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濒危动物

增加 17,357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濒危动物''' 产于中国的 File:大熊猫5.jpg|缩略图|大熊猫[https://ss0.bdstatic.com/70cFu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204261192,805030076&fm=26&gp…”
'''濒危动物'''

产于中国的
[[File:大熊猫5.jpg|缩略图|大熊猫[https://ss0.bdstatic.com/70cFu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204261192,805030076&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ss0.bdstatic.com/70cFu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204261192,805030076&fm=26&gp=0.jpg 图片来源百度网]]]
1.[[草原陆龟]]:

[[陆龟]]是生活在内陆草原地区的龟类。背甲长12~16厘米,宽10~14厘米。头部与四肢均具黄色;头小,顶部有对称的大鳞;喙缘锯齿状。盾片中央棕黑色,边缘黄色,并有同心环纹。四肢均有四爪,指、趾间无蹼。前臂与胫部有坚硬大鳞,股后有一丛锥形大鳞。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大鲵]]:

[[大鲵]]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长可超过1米。[[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3.[[蜂猴]]:

蜂猴体型较小而行动[[迟缓]],是较低等的猴类,体长32~35厘米。两只小[[耳朵]]隐藏于毛茸茸的圆脑袋中;眼圆而大。四肢短粗而等长,第二个脚趾还保留着钩爪,尾短而隐于毛丛中。体背棕灰色或橙黄色,正中有一棕褐色脊纹自顶部延伸至尾基部,腹面棕色,眼、耳均有黑褐色环斑。在中国还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中华鲟]]等。

4.古朴国宝——[[大熊猫]]

学名:猫熊 英文:Giant Panda 学名:Ailurpoda melanolenca

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

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现仅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县境内的群山叠翠的竹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传说中,过去大熊猫是[[白色]]的,在一次动物葬礼上,为表达哀思,它们把煤灰涂在[[胳膊]]上,相互拥抱后,形成了延至后背的黑色,擦眼泪又染黑了眼眶…….这当然是[[杜撰]],但大熊猫与许多动物一样,生存状况十分可悲,处在灭绝的边缘。原因无非是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使其退缩于山顶,呈孤岛化分布,食物与配偶资源贫乏,近亲繁殖严重、体质下降、抗病力弱。

总数仅1000多只,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濒危物种]]”。作为中国的“[[国宝]]”和“[[友谊使者]]”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选为自己的[[会徽标志]]。
[[File:濒危动物6.jpg|缩略图|濒危动物[https://d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081229165,239784245&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d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081229165,239784245&fm=26&gp=0.jpg 图片来源百度网]]]
5.仰鼻蓝面——[[金丝猴]]

英名:Snub-nosed Golden Monkey 学名:Rhinpitheius roxellanae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因滇金丝猴远居滇藏的雪山杉树林,数量仅千余只,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梵净山]],数量才700多只,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金丝猴刚被命名时,因其仰鼻金发,使动物学家爱德华先生联想起欧洲十字军司令的翘鼻金发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把这个美人之名放到了金丝猴身上(请看金丝猴的学名)。

金丝猴为灵长目、猴科、仰鼻猴属。在这个仰鼻猴属中,还有一支中国以外的金丝猴家族,即越南仰鼻猴,这是一种小型、黑色腹及四肢内侧浅黄的长尾素食猴子,1910年才被发现,曾失踪半个世纪,到1989年才又发现,仅有200只,栖息于越南北部。三种金丝猴都是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的“濒危”级,川金丝猴为“易危”级(越南金丝猴为“极危”级)。它们都面临[[盗猎]]、[[伐木]]、[[毁林开荒]]、生境退缩的威胁,可谓“[[树倒猢狲散]]”

6.长江奇兽——[[白鳍豚]]

英名:Yangtze river dolphin 学名:Lipotes vexlifer 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白鳍豚体态娇美、皮肤滑腻、长吻似剑、身呈纺锤。眼小如豆、耳小像针,上下颌密布小牙130多颗,头顶左上方有一圆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换一次气,虽然视听能力欠佳,但声纳系统发达,对超声波的回声定位能力是任何现代潜艇所望尘莫及的,当群体被冲散后,它们利用高频率的[[声纳]]可与在十几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联系。

