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鞏膜

增加 3,70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medical}}
[[File:青木宣親.jpg | thumb | 300px | 青木宣親 <br>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954901 原圖鏈接] ]
'''鞏膜'''(俗稱眼白sclera),是眼球內一層乳白色不透明的纖維膜,屬於眼球纖維膜。
*它主要由膠原蛋白和一些彈性纖維組成。
**是眼球纖維膜的後5/6部分。前方聯接角膜,後方與視神經的鞘膜延續。鞏膜在視神經穿出部附近最厚,愈前愈薄,在肌腱附著處又複增厚(鞏膜厚度:後極部1mm,赤道部0.4~0.5mm,直肌附著處0.3mm)。其與角膜交界處,外面有環形的角膜溝,深部有鞏膜靜脈竇。*小兒的鞏膜為淺藍色,成年為白色,老年因脂肪沉著而帶黃色。
**鞏膜結構堅韌,有支援和保護眼內組織的作用。
*鞏膜位於眼球壁後部,約占眼球壁外層5/6。
**主要由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緻密交織構成堅韌而具彈性的眼球外膜,是保護眼球內容物及對眼球起支撐作用的組織。
*正常鞏膜為瓷白色。兒童鞏膜較薄,呈藍白色,至成人逐漸變為黃白色。
*偶爾於前部鞏膜表面可見邊界清楚、不規則的片狀棕色或藍灰色斑,稱為鞏膜色素斑,無臨床意義。
*鞏膜內細胞成分和血管很少,這種組織學特點決定了鞏膜的病理改變比較單純,通常表現為肉芽腫性增殖反應。
**膠原纖維可發生變性、壞死和慢性炎性細胞浸潤,形成炎性結節或彌漫性炎性病變。鞏膜炎容易發生在表層血管相對較多、尤其是前睫狀血管穿過鞏膜的部位。
*由於鞏膜血管和神經少,代謝不活躍,雖不易發病,但一旦發生炎症,病程進展緩慢,組織修復能力差,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也較易復發。
===鞏膜病的病變===
*表層鞏膜炎--(episcleritis)是一種復發性、暫時性、自限性鞏膜表層組織的非特異性炎症。
**常發生於角膜緣至直肌附著點的區域內,並以瞼裂暴露部位最常見。
**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2倍,好發於20∼50歲,約1/3的病人雙眼同時或先後發病。臨床上有兩種類型。
**(1)、結節性表層鞏膜炎--(nodular episcleritis)較常見,以局限性結節樣隆起為特徵,常急性發病。結節多為單發,呈暗紅色,圓形或橢圓形,直徑2∼3mm。結節在鞏膜上可被推動,表示與深部鞏膜無關。
**(2)、週期性表層鞏膜炎--(periodic episcleritis)呈週期性發作,其發病突然,每次持續1天至數天,間隔1∼3個月。病變部位鞏膜表層和球結膜彌漫性充血水腫,呈紫紅色外觀。
*表層鞏膜炎應與結膜炎和鞏膜炎相鑒別--結膜血管可推動,而表層鞏膜血管相對不可移動,這是結膜炎與表層鞏膜炎的鑒別要點。
**表層鞏膜血管充血呈放射狀垂直走行,滴腎上腺素後血管迅速變白,而更為深層的鞏膜充血為紫紅色,滴腎上腺素後也不易退色。
**【治療】本病為自限性,幾乎不產生永久性眼球損害,通常無須特殊處理。
**若病情較重或頻繁發作,可用0.5%可的松或0.1%地塞米松眼液點眼,必要時可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
*鞏膜炎(scleritis)為鞏膜基質層的炎症,較表層鞏膜炎少見,但發病急,常伴有角膜及葡萄膜炎,故其病情和預後比表層鞏膜炎嚴重,預後不佳,對眼的結構和功能有一定潛在破壞性。
**本病好發於20∼60歲,女性多見,50%以上為雙眼。鞏膜炎可分為前鞏膜炎和後鞏膜炎,前鞏膜炎又可分為結節性、彌漫性和壞死性。
*鞏膜炎的原因不易確定,多數患者伴有全身免疫性疾病。因此對鞏膜炎患者應作系統性檢查,特別要注意皮膚、關節、心血管和呼吸系統情況。
**實驗室檢查,如全血圖、血沉、血清學分析以及胸部X線檢查有助於病因學診斷。<ref name="傳奇">{{cite web |url=http://www.lasikeye.tw/publish/154/1141 | title= 鞏膜病 | language=zh | date=2018-10-24 | publisher=EagleVision Times | author=Susan | accessdate=2019-01-22}}</ref>
===注意事項===
 
==參考來源==
{{Reflist}}
 
{{#ev:youku|XMTM4OTU2NDc2MA| 480 | inline | 三島由紀夫の小説が原作、ラジオオペラの音源見つかる | frame}}
</center>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415 西醫學]]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