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
次編輯
變更
戴东原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戴 震(1724—1777),字 东原 , | 外文名 = Dongyuan Dai|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1723| } | 出生地点 = 中国 安徽 休宁隆阜人。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1777| } | 国籍 = 中国| 职业 = 清 代乾隆年间百科全书式的著名 思想家、 学者 、大思想家。 | 知名作品 = 《原善》 <br> 《原象》 <br> 《孟子字义疏证》 <br> } 戴东原及 戴震 出身于贫寒的负贩 (1723-1777)清思想 家 庭 、学者。字慎修 , 一生颠沛奔波于大江南北 又字东原 , 讲学著述,50 安徽休宁人。年轻时曾随父行商,后以教书为生。四十 岁 入四库全书馆校理古籍 中举 , 精于考据 后六次会试皆落第。曾从江永学。与纪昀 、 训诂,在天文 钱大昕 、 数学 王鸣盛 、 物理 卢文粥 、 地志、经籍考析等领域都有很高的学术造诣 惠栋等人交游。乾隆间修《四库全书》 , 为我国古代文献的整理作 特召任集修官。后被乾隆赐为同进士 出 了贡献 身,授翰林院庶吉士 。 尤其可贵的是 博闻强记 , 对天文、数学、历史、水利、地理等均有精湛研究。== 人物生平 == 戴震 治学 (1723—1777) , “志在闻道” 清代著名思想家、学者 , 他 “ 论治以富民为本 乾嘉学派 ” 的代表人物。字东原 , 不懈地探索“古 休宁隆阜( 今 治乱 屯溪)人。戴震出身于贫寒 之 源” 家,幼读私塾 ,以 过目不忘和善 思 想家的 好问著称。传说有一次,老师教授《 大 无畏勇气,严厉审视被统治者僵化的官方理 学 章句》 , 尖锐地批判 愈听愈觉得可疑,于是向老师发问: “ 后儒 此何 以 理杀人 知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 老师难以回答这个出乎意外的疑问 , 提 于是抬 出 了 朱熹这一权威, “ 体民之情、遂民之欲”、主张“平恕”、“舍名份而论 这 是 非 朱文公说的 ” 的哲学思想,成为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先驱 , 意在告诉戴震不必再生疑问。不料,戴震仍发疑: “ 启导了十九世纪的—线曙光 朱文公怎么知道如此呢?”老师听后,无言以答,叹曰:“此非常儿也! ” 。 18岁时, 戴震 的《孟子字义疏证》等哲学著作 因家境困难辍学,随父前往江西南丰 , 引入西方近代科学分析方法 以贩布为生 , 充分利用自然科 其间曾一度在邵武设馆讲 学 成果 。20岁返乡 , 提出新的“理”论 拜婺源名儒江永为师研究学术 , 被称为“八百 并往南京族人戴瀚处学习八股时文。28岁补县学诸生。33岁避仇人而入京城,寄居徽州会馆,在艰苦环境下钻研。1762 年 来 考 中 国思 举人。其后六次参加进士考试,由于思 想 界一大革命” 观念与程朱理学不尽吻合 , “发二千年所 均 未 发” 及第。51岁时 , 集中体现了徽州文化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 经《四库全书》总编纂纪昀推荐,入《四库全书》馆为专职纂修官。53岁被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职务 。 戴震故里安徽 不久,因为劳累过度而患病,又被庸医误诊,不幸病逝于北京崇文门西的范氏颖园。灵柩由夫人率子运回故乡,葬于 休宁 隆阜村(今属黄 县商山乡几 山 市屯溪区) 头前。戴震是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代宗师 , 紧傍徽商重镇屯溪 他学识渊博 , 在新安江上游横江 天文、历算、历史 、 率水交汇之 地 ,以黄山 理、音韵 、 齐云山为屏峰 训诂……无不精通 , 由于地势平展 当他初入京城时 , 水陆交通方便 在京著名学者纪昀、钱大昕、王鸣盛等人都为戴震学问的渊博而折服 , 历来是一个富庶的商贸集聚地。据说当年商贸帆船 “叩其学,听其言 , 常在横江边的这个村庄码头靠拢上岸 观其书 , “拢埠 莫不击节叹赏 ” 之名渐渐就被叫作“隆阜”村名了。隆阜村由于人多田少 , 戴震的思想深度 和 徽州许多地方 学术水平无疑是中国十八世纪的高峰标志。