白鳍豚是[[法国]]动物学家[[米勒]]于1918年在洞庭湖采到首只标本命名的,实际上中国人早就记叙过它,如汉代的《[[尔雅]]》、明代的《[[本草纲目]]》。清代蒲松龄更在《[[聊斋]]》中有白秋练与暮生的爱情故事,白秋练就是白鳍豚的化身。白鳍豚已是一种注定要灭绝于我们手中的美丽传奇的动物,它被国际保护人士称为“活着的死物种”。人工饲养仅有一只,名为“[[淇淇]]”。

长江的围湖造田、有害渔具、修闸建坝、繁忙的航运、渔业及严重的污染都在威胁其生存。已经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列为“极危”物种,也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File:濒危动物7.jpg|缩略图|濒危动物[https://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821439520,885062280&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821439520,885062280&fm=26&gp=0.jpg 图片来源百度网]]]
7.中华之魂——[[华南虎]]

英名:Chinese Tiger 学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华南虎的英文为“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

全球的虎仅有一种,均产于亚洲,上个世纪尚有8个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爪哇虎]]、[[华南虎]]、[[里海虎]]、[[巴厘虎]]、[[苏门达腊虎]],但后三个亚种相继灭绝,中国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属于哪个亚种)是在20世纪初灭绝的。华南虎雄性约重149~190千克,雌性约重100千克,个头虽然不是最大,但对华夏民族文化的影响可谓源远流长,人们谈虎色变、畏虎、敬虎,认为“老虎吃人”的心理根深蒂固。

但结果是,老虎几乎被人类吃光了。华南虎正处于垂危状态,野外数量约20只,呈孤岛分布,且捕食对象稀缺。人工饲养下的50只呈严重近亲,退化现象十分明显。

虎有几种奇异色形,如产于[[印度]]中央邦雷瓦的[[白虎]]、产于中国[[河北]]省东陵的[[黑虎]](已于19世纪末灭绝)及产于中国[[福建]]的[[蓝虎]](灭绝)。华南虎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列为“濒危”级别,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8.东方之珠——[[朱鹮]]

英名:Crested Ibis 学名:Nipponia nippon 要问中国最珍稀的鸟是什么,那[[朱鹮]]应当名列前茅。这种被动物学家誉为“[[东方明珠]]”的美丽涉禽是一种人们一度认为已经灭绝的鸟类,新世纪初,朱鹮在中国的数量已达248只,可以说已经摆脱了灭绝、甚至高度濒危的厄运。IUCN红皮书“[[濒危]]”级。

9.堪称国鸟——[[褐马鸡]]

英名:Brown Eared Pheasand 学名: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褐马鸡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濒危”级,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10.孑遗物种——[[扬子鳄]]

英名:Chinese Alligator 学名:Alligator sinensis 扬子鳄是中国唯一的鳄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极危”级,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11.高原神鸟——[[黑颈鹤]]

世界上唯一一种高原鹤类,已经被列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的“易危”级,一级保护动物。

产于世界其他地方的

'''爪哇犀牛'''

栖息地:印度尼西亚和越南

剩余:少于60只

也许它们是地球上最最稀有的大型哺乳动物。它们珍贵的角是偷猎者的目标,它们栖息的森林被开发商开发。两者都是导致该物种灭绝的原因。

'''小头鼠海豚'''(Vaquita)

栖息地:美国加利福尼亚湾、墨西哥

剩余:200至300只

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一个稀有鲸种,小头鼠海豚本身的数量,和时常被渔网困住是其将要灭绝的主要原因。

'''克罗斯河大猩猩'''

主要栖息地:尼日利亚和喀麦隆

剩余:不到300只

被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灭绝的物种,仍有存活。猎杀它们食用和因为发展而被挤出栖息地,它们可能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苏门答腊虎'''

