州专员公署(1960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震泽县,并入吴县)。解放后的吴县,没有另建县城,全县的党政机关驻于苏州市区。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1984年开始,吴县在离苏州市中心约3千米的城南开辟总面积为20平方千米的新城区。1989年8月,吴县机关迁入新城区。

1995年6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吴县,设立吴县市,以原吴县行政区域为吴县市区域,市人民政府驻长桥镇。全市面积3069.4平方千米,人口约97万人。辖29个镇:长桥镇、木渎镇、陆慕镇、甪直镇、东山镇、望亭镇、光福镇、西山镇、车坊镇、郭巷镇、湘城镇、阳澄湖镇、太平镇、渭塘镇、蠡口镇、北桥镇、黄埭镇、黄桥镇、东桥镇、通安镇、藏书镇、胥口镇、渡村镇、浦庄镇、横泾镇、越溪镇、镇湖镇、东渚镇、太湖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吴县市总人口1128429人,其中:长桥镇24920人、车坊镇46709人、郭巷镇32331人、角直镇63068人、越溪镇19370人、望亭镇39692人、通安镇41723人、东桥镇26379人、黄埭镇45693人、黄桥镇27393人、东渚镇33541人、镇湖镇20202人、陆慕镇48758人、蠡口镇44001人、西山镇42196人、渭塘镇34042人、北桥镇37557人、太平镇28918人、湘城镇29267人、阳澄湖镇21007人、木渎镇71438人、藏书镇28673人、光福镇38999人、胥口镇22110人、太湖镇9577人、横泾镇36764人、浦庄镇21752人、渡村镇25252人、东山镇52492人、月浜虚拟街道25656人、苏苑虚拟街道24997人、龙西虚拟街道24600人、吴县市经济开发区25185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11266人、江苏省太湖采石公司2901人。

2000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吴县市,设立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吴中区辖原县级吴县市的长桥、胥口、木渎、横泾、浦庄、渡村、东山、西山、藏书、光福、镇湖、东渚、甪直、车坊、郭巷15个镇,面积767平方千米,人口56.32万人,区政府驻长桥镇。相城区辖原吴县市的陆慕、蠡口、黄桥、渭塘、太平、湘城、阳澄湖、北桥、黄埭、东桥、望亭、通安12个镇,面积490平方千米,人口40.2万人,区政府驻陆慕镇。2001年2月28日,吴中区、相城区正式挂牌成立。

2008年,将黄埭镇的倪汇、汤浜、湖林、永昌、卫星、上浜、下堡7个村委会和青龙、斜桥2个村委会太东公路以北区域划归北桥街道管理。

2009年末,相城区总面积416平方千米、总人口36.93万人。辖4个街道、4个镇:元和街道、太平街道、黄桥街道、北桥街道、望亭镇、黄埭镇、渭塘镇、阳澄湖镇。区政府驻元和街道。其中:望亭镇面积44.06平方千米、人口70384人,黄埭镇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107279人,渭塘镇面积36.69平方千米、人口79923人,阳澄湖镇面积76.22平方千米、人口64189人。(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
267,92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