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次編輯
變更
苏童
,無編輯摘要
[[File:苏童.jpg|缩略图|苏童]]
'''<big>苏童</big>''',苏童,原名童忠贵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驻会专业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 。代表作包括《园艺》、《红粉》、《妻妾成群》、《河岸》和《碧奴》等。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并且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提名第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蜚声海内外。
2016年12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代表作品 ==
1975到1980年间,苏童在苏州39中就读,"功课不错,尤其是作文深得老师赏识。 "
1980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这个时候苏童开始大量写诗,后来转为狂热地写小说,但是总是被退稿。 1983年《飞天》第四期发表了苏童生平第一组诗(以本名童忠贵发表)。《星星》诗刊也发表了苏童的一组诗《松潘草原离情》。[1] 也是这一年,还在读大三的苏童在《青春》杂志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第八个是铜像》。
== 主要经历 ==
苏童,1963年生于苏州,父亲是市里的公务员,母亲在水泥厂当工人。"我父母除了拥有四个孩子之外基本上一无所有。父亲在市里的一个机关上班,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来去匆匆,母亲在附近水泥厂当工人。" 1966年5月,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对于只有4岁的苏童来说,"意味着我逃脱了许多政治运动的劫难,而对劫难又有一些模糊而奇异的记忆"这样的童年记忆与经验对他后来的"文革"背景说产生了深远而潜在的影响。[1]
== 步入文坛 ==
1985年底,苏童被《钟山》杂志招纳到麾下,成为《钟山》杂志最年轻的编辑。
1987年,苏童与中学同学魏红结婚 。这一年苏童的短篇小说《桑园留念》发表在《北京文学》第二期,这篇小说被苏童认为是自己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该年苏童在《收获》的第五期发表了《1934年的逃亡》而一举成名,同洪峰、格非等一起成为先锋小说的领军人物之一,小说别具一格的叙事方式、叙述语言,成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作。[1]
1988年9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苏童的小说集《一九三四年的逃亡》。[11] 同年,苏童在《收获》杂志发表个人最著名的代表作《妻妾成群》,后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并获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989年2月,苏童的女儿天米降生。"我对她爱深得自己都不好意思" 。
1990年苏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7月苏童母亲去世。[11]
1998年,36岁的苏童和余华、毕飞宇、莫言等一起参加意大利都灵举办的学术研讨会,题为"为何写作"。[11]
90年代之后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先后发表、出版了《妇女生活》、《米》、《我的帝王生涯》、《城北地带》、《菩萨蛮》等小说。
2003年8月,苏童出席了由新加坡举办的两年一度的新加坡"作家节",此次参加的还有旅英中国女作家虹影及中国台湾作家焦桐。苏童分别与焦桐和虹影在8月23日和24日开展讲座并发表了演讲。9月,新加坡"金笔奖"揭晓,苏童、虹影任评委。[11]
2004年3月,苏童作为由27人组成的"中国作家团"成员之一,赴法国参加2004年的法国图书沙龙。5月20日,苏童参加同济大学作家周"文学与人文关怀"大型文学对话会,出席者还包括余光中、莫言等。[11]
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碧奴》。
2006年3月,苏童出席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Man香港国际文学节",出席这次文学节的还有二○○五年布克奖得主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西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等四十余位国内外 作家。8月30日,苏童新作《碧奴》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首发,这是全球首个同步出版项目"重述神话"中的首部中国神话作品,随后在全球十五个国家推出。《碧奴》也于同年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六年度杰出作家"提名。9月1日,北京大学召开"苏童新作《碧奴》学术研讨会",陈晓明主持会议,与会者有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苏童也参加了此次会议。12月15日,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苏童以九百万元的版税收入,列作家富豪榜第四位,引发广泛关注。[11]
2007年7月,苏童参加"中德·名城·名家·名作"城市推广交流活动。由中国当代文学先锋代表作家苏童和德国知名文学家米歇埃尔·罗斯博士为两国代表,互访两个半月。八月,他应歌德学院邀请去莱比锡做住市作家,在莱比锡生活了三个月,并作有《莱比锡日记》,这次德国行成为了苏童在德国的最美好的经历,而《河岸》也正是在这