栖息地: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岛]]

剩余:少于600只

这种老虎只在苏门答腊生活已经有数百万年,因此难以逃脱人类扩张。大多数幸存者被保护起来,但约100只仍然生活在保护区外的地方。

'''金头猴'''

栖息地:[[越南]]

剩余:少于70只

在2000年,这个灵长类动物被开始保护起来。它仍然是处于严重危险之中,但其数量在2003年出现几十年来第一次上升

'''黑足雪貂'''

栖息地:北美大平原

剩余:1000 只

美洲大陆上唯一的一种鼬,它们是最濒危的哺乳动物。在1986年,只剩下18只,但物种的数量正在回升。

'''婆罗洲侏儒象'''

栖息地:北婆罗洲

剩余:1500 只

矮于亚洲象约50厘米,也更加温顺。棕榈园的减少,让它们生活在拥挤的空间。

'''北极熊'''

栖息地:北极的[[北极圈]]

剩余:少于25000只

长期的人类发展和偷猎威胁着北极熊的生存,但气候变化和丧失海冰正成为导致其减少的主要原因。

'''湄公河巨型鲶鱼'''

栖息地:湄公河区域的东南亚

剩余:数百只

因其巨大的个头而特别珍贵(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发现是293千克) ,在[[泰国]]、[[老挝]]和[[柬埔寨]]是受到保护的物种,但捕捞仍在继续。

'''紫色沼泽蟹'''

这种紫色的沼泽蟹只在西非的上几内亚的湿地中发现,生活在即使在旱季也保持湿润的泥坑中。2005年收集了这种蟹的第一批活体标本。在2008年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从“关键”重新分类为“濒危”。<ref>[Found only in the wetlands of upper Guinea in West Africa, the purple marsh crab lives in muddy holes that remain wet even during the dry season. The first living specimens of these semiterrestrial air-breathers were collected in 2005. The recent discovery of a new population of this elusive crab has led to its conservation status being reclassified from "critical" to "endangered" on the 2008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ref>

Rameshwaram降落伞蜘蛛(Rameshwaram Parachute Spider)

仅限于少数种植岛上的Rameshwaram和附近大陆的印度, Rameshwaram降落伞蜘蛛是一种极度濒危的狼蛛的2008年红色名录的受威胁物种。

[[蜘蛛]]的数量可能不到500只,作为其栖息地的林地被毁坏种植转换成旅游目的地。

'''霍尔德里奇氏蟾蜍'''(Holdridge's Toad)

[[哥斯达黎加]]雨林地区的特有物种,在2008年10月被宣布灭绝,因为自1986年以来,就没有人再看到霍尔德里奇蟾蜍的踪影。2000年至2007年间,科学家进行了定期摸查和全面搜寻,但均无功而返。科学家认为,这种蟾蜍数量急剧减少并最终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两栖动物常见的壶菌病和全球变暖的影响。IUCN红色名录的濒危物种, 10月6日公布。

'''古巴鳄'''(Crocodylus rhombifer <ref>[汪仁平著,鳄类的养殖与利用,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09,第211页]</ref> )

只在古巴发现的淡水鳄鱼。在过去三十年数量减少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导致其在2008年红色名录中,从“濒危”提升到“极度濒危”。与其他鳄鱼物种的杂交、人类的狩猎、和生存环境质量的下降是该物种减少的原因

==濒危原因==

1)灭绝物种中,迁徙能力差的两栖爬行类及无处迁徙的岛屿种类更为明显,[[马达加斯加]]上的物种有85%为特有种,[[狐猴]]类就有60多种,1500年前人类登岛后,90%的原始森林消失,狐猴类动物仅剩下28种(包括神秘的、体大如描的指猴)。

