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次編輯
變更
张建启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张建启</big> ''' |- |<center><img src=http://i3.sinaimg.cn/dy/cr/2008/10…”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张建启</big> '''
|-
|<center><img src=http://i3.sinaimg.cn/dy/cr/2008/1006/1394170243.jpgwidth="250"></center><small>[http://news.sina.com.cn/c/2008-10-06/065214531584s.shtml 来自新闻中心网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zhāng jiàn qǐ</big> '''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张建启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山东菏泽曹县楼庄乡安乐村
'''出生日期''' :1946年3月25日
'''军 衔''' : 中将
'''毕业院校'''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核物理系
'''代表作品''' :参与组织指挥了"亚洲一号"、"神舟"飞船发射等试验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张建启</big>'''<ref>[https://www.ixigua.com/6522639898141262339?fromvsogou=1&utm_source=sogou_duanshipin&utm_medium=sogou_referral&utm_campaign=cooperation 听,山东人说|张建启,西瓜视频 2018-02-15] </ref>,男,汉族,1946年3月25日,山东菏泽曹县人。
<p style="text-indent:2em;">先后参与组织指挥了"亚洲一号"、"风云一号"、"澳星"发射、"神舟"飞船发射,以及罗布泊核试验、战略武器试验、常规兵器试验、风洞改造等上百次任务,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个人经历 ==
<p style="text-indent:2em;"> 197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核物理系。国防科工委作试部部长,
<p style="text-indent:2em;"> 1997年,出任总装备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ref>[http://v.iqilu.com/shpd/shb/2018/0221/4511834.html
【山东名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建启,山东广播电视台 2018年02月21日] </ref>
。
<p style="text-indent:2em;">2001年,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
<p style="text-indent:2em;"> 2004年,起任总装备部副部长。
<p style="text-indent:2em;"> 2009年7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张建启离开了领导岗位,光荣退休。
==生平经历==
==誓言终成真==
<p style="text-indent:2em;"> “神舟”五号飞船进场后,张建启每天都跟踪在试验一线组织指挥,一次,张建启率团到[[俄罗斯]]航天发射场考察,在参观发射中心展览馆时,俄方陪同人员指着一幅大图片,骄傲地对张建启一行说:“我们俄罗斯的飞船已将30多个国家的150人送上太空,但没有你们中国的。”众人一时无语。这时,张建启不卑不亢地回敬道:“我们将来要亲手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今天,中国的第一位航天员驾驶着“神舟”五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向了太空,张建启的誓言终于变成了现实。
==知识的力量==
<p style="text-indent:2em;">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张建启就参加了[[载人航天]]工程。那是1972年,国家组建7201工程, 打算发射飞船,但因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太弱,这一计划最终搁浅。1995年,中国着手选拔航天员和教练员。张建启时任国防科工委作试部部长,担任了航天员选拔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他们组织从空军中大量选人,历时两年,航天员终于选拔完毕。就在当天下午,上级领导找张建启谈话,让他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担任副主任,主管载人航天发射试验。1997年,张建启奔赴大漠走马上任。为适应新的任务形势,他刻苦钻研载人航天靶场技术,有时甚至彻夜不眠。张建启说,"几年内,看的书籍和资料可用卡车拉",这为组织指挥"神舟"号飞船成功发射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98年,发射场首次大合练,张建启天天泡在阵地上,精心组织指挥。船箭转运时,火箭有60多米高,飞船已加注,而火箭未加注,中间是空的,上面重下面轻,做风中试验是有一定风险的。但为了积累数据,必须做到极限。转运风速从每秒4米、8米,升到每秒10米,风越来越大,张建启仍坚持做到最大极限,转运取得成功,同时测出了火箭受力的极限值。