期间开始动笔的。[11]
2009年出版《河岸》,获第三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和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被苏童认为是自己2009年之前为止最好的作品。[6]
2013年苏童的新长篇小说《黄雀记》在《收获》 (2013年第3期)发表,囿于篇幅限制,他给小说动了个小手术,删改了约五万字。足本的《黄雀记》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区别于前一部长篇小说《河岸》,这一次,苏童在知天命之年回到了他为读者所熟悉的"香椿树街"题材。
2015年3月21日下午,作家苏童接过了北师大校长董奇、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的聘书,成为贾平凹、余华、严歌苓之后的北京师范大学第四位驻校作家。[24]
== 所获奖项 ==
1992年获庄重文文学奖。
三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
2010年获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2] ,《茨菰》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2010年短篇小说《香草营》,获《小说月报》第十四届百花奖。[3]
2010年苏童凭《河岸》获"年度杰出作家"。[4]
2012年苏童《香草营》获第二届郁达夫文学奖短篇小说提名奖[5] 。
2013年获"江苏省2013中华文化人物"。[6]
2014年苏童获首届"腾讯书院文学奖"。[7]
2015年苏童获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黄雀记》[8]
2017年作品《万用表》荣获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短篇小说奖。[9] 2018年,作品《万用表》获得第五届汪曾祺文学奖。
== 创作特点 ==
大概由于苏童少年时期的多病孤独,造成了他心理的压抑,苏童对童年的这种压抑寻找的突破口,就是在作品中表达对死亡、暴力、病态的描写。在苏童以"香椿树"街为背景创作的《少年血》小说集、《城北地带》以及《刺青时代》里无不弥漫着这种病态。
正因为孩子是旁观者,所谓意识形态是干净的,对时代的细节记忆比参与者更加清晰。特别原始的生命,没有什么意识形态的负担,对事物的本质会有直觉,那种东西值得保存,值得追寻,是难以训练的。
"童年视角是我小说里一直运用的,是我最原始的小说创作的契机,是碎片式的东西,对我来说是感知生活的途径或角度。不是通过社会学的意识,不是通过成年人的世界观,更不是刻意模仿孩子的眼睛,我是比较相信童年记忆保留到现在还在脑子里一亮的,是有价值的东西,更接近我所理解的小说生产方式的真谛。我觉得直觉很重要。"
== 人物评价 ==
著名作家莫言说:"苏童作品中对女性的把握,我觉得好像是天生的,所以有的作家真的需要天分。对女性微妙的情感把握准确,是我望尘莫及的。"[24]
陈建功(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苏童是一个安静的写作者,他始终保持着一份平静的心情,平静的生活,他自称是"老农",像菜农一样种自己的地,把菜提到市场上去卖。正因为苏童总是保持着一种静气,使得他的作品也变得平静,使他获取了一种飞跃现实、超越日常生活的跃动和鲜活的想象力,使他对人性、人心、人情能做更深的开掘,有更多的发现。[23]
雷达(中国作协创研室评论家):苏童的短篇小说是他的作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让你快乐却笑不起来,辛酸却哭不出来,展现的是复杂的人性,传达了一种无法言传的心理体验。[23]
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苏童的小说非常简单,能用简单的叙事去讲述一个生活中并不简单的事,没有太多的技巧,也没有微言大义,但读后却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让你品味。大多数作家会有意识地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追求尖锐、深刻和力度,而苏童的小说往往在简单的还原中,蕴含了太多东西让你去体会。他用温情的目光看复杂的世界,看人性,这样的作品往往让你忘不了。[23]
著名作家格非说:"毫无疑问苏童是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大师、巨匠,代表了短篇小说最高的程度"。但在中长篇上,他判断苏童至今未使出真正的力量:"这么多年,苏童一直没用特别大的力气就把那些非常出色的作品写出来了,所以我觉得他至少还可以写20年,还有更好的作品还在呼唤你去将它释放出来。"[24]
上海市作协主席王安忆分析,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苏童不间断地创作了200多篇短篇小说,其创作冲动和作品数量均值得肯定。王安忆认为,苏童擅用隐喻的方式,以有趣的"谜面"引导读者去揭开"谜底"。[25]
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认为,多年来苏童笔耕不辍,几乎没有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尝试在自身变化中寻求突破。[25]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王干说,纵观中国的先锋派作家群,苏童好比是"场上的守门员",他并未发表过"先锋派宣言"或参加具有标志意义的活动,不如"前锋"般活跃,但值得注意的是,苏童的长篇新作《河岸》可谓是中国当代先锋派文学的集大成者。[25]
《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林建法、知名文学评论人程德培等指出,苏童作品对中国电影文学、女性题材小说的影响固然不容忽视,但更重要的是他坚持了对文学意向表达的探索。[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