然而, 一 样 代宗师的一生却是悲剧性的 , 明清 直到晚年已经誉满海内 时 期外出经商者 ,仍然一贫如洗,他的学生段玉裁感叹道:“先生之才,而 不 在少数 公卿,礼乐黼黼 , 从村里曹家花园、保和堂 以光太平。”戴震逝世后,学者王昶撰《戴东源先生墓志铭》 、 七门厅等等徽州古民居遗迹中 钱大昕撰《戴震先生传》、洪榜撰《戴东原先生行状》、门生金坛、段玉裁编《戴东原先生年谱》 , 我们还可以隐隐感受到当年徽商发家之后 详细地记述了戴震一生 的 繁荣景象 坎坷和学业情况 。 隆阜 戴震 是 徽州 “乾嘉朴学” 的 一个千年古村落。村头六七棵千年古樟 领袖 , 至今枝叶繁茂、遮天蔽日 治学以训诂名物入手 , 原先还有戴氏总祠堂荆墩祠 在精严考据的基础上阐发义理 , 其祠堂构筑宏僻 在很多方面都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比如 , 祠前竖有“剡水钟灵”石坊 他以《广韵》为底本 , 水口林坡地上建有精巧巍峨的云起亭,村口还有一座“礼门”石坊、村 创立古韵九类二十五部学说和阳、阴、入对转达理论。他将《永乐大典》 中 主要街道还有多座街门防盗。据说从隆阜通往屯溪 《九章》等七种算经加以整理,撰《迎日推策记》一卷,总结了历代 的 田野石板板路上,曾有过十几座石头牌坊 数学成果 。 隆阜也是 戴震 一 个 生遵循“由声音 文 风昌盛 字求训,由训诂以寻义理” 的 文化 方法,对经书和其它 古 村。这里戴氏 代经典作了创造性的疏证,主要著作有:《原善》 、 曹氏 《孟子字义疏证》、《礼仪考正》 、 汪氏等徽州族姓在村 《 中 生息繁衍,兴文重教是优良传统。 庸补注》、《方言疏证》、《古 历 代出高官 考》、《考工图记》 、 出巨贾 《水地记》 、 出大儒。清代著名画家 《勾股割圜记》、《绪言》等50余种。 戴 震还主持纂修了《汾州府志》,成为后代修志人员参考的范 本 孝就是隆阜 。后 人 ,早期国民党元老 揖有《 戴 氏遗书》16种59卷。《清史稿•儒林传》有 传 贤祖籍也是隆阜 。 1924 年 代这里的省 ,戴震诞辰二百周年时,在戴震故居——摇碧楼设 立 女中等学校教育全国知名 戴氏东源图书馆 , 受到黄炎培等教育 后改成戴震纪念馆。屯溪戴震公园就也以戴震命 名 家的称赞,而隆阜的扫盲文化活动还被陶行知大力倡扬。陶行知先生专门向隆阜中 。 ==个人成就==训诂 学 赠送了购得的长城砖。 戴震的先祖从唐代由歙县篁墩到隆阜住居 其学实事求是 , 出了 不主 一 些仕宦人物 家,亦不尚博览 , 到了戴震以上几代,便已渐渐式微,戴震故居 务为专精。 在 隆阜村西三门里 文字、音韵、训诂及地理、数学等方面 , 戴震在 都以断制精审 著 作中 称 之为南北河之间 ,取得了超越前人 的 “游艺塾”,黄炎培题字称之为“戴东原先生读书处” 成就 。 故居房子已在道光年间毁于兵火 所校《水经注》解决了长期以来经文、注文混淆的问题。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几部古代算经 , 现在作为隆阜小学 经其校订 , 仅存故居院墙石门、“ 使中国 古 欢园”石碑,1924年纪念戴震诞辰200周年之际 代的数学成就得到了进一步的阐发。所撰《声类表》、《声韵考》等 , 戴氏后裔戴琴泉等购下村中摇碧楼建 将入声及祭、泰、夬、废四韵独 立 “隆阜东原私立图书馆” , 征集保存 析古韵为十六部,对古音学发展作出 了 大量戴震著作资料 贡献 。 戴震后裔目前大多分布在北京 为其所提出的“故训 、 南京 音声恒相因” 、 辽宁、上海、广东 “因声而知义” 等 地以及港、台地区,美、日、加、欧等国,他们大多从事农、工科实业 训诂学主张 ,对 东原 于清代训诂学的发展影响深远。针对当时对汉儒传注株守笃信的 学术 倾向,提出“志乎闻道” 的 弘扬和东原故乡的文化事业都非常关心 为学宗旨 , 戴龙荪、戴桔荪等后裔努力资助 主张寓义理于考证,在对儒 家 乡《 经典的训诂中去求义理。 哲学学术研究中, 戴震 全集》 首先是以乾嘉考据之学大师著称于世的。但与清代中叶其他经师钻故纸堆不同 的 出版、 是, 戴震 纪念馆 考据学的出发点在于有意识地继承并发扬顾炎武以来 的 维修 学术传统 ,他 们情系 提出过“由 故 土、为弘扬东原 训以明义理”、“执义理而后能考核”的学术 思想 ,既反对程朱理学空谈义理的虚玄 无 私奉献的精神 物 , 受到 又反对乾嘉考据的矫枉过正。他说:“凡学始乎离词,中乎辨言,终乎闻道。”“离词——辨言——闻道”,构成 了 各界人士 戴震哲学的主体框架。在戴震看来,故训明物,乃是明道之具,两者是不能分开 的 敬 。