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儋阳楼

增加 15,158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阳20e2a4c9.jpg|thumb|right|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1/a6cb3d7efb8d4b91949bfe9e20e2a4c9.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
[[[File:阳20e2a4c9.jpg|thumb|right|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1/a6cb3d7efb8d4b91949bfe9e20e2a4c9.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211818867_100032554 图片来自搜狐] ]]

[[儋阳楼]]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那大城区西南6公里处海拔308米的[[马鞍岭]]上,整楼高57米,共九层<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94563923&ver=2456&signature=GeE-hvSW3DLsxS 儋阳楼|建在山顶上的地标性景观,去过的人都赞口不绝!] </ref> 。

项目投资1.04亿元,于2013年12月1日开工。按规划设计,儋阳楼内设西部会展中心、儋州历史博物馆、国际象棋培训基地、市文旅公司办公场所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儋州的标志性建筑。

儋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约1亿元的儋阳楼,经过1年多的紧张施工,终于露出它雄伟壮观的面容。据了解,该楼按照宋代式样建造,楼高有"外五内七"之称,总面积为13600平方米。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儋阳楼

外文名称:Danzhou Building


地址:儋州市中兴大道西沿线

==儋阳诗词==

儋阳楼

承天聚气仙居阁,缭绕青峰碧玉螺。

雄峙琼西揽云月,势冲霄汉摘星河。

楼比山高视野阔,目接宇外神思多。

美景佳篇诗不断,春风得意细吟哦。

七律 登儋阳楼

四野

拾级攀缘约胜游,浮光生态入双眸。

渠渠湖水涵云月,浩浩松涛上塔楼。

东望琼田霜稻熟,西临沧海调声悠。

蓬莱不过如斯地,神思飞驰任自由。

==儋阳建设==

据了解,总投资约1亿元的儋阳楼,由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是儋阳森林公园景区的一部分,依照古代楼阁建筑的经典制式,表现为"明五暗七"的垂直台地布局风格,整体楼台高57米,台基高度为12米,楼体高度达45米。该楼内设有[[博物馆]]、儋州历史陈列馆、国际象棋训练基地、书画室等文化类展览展示场所。建成后,不仅成为儋州文化旅游的新景观,而且将大大提升儋州的城市品位。

==儋阳名源==

儋州市文旅公司在那大马鞍岭兴建仿古高楼,名曰:儋阳楼。此楼引起人们的关注,市民拍手称快,但也有不少人对其命名大惑不解。

有人对楼的命名作了诠释,但给人有牵强附会之感。把"儋阳"与丹阳(今安徽省宣城县)人僮尹联系在一起的说法,缺乏史实根据,难以自圆其说。

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丹阳人僮尹为儋耳太守。清雍正《琼州府志》载:"僮尹,丹阳人,举孝廉为郎,寓次京师。永平十七年,儋耳慕义贡,渠帅贵长耳,皆穿而缒之,垂肩三寸,馀人则镂其颊为数支,见者诧为异物。是时甘露频降,树枝内附,公卿百姓皆以为瑞应,征在远人。乃集朝堂,称觞上寿。尹从武始侯张奋引见便殿,应对称旨,上奇之,因拜儋耳太守。尹至郡,未几诏擢为交趾刺史。复还珠崖,戒敕官吏毋贪珍赂,劝谕其民毋镂面颊,以自别于峒俚雕题之习俗,自是蛮风日变。建初中,以迁武陵太守。"这段史料明确指出"尹至郡,未几诏擢为交趾刺史"。"未几",志书没有准确记载时间多长,估计最长也在数月内。明万历《儋州志》、清康熙《儋州志》皆无僮尹事迹的记载。民国《儋县志》根据清雍正《琼州府志》补上,但文字略异。可见僮尹对儋州的影响平平。

儋州自汉建置以来,有史可查的官吏不计其数。他们有功德于儋州者,譬如,北宋的苏东坡敷扬文教,劝导民族团结,移风易俗;元代判儋州吕琳刚果有为,兴学校,课农桑,化刁强,政绩赫然;明代知州田章拓址筑城,建城门,挖壕沟,筑月城,使城池日臻完善;明代知州陈荣选修载酒堂,建钦帅堂,编辑出版《苏文忠公居儋录》;清代署儋州事张继邹事无巨细,以爱民为本,造士育才,设恤孤所,主祀桄榔庵,任满之日,土民四十里送行,等等。

"儋阳"的称谓始见于清代的文学作品。从汉代至清代,时间跨度大约有一千多年,清代人漠视前代,尤其是同时宦官的政绩,而去追慕一个并非有很大影的太守僮尹,把其籍贯作为本土地名的别称,令人匪夷所思。

我们质疑以僮尹籍贯作儋州别称,还基于如下考量。

其一,这种做法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从古至今,中国人习惯以出生地或为官地自称或称人。譬如,唐代的韩愈自称"韩昌黎";唐代的柳宗元自称"柳河东",他谪居柳州,人称"柳柳州"(苏东坡《书柳子厚诗》:"柳柳州《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病中见