==迎难而上==
<p style="text-indent:2em;">飞船零高度逃逸试验是一项研制阶段试验,至关重要。只有成功了才能决定"神舟"一号飞船能否发射。当时主抓试验的张建启心中毫无把握,可当总装备部[[曹刚川]]部长问他有没有信心时,他只好硬着头皮说:"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当晚,他独自来到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给[[聂帅]]敬了个庄严的军礼,然后全身心投入发射试验。发射前,技术人员发现整流罩有一火工品不合格,试验队写了两次归零报告,张建启都认为不合格,下令彻底查清原因。因火箭结构复杂,卸出爆炸螺栓里的火药须小心谨慎,弄不好,就可能发生爆炸事故。根据要求,技术人员一点点地卸出了火药,终于查清火工品出现故障的原因是封火药时封进了潮气。为确保质量,他决定将飞船上当时生产的两批30多个产品全部拆下来,换上了1998年3月间天气干燥时生产的产品。结果,逃逸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发射完毕后,几天几夜未合眼的张建启回到宿舍,一头栽倒在床,感觉浑身像散了架一样。
<p style="text-indent:2em;">张建启说︰"每一次发射都面临严峻考验","每次发射都是人生的一次挑战"。最难的要数"神舟"一号任务。"神舟"一号是一艘由电性船改装成的试验飞船,功能并不完善。合练时,飞船出了一个故障,有的专家提出要打开飞船大底排除故障。张建启表示反对:"不行,不能因为出了一个问题就开大底。继续合练,根据问题性质,再决定是否 开大底。"后来,证实飞船控制系统有问题,这下非同小可。有的坚持要开,飞船系统又坚决不同意。因为飞船里面的仪器上千台,涉及的元器件大约有7万多个,信号线也是成千上万。测试进行到最后的关键阶段,飞船上所有的火工品都装上了,密封胶也上了,开大底非常危险。但发射场有一个明文规定,就是飞船不能带任何问题上天。晚上,张建启跑到神舟宾馆找到飞船总装厂厂长张俞谦询问情况,意外得到一份飞船开大底"50条风险分析"。他如获至宝地回到家中,彻夜未眠,在灯光下对50条风险一一认真分析推敲,得出结论为:尽管开大底风险很大,如果组织严密,风险是可以避免的;若不开大底,飞船带着故障上天,根本达不到考核目的。综合利弊,张建启拿定主意:开大底!第二天,他专门去给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沈荣骏]]汇报,沈副主任看过风险分析之后,一拍桌子说:"开!"结果打开飞船大底后,不仅排除了故障,同时还发现原来装大底的时候压断了一根信号线。在后来飞船设计中,技术人员吸取教训,改进了信号线走向。
<p style="text-indent:2em;">"神舟"三号飞船测试中发现某一个型号的插座有接点信号不通问题,因为插座接点都是双备份,一般不会影响发射的成败。但为了载人航天万无一失,必须彻底排除隐患。张建启在发射场指挥部会上提出:"按载人飞船要求必须更换同类型全部不合格插座!"而下这一决心,就意味着地面发射系统加注、供气、供配电等94个专业的2700余台(套)设施设备将要超过检修期,必须重新按照标准检修一遍,工作量整整增加了一倍。在更换数十个插座中,张建启主动要求设立自己的二岗技术人员进行质量监督把关,对需更换的插座一一进行编号,2000多个焊点,每个都做到严格记录,双方技术人员密切配合,所有操作没有发生丝毫闪失,确保了"神舟"三号飞船发射一举成功。
==掌握天气变化==
<p style="text-indent:2em;"> 张建启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早中晚都要观察天气。他说︰“抓试验就像打仗,得掌握天气变化规律。”"神舟"四号飞船发射前,一场大雪骤降,发射中心出现了20多年来所不遇的寒冷天气,最低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摄氏度!能否发射?指挥部会上,各系统专家均不敢签字表态。但飞船已加注,箭在弦上,形势不可逆转。当时,气象问题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张建启多次跑到中心气象室参加天气会商,每一次他都要逐一听取14名预报员的气象预报。会上,张建启也当了一回预报员,他的预报是:"发射时的气温可能在零下18摄氏度。"绝大多数气象人员不敢苟同。这天,张建启每隔一小时,就要询问气象情况。说也神了,就在离发射只剩下35分钟时,发射场突然刮来了一股东南风,气温一下子回升到零下18摄氏度,并且还在一点一点继续往上升。结果,火箭在预定时间准时点火,将四号飞船一举送上了太空。
<p style="text-indent:2em;"> 2009年7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张建启离开了领导岗位,光荣退休。
==淡泊名利==
<p style="text-indent:2em;">每次执行飞船发射任务,发射场作为牵头单位,要协调火箭、飞船、测控等七大系统的工作,协调面广,项目多,难度大。为此,张建启组织制定了科学高效的试验工艺流程、上百种试验方案预案和严格的试验质量管理体系,把质量和安全要求细化到试验流程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部位,全面实行表格化管理。
<p style="text-indent:2em;">为确保"神舟"五号发射一举成功,张建启自年初就组织技术人员精心对发射场数千台设施设备进行了检测检修,制定了各种试验方案、应急预案100多份,组织了多次系统演练和严格考核。