他说:“夫今人读书,文字之鲜能通,妄谓通其语言;语言之鲜能有通,妄谓通其心志。”戴震的意思是,义理、考据、文章(词章)同为学问之途,“义理即考核、文章二者之源”,义理是最为重要的,考据、词章只不过是通向义理的手段。这直接导致了戴震的考据学具有与众不同的性质:“有志闻道,为非求之《六经》、孔、孟不得,非从事于字义、制度、名物,无由以通其语言。宋儒讥训诂之学,轻语言文字,是犹渡江河而弃舟楫,欲登高而无阶梯也。”从现代解释学的角度看来,戴震“取证于经书”的训诂学,完全是一个主体意识呈现的过程,是通过传统经典的义理发现来揭示哲学思想的手段。所著《孟子字义疏证》、《原善》及《答彭进士允初书》等,批判宋明以来程朱陆王之学,集中阐明其哲学主张,在清代思想史、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书中提出了“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的见解。认为理就是条理,而宋明理学家的所谓理,不同于儒家经典中的理。指出:“就事物言,非事物之外别有理义也。”抨击程朱“以理为气之主宰”是“诬圣乱经”。痛斥宋明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是“适成忍而残杀之具”,是“以理杀人”。与之针锋相对,他提出了“欲,其物;理,其则也”的命题,认为“凡事为皆有于欲,无欲则无为矣。有欲而后有为,有为而归于至当不可易之谓理。无欲无为,又焉有理?”从而建立起带有浓厚考证色彩的人性说。整个乾嘉时期,考据之学风靡朝野,戴震的义理之学一直未能引起学术界重视,他只是作为一个考据家而深为一时学者所推重。一生著述甚多,后世汇为《戴氏遗书》刊行。章学诚说:“戴君所学,深通训诂,究于名物制度,而得其所以然,将以明道也。时人方贵博雅考订,见其训诂名物,有合时好,以谓戴之绝诣在此。及戴著《论性》、《原善》诸篇,于天人理气,实有发前人之所未发者。时人则谓空说义理,可以无作,是固不知戴学者矣。”章氏高论可谓独具慧眼。戴震借助对《孟子》的再次诠释(主要见于他的代表作《孟子字义疏证》),重新解释了理、天道、性、才、道、仁、义、礼、智、诚等哲学范畴,在继承并尖锐批评程朱理学的同时,展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他坚持“气化即道”的宇宙观,谓:“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并且说:“阴阳五行,道之实体也。”也就是说,阴阳五行永不停息的运动构成了道的真实内容。戴震的哲学思想特别擅长于哲学分析、抽象与理性思辨。他重新梳理了“化之原”与“化之流”、“生生者”与“生生而条理者”以及“自然”、“必然”、“本然”的关系,认为宇宙生命及其变化的源头是“仁”,“仁”是“生生者”,“变化之流”是“生生之条理者”,即“理”。换言之,人道本于性,而人性源于天道;天道固无不善,人道、人性自然也就无不善;于是,人的生命价值与宇宙生命的意义就融汇于“天人合一”的境界:基于本然之德,归于必然之常,以全其自然之顺。戴震最大的理论贡献在于打破了“天理”、“理”的神圣性、神秘性,他用分析的方法将其还原为不同类与不同事物的规定性,借助先秦两汉时期质朴、平实的经典释诂,指出所谓“天理”就是天然的、自然而然的道理。宋儒将“理”与“欲”截然对立,戴震则认为,“理”与“欲”是统一的,欲望的适当满足就是“理”。“理者,存乎欲者也。”他十分注重人的血气心知,“人生而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惟有欲有情而又有知,然后欲得遂也,情得达也。”欲、情、知是天赋的人性,天赋人以“心”,即理性思维来调节作为感性存在的人。换言之,人欲并不可怕,也不是邪恶的,追求人欲的满足是正当的人性要求。欲、情、知三者条畅通达,才是人生的理想状态。戴震以“理欲一元”的论说,打破了程朱理学“理欲二元论”的藩篱,并且视程朱之“理”为专制主义的“残杀之具”:“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于是下之人不能以天下之同情、天下所同欲达之于上;上以理责旗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诸如此类的论述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时期都十分流行。这些思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平等要求,包含着启蒙思想的因素,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先声。