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620
次編輯
變更
闽语
,無編輯摘要
闽语在闽南人口最多的 [[ 台湾 ]] 有相当大数量的使用者,影响力仅次于 [[ 中华民国 ]] 国语(现代标准汉语)。
闽语的历史悠久,其源头可追溯到5000年前福州 [[ 昙石山文化 ]] 以及后期的闽越文化。闽语在其他国家华人居住地区也有相当规模的影响力。截止至2002年,以各种闽语为母语的总人口数大约在7500万以上,比粤语使用人口多,但在海外的分布范围不如粤语广。
闽语(包括其下的各支闽语言)也是声调语言,这点跟汉语下的一众语言相同。
闽语的形成是多源流的。其中存在闽越语(闽越人的语言)的底层词汇,上古时期吴语和楚语(湘语)的词汇也有留存。后来在六朝和唐末五代时期,先后由 [[ 中原 ]] 移民带来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 [[ 中原 ]] 汉语因素,逐渐形成定型的系统。闽语也是汉语族中保留上古汉语特色较多的一个语言。
闽语被看作是汉语族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支;尤其是在福建中部的山区,方言分布极为复杂,素有“十里不同音”之称。1955年,中国大陆 [[ 学术 ]] 界将闽语作为一个语支,下分闽南、闽北两语;1963年则合而为一,下分闽南、闽东、闽北、闽中、莆仙五种语言。
福建是闽语的中心地带。后来因闽南人移民到海南、台湾、广东南部以及浙江东南部沿海,使用闽语范围随之扩张。后来因为福建人的大量对外移民,在东南亚与北美地区也有相当多华人使用各种闽语。其中在 [[ 新加坡 ]] 、 [[ 马来西亚 ]] 、 [[ 泰国 ]] 、印尼、菲律宾等 [[ 东南亚 ]] 国家的华人就属闽南人移民数量最多,当地所称的福建话指闽南语的泉漳片。
==历史==
福建最早是百越族的七闽地,春秋时期属越国地界。 [[ 战国 ]] 后期,越国被楚国所灭,越国王族退到现今的福建境内建立闽越国,与当地原住民融合为闽越族,形成了闽越语。古代闽越语与现代壮侗语系存在一定血缘关系,闽越语的词汇成分在各闽语中有所保留,这是 [[ 语言学 ]] 界的共识。透过语言比较可以发现,闽语底层词汇中含有一些壮侗语系的词汇。例如,在邵将语的白读中,把“人”(男性)称为“倽”(“sa˨˨”或“ʃa˨˨”),就与壮语同义单词“sai”相近;武夷山有地名“拿口”、“拿坑”,“拿”在壮侗语系中是“田”的意思,壮语读“naz”。闽语、 [[ 客家语 ]] 和 [[ 粤语 ]] 中均存在大量“有音无字”的词汇,这些是从壮侗语系语言中保留下来的词汇底层。
前110年, [[ 汉武帝 ]] 灭闽越,将大量闽越族迁往江淮一带居住。福建之地空虚,只有 [[ 汉朝 ]] 的驻军驻守在此。这些驻军多为江东的吴人和江西的楚人,他们将自己的母语——古吴语和古楚语(古湘语)带入了福建地区,融入了闽越语元素,最后形成了原始闽语。正因为如此,今日的闽语各分支的常用词中,都或多或少地保留有古吴语和古楚语的成分。
闽语支主要通行的福建地区多山,交通不便,因此素有“十里不同音”之称。闽语的祖语是原始闽语,而原始闽语是从上古汉语或中古汉语中分化而来的,这与 [[ 四川 ]] 境内已经灭亡的巴蜀语的形成非常相似。至于原始闽语何时开始分化为各种互不相通的语言,今日的语言学界存在很大的争议。不过,从对《集韵》中语音的分析可以发现,闽语分化的时间在宋朝初年以前,当时建州(闽北)、 [[ 福州 ]] (闽东)、 [[ 泉州 ]] (闽南)三地的方言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学者李如龙认为各闽语的分化时间是在唐末五代时期。
此后,由于战争导致的人口大规模迁徙,使原闽北语使用地区变化颇大。吴语使用者迁入闽北浦城县,浦城北部被吴语化;赣语使用者迁入邵武军(今邵武、将乐一带),邵将地区被客、赣化;闽南人与 [[ 客家人 ]] 迁入沙溪一带,其语言与闽北语接触后形成闽中语。兴化府地区(今莆田市)由于与省城福州交往密切,吸收大量闽东语元素,形成莆仙语。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五区自此逐渐形成。
明清时期,大量闽南人乘船移民到 [[ 浙江 ]] 南部、广东南部以及 [[ 海南 ]] 和台湾,将闽南语 [[ 传播 ]] 到沿海各地,形成了现今的格局。也有不少福建人移民到海外的东南亚等地,因此东南亚国家也有相当数量的说各种闽语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