<p style="text-indent:2em;">"神舟"五号飞船进场后,他每天都跟踪在试验一线组织指挥。进入90多米高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他从不坐电梯,而是一层层地爬,一层层地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就及时指出纠正。在产品及设备通电检查、吊装、转运等重大试验项,他要求严格落实复查、确认、签字制度,把好状态检查关、按规程操作关,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设备测试操作的安全。
<p style="text-indent:2em;">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张建启倾心事业,淡泊名利。许多次大型试验任务发射成功后,上级要给他记功,他都执意推辞,说道:"要给就给我的部属吧,当领导的不能盯著名和利。"以往,每次发射后,如何处理废气是个"老大难"问题,各个发射场都没有一个安全有效的处理办法。有的为此损失了数百万元。
<p style="text-indent:2em;">张建启出国考察归来后,自行设计出了一张废气处理设备构图,交给发射中心几名技术干部配合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进行研制。设备研制成功后,处理废气用煤油进行燃烧,既安全彻底,又不造成任何污染,大大节省了资金。在将此项成果申报军队科技进步奖时,有关人员提出在科研成果书上署上张建启的名字时,他坚决不让,说道:"挂那个名干什么,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才是我的追求。"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后,张建启说︰“事实证明,我们这支航天队伍的技术是成熟的,作风也是过硬的。只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一切从零开始,我想以后的载人飞行、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的发射,我们完全能够胜任。” (科技日报沈英甲王艳梅)
==个人荣誉==
<p style="text-indent:2em;">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的接见。
==相关视频==
<center>张建启:梦圆“神舟”</center>
{{#iDisplay:p0394th98ez|780|460|qq}}
</center>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人物类]]
[[Category:軍政人物]]
[[Category:科學技術醫學人物]]
[[Category:技術工程師]]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张建启</big> '''
|-
|<center><img src=http://i3.sinaimg.cn/dy/cr/2008/1006/1394170243.jpgwidth="250"></center><small>[http://news.sina.com.cn/c/2008-10-06/065214531584s.shtml 来自新闻中心网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zhāng jiàn qǐ</big> '''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张建启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山东菏泽曹县楼庄乡安乐村
'''出生日期''' :1946年3月25日
'''军 衔''' : 中将
'''毕业院校'''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核物理系
'''代表作品''' :参与组织指挥了"亚洲一号"、"神舟"飞船发射等试验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张建启</big>'''<ref>[https://www.ixigua.com/6522639898141262339?fromvsogou=1&utm_source=sogou_duanshipin&utm_medium=sogou_referral&utm_campaign=cooperation 听,山东人说|张建启,西瓜视频 2018-02-15] </ref>,男,汉族,1946年3月25日,山东菏泽曹县人。
<p style="text-indent:2em;">先后参与组织指挥了"亚洲一号"、"风云一号"、"澳星"发射、"神舟"飞船发射,以及罗布泊核试验、战略武器试验、常规兵器试验、风洞改造等上百次任务,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个人经历 ==
<p style="text-indent:2em;"> 197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核物理系。国防科工委作试部部长,
<p style="text-indent:2em;"> 1997年,出任总装备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ref>[http://v.iqilu.com/shpd/shb/2018/0221/4511834.html