大陆生境的片断化、岛屿化是近百年来日趋严重的事件,这不仅限制了动物的[[扩散]]、[[采食]]、[[繁殖]],还增加了对生存的威胁,当某动物从甲地向乙地迁移时,被发现、被消灭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中国计划为大熊猫建的绿色走廊,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2)过度开发 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37%的物种是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许多野生动物因被做为“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的开发利用对象而遭灭顶之灾。[[象]]的牙、[[犀]]的角、[[虎]]的皮、[[熊]]的胆、[[鸟]]的羽、[[海龟]]的蛋、[[海豹]]的油、[[藏羚羊]]的绒……更多更多的是野生动物的肉,无不成为人类待价而沽的商品,大肆捕杀地球上最大的动物:鲸,就是为了食用鲸油和生产宠物食品;惨忍地捕[[鲨]],这种已进化4亿年之久的软骨鱼类被割鳍后抛弃,只是为品尝鱼翅这道所谓的美食。

人类正在为了满足自己的边际利益(时尚、炫耀、取乐、口腹之欲),而去剥夺野生动物的生命。对野生物种的商业性获取,往往结果是“商业性灭绝”。全球每年的野生动物黑市交易额都在100亿美元以上,与军火、毒品并驾齐驱,销蚀着人类的良心,加重着世界的罪孽。北美旅鸽曾有几十亿只,是随处可见的鸟类,大群飞来时多得遮云蔽日,殖民者开发美洲100多年,就将这种鸟捕尽杀绝了。当1914年9月最后一只旅鸽死去,许多美国人感到震惊,眼瞧着这种曾多得不可胜教的动物竟在人类的开发利用下灭绝,他们为旅鸽树起纪念碑,碑文充满自责与忏悔:“旅鸽,作为一个物种因人类的贪婪和自私,灭绝了。”

3)盲目引种 人类盲目引种对濒危、稀有脊椎动物的威胁程度达19%,对岛屿物种则是致命的。公元400年,[[波利尼西亚人]]进入[[夏威夷]],并引入鼠、犬、猪,使该地半数的鸟类(44种)灭绝了。

1778年,欧洲人又带来了[[猫]]、[[马]]、[[牛]]、[[山羊]],新种类的鼠及鸟病,加上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又使17种本地特有鸟灭绝了。人们引进猫鼬是为了对付以前错误引入的鼠类,不料,却将岛上不会飞的秧鸡吃绝了。15世纪欧洲人相继来到[[毛里求斯]],1507年[[葡萄牙人]],1598年荷兰人把这里做为航海的中转站,同时随意引入了猴和猪,使8种爬行动物,19种本地鸟先后灭绝了,特别是[[渡渡鸟]]。在新西兰斯蒂芬岛,有一种该岛特有的异鹩,由于灯塔看守人带来1只猫,这位捕食者竟将岛上的全部异鹩消灭了,1894年,斯蒂芬岛异鹩灭绝,是1只动物灭绝了1个物种。

4)环境污染1962年,[[美国]]的[[雷切尔·卡逊]]著的《[[寂静的春天]]》引起了全球对[[农药]]危害性的关注;人类为了经济目的,急功近利地向自然界施放有毒物质的行为不胜枚举:[[化工产品]]、[[汽车尾气]]、[[工业废水]]、[[有毒金属]]、[[原油泻漏]]、[[固体垃圾]]、[[去污剂]]、[[制冷剂]]、[[防腐剂]]、[[水体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甚至海洋中军事及船舶的噪音污染都在干扰着鲸类的通讯行为和取食能力。

科学家发现,对环境质量高度敏感的两栖爬行动物正大范围的消逝。温度的增高、紫外光的强化,栖息地的分割、化学物质横溢,已使蝉噪蛙鸣成为儿时的记忆。与其它因素不同,污染对物种的影响是微妙的、积累的、慢性的致生物于死地的“软刀子”,危害程度与生境丧失不相上下。濒临灭绝类

地球上许多最濒危动物,同样也是了不起的。这里有一些[[大自然]]的超级明星,它们来自[[亚洲]],[[美洲]],[[亚太]]和其他地区,可能很快将不再会有。

==视频==

==保护动物,拒绝濒危==
; {{#iDisplay:p0953qdluum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13,3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