戴震为与吴派并称的皖派(见乾嘉学派)主要代表。一生先后撰成《筹算》、《勾股割圆记》、《六书论》、《尔雅文字考》及《考工记图注》、《原善》、《尚书今文古文考》、《春秋改元即位考》、《诗经补注》、《声类表》、《方言疏证》、《声韵考》及《孟子字义疏证》等,并应河北、山西等地官员聘请,纂修《直隶河渠书》、《汾州府志》、《汾阳县志》,主讲浙江金华书院。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以举人受特召任纂修官。在馆五年,疑文奇义,累有辨析。先后经手校订《水经注》、《仪礼集释》、《周髀算经》、《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海岛算经》及《五曹算经》诸书。逝世前夕,写有著名的《答彭进士允初书》。 == 人物褒贬 ==章太炎是推重戴震的第一人,“铨次诸儒学术所原,不过惠、戴二宗”。又说戴学源于荀子。从章太炎开始,戴震的哲学才进一步为人所注意。胡适著《戴东原的哲学》,认为戴震建立起“清朝学术全盛时代的哲学”,“可说是宋明理学的根本革命,也可以说是新理学的建设——哲学的中兴。”戴震“反宋儒”、“反朱熹”,故不为钱穆所喜。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认为:“然东原斥程朱即所以发挥程朱,实斋(章学诚)宗陆王即所以叛离陆王,取径虽异,旨则归一,则两家之貌异缓和疼不能掩其心同。”戴震撰有《汾州府志》和《汾阳县志》,其间与章学诚发生过激烈的争论。余英时谓:“东原谓方志当重地理沿革,这里显然表现出了一种狭义的考证观点。盖东原治《水经注》有年,即移《水经注》之法于方志之纂修也。”== 纪念场所 ==戴震纪念馆戴震纪念馆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隆阜中街,原为一清代民居建筑。1924年,适逢戴震诞生200周年,戴氏后裔献出此屋,建为“隆阜私立戴氏东原图书馆”。1957年,该馆交给国家管理。1983年修葺一新,正式命名为“戴震纪念馆”。修葺后馆舍占地面积108平方米,为砖木结构,顶面盖小青瓦,洁白墙身,龙卷山墙,樨头鹊尾,朱漆棂门。大门门楣上嵌有“戴震纪念馆”五个大字,由张恺帆书。馆内设有休息室、瞻 仰厅、藏书楼、阅览室等。瞻仰厅临河无檐墙,双步架雏形回廊,柱之间装飞来椅。明间金柱装隔扇,次问厢房坎墙上装窗扇,整个装饰典雅简朴。瞻仰堂两厢是藏书室,收藏戴震参与编纂的《四库全书》和多种版本的戴震著作及上万册的经史子集等书籍。厅堂正面壁上额枋,悬挂端木蕻良撰书的“盖代大师”漆匾,左右有戴逸撰写的“治经先考文博学冠群伦;干古不朽作原善共疏证”楹联。迎面案桌上,安放一尊古铜色戴震塑像。厅中间展览柜中,存放有戴震手稿、乾隆手谕(影印件)等珍贵文物。瞻仰厅楼层为藏书楼,有戴震伏案用的红木桌、手稿及多种版本著作。纪念馆现为屯溪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戴震公园戴震公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 ,毗邻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屯溪老街。公园建于1982年。原名华山公园,1988年因纪念戴震而更名。公园位于屯溪延安路北的华山岭上。园内有徽派建筑、徽派盆景。动物园和戴震塑像等景。整个公园占地29公顷,绿化面积27.84公顷,珠塘水域面积2.6公顷,公园植被以山林为主。戴震墓戴震墓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商山乡东北几山头。墓地面积40平方米,土冢。墓向朝北,地面封土堆高1.5米,墓前有其子嗣所立的青石碑一块,上有“隆阜戴氏,皇清特赐进士出身,敕授文林郎翰林院庶吉士,先考东原府君,先姚朱氏孺人合墓”等字样。墓前有红砂岩长条石砌成的约20平方米的享堂,堂口宽1.2米。墓地周围山清水秀,阡陌连绵。墓后层峦叠蟑,苍松滴翠。1961年7月,列为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人民委员会曾予修缮并立有碑记。 == 代表诗作 ==咏剡水】已有扁舟兴,曾看过剡图。翻思名手尽,谁复费功夫?==参考资料==1.戴震2.365天读经典组委会:《365天读哲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