【山东名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建启,山东广播电视台 2018年02月21日] </ref>
。
<p style="text-indent:2em;">2001年,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
<p style="text-indent:2em;"> 2004年,起任总装备部副部长。
<p style="text-indent:2em;"> 2009年7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张建启离开了领导岗位,光荣退休。
==生平经历==
==誓言终成真==
<p style="text-indent:2em;"> “神舟”五号飞船进场后,张建启每天都跟踪在试验一线组织指挥,一次,张建启率团到[[俄罗斯]]航天发射场考察,在参观发射中心展览馆时,俄方陪同人员指着一幅大图片,骄傲地对张建启一行说:“我们俄罗斯的飞船已将30多个国家的150人送上太空,但没有你们中国的。”众人一时无语。这时,张建启不卑不亢地回敬道:“我们将来要亲手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今天,中国的第一位航天员驾驶着“神舟”五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向了太空,张建启的誓言终于变成了现实。
==知识的力量==
<p style="text-indent:2em;">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张建启就参加了[[载人航天]]工程。那是1972年,国家组建7201工程, 打算发射飞船,但因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太弱,这一计划最终搁浅。1995年,中国着手选拔航天员和教练员。张建启时任国防科工委作试部部长,担任了航天员选拔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他们组织从空军中大量选人,历时两年,航天员终于选拔完毕。就在当天下午,上级领导找张建启谈话,让他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担任副主任,主管载人航天发射试验。1997年,张建启奔赴大漠走马上任。为适应新的任务形势,他刻苦钻研载人航天靶场技术,有时甚至彻夜不眠。张建启说,"几年内,看的书籍和资料可用卡车拉",这为组织指挥"神舟"号飞船成功发射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98年,发射场首次大合练,张建启天天泡在阵地上,精心组织指挥。船箭转运时,火箭有60多米高,飞船已加注,而火箭未加注,中间是空的,上面重下面轻,做风中试验是有一定风险的。但为了积累数据,必须做到极限。转运风速从每秒4米、8米,升到每秒10米,风越来越大,张建启仍坚持做到最大极限,转运取得成功,同时测出了火箭受力的极限值。
==迎难而上==
<p style="text-indent:2em;">飞船零高度逃逸试验是一项研制阶段试验,至关重要。只有成功了才能决定"神舟"一号飞船能否发射。当时主抓试验的张建启心中毫无把握,可当总装备部[[曹刚川]]部长问他有没有信心时,他只好硬着头皮说:"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当晚,他独自来到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给[[聂帅]]敬了个庄严的军礼,然后全身心投入发射试验。发射前,技术人员发现整流罩有一火工品不合格,试验队写了两次归零报告,张建启都认为不合格,下令彻底查清原因。因火箭结构复杂,卸出爆炸螺栓里的火药须小心谨慎,弄不好,就可能发生爆炸事故。根据要求,技术人员一点点地卸出了火药,终于查清火工品出现故障的原因是封火药时封进了潮气。为确保质量,他决定将飞船上当时生产的两批30多个产品全部拆下来,换上了1998年3月间天气干燥时生产的产品。结果,逃逸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发射完毕后,几天几夜未合眼的张建启回到宿舍,一头栽倒在床,感觉浑身像散了架一样。
<p style="text-indent:2em;">张建启说︰"每一次发射都面临严峻考验","每次发射都是人生的一次挑战"。最难的要数"神舟"一号任务。"神舟"一号是一艘由电性船改装成的试验飞船,功能并不完善。合练时,飞船出了一个故障,有的专家提出要打开飞船大底排除故障。张建启表示反对:"不行,不能因为出了一个问题就开大底。继续合练,根据问题性质,再决定是否 开大底。"后来,证实飞船控制系统有问题,这下非同小可。有的坚持要开,飞船系统又坚决不同意。因为飞船里面的仪器上千台,涉及的元器件大约有7万多个,信号线也是成千上万。测试进行到最后的关键阶段,飞船上所有的火工品都装上了,密封胶也上了,开大底非常危险。但发射场有一个明文规定,就是飞船不能带任何问题上天。晚上,张建启跑到神舟宾馆找到飞船总装厂厂长张俞谦询问情况,意外得到一份飞船开大底"50条风险分析"。他如获至宝地回到家中,彻夜未眠,在灯光下对50条风险一一认真分析推敲,得出结论为:尽管开大底风险很大,如果组织严密,风险是可以避免的;若不开大底,飞船带着故障上天,根本达不到考核目的。综合利弊,张建启拿定主意:开大底!第二天,他专门去给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沈荣骏]]汇报,沈副主任看过风险分析之后,一拍桌子说:"开!"结果打开飞船大底后,不仅排除了故障,同时还发现原来装大底的时候压断了一根信号线。在后来飞船设计中,技术人员吸取教训,改进了信号线走向。
<p style="text-indent:2em;">"神舟"三号飞船测试中发现某一个型号的插座有接点信号不通问题,因为插座接点都是双备份,一般不会影响发射的成败。但为了载人航天万无一失,必须彻底排除隐患。张建启在发射场指挥部会上提出:"按载人飞船要求必须更换同类型全部不合格插座!"而下这一决心,就意味着地面发射系统加注、供气、供配电等94个专业的2700余台(套)设施设备将要超过检修期,必须重新按照标准检修一遍,工作量整整增加了一倍。在更换数十个插座中,张建启主动要求设立自己的二岗技术人员进行质量监督把关,对需更换的插座一一进行编号,2000多个焊点,每个都做到严格记录,双方技术人员密切配合,所有操作没有发生丝毫闪失,确保了"神舟"三号飞船发射一举成功。
==掌握天气变化==
<p style="text-indent:2em;"> 张建启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早中晚都要观察天气。他说︰“抓试验就像打仗,得掌握天气变化规律。”"神舟"四号飞船发射前,一场大雪骤降,发射中心出现了20多年来所不遇的寒冷天气,最低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摄氏度!能否发射?指挥部会上,各系统专家均不敢签字表态。但飞船已加注,箭在弦上,形势不可逆转。当时,气象问题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张建启多次跑到中心气象室参加天气会商,每一次他都要逐一听取14名预报员的气象预报。会上,张建启也当了一回预报员,他的预报是:"发射时的气温可能在零下18摄氏度。"绝大多数气象人员不敢苟同。这天,张建启每隔一小时,就要询问气象情况。说也神了,就在离发射只剩下35分钟时,发射场突然刮来了一股东南风,气温一下子回升到零下18摄氏度,并且还在一点一点继续往上升。结果,火箭在预定时间准时点火,将四号飞船一举送上了太空。
<p style="text-indent:2em;"> 2009年7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张建启离开了领导岗位,光荣退休。
==淡泊名利==
<p style="text-indent:2em;">每次执行飞船发射任务,发射场作为牵头单位,要协调火箭、飞船、测控等七大系统的工作,协调面广,项目多,难度大。为此,张建启组织制定了科学高效的试验工艺流程、上百种试验方案预案和严格的试验质量管理体系,把质量和安全要求细化到试验流程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部位,全面实行表格化管理。
<p style="text-indent:2em;">为确保"神舟"五号发射一举成功,张建启自年初就组织技术人员精心对发射场数千台设施设备进行了检测检修,制定了各种试验方案、应急预案100多份,组织了多次系统演练和严格考核。
<p style="text-indent:2em;">"神舟"五号飞船进场后,他每天都跟踪在试验一线组织指挥。进入90多米高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他从不坐电梯,而是一层层地爬,一层层地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就及时指出纠正。在产品及设备通电检查、吊装、转运等重大试验项,他要求严格落实复查、确认、签字制度,把好状态检查关、按规程操作关,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设备测试操作的安全。
<p style="text-indent:2em;">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张建启倾心事业,淡泊名利。许多次大型试验任务发射成功后,上级要给他记功,他都执意推辞,说道:"要给就给我的部属吧,当领导的不能盯著名和利。"以往,每次发射后,如何处理废气是个"老大难"问题,各个发射场都没有一个安全有效的处理办法。有的为此损失了数百万元。
<p style="text-indent:2em;">张建启出国考察归来后,自行设计出了一张废气处理设备构图,交给发射中心几名技术干部配合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进行研制。设备研制成功后,处理废气用煤油进行燃烧,既安全彻底,又不造成任何污染,大大节省了资金。在将此项成果申报军队科技进步奖时,有关人员提出在科研成果书上署上张建启的名字时,他坚决不让,说道:"挂那个名干什么,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才是我的追求。"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后,张建启说︰“事实证明,我们这支航天队伍的技术是成熟的,作风也是过硬的。只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一切从零开始,我想以后的载人飞行、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的发射,我们完全能够胜任。” (科技日报沈英甲王艳梅)
==个人荣誉==
<p style="text-indent:2em;">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的接见。
==相关视频==
<center>张建启:梦圆“神舟”</center>
{{#iDisplay:p0394th98ez|780|460|qq}}
</center>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人物类]]
[[Category:軍政人物]]
[[Category:科學技術醫學人物]]
[[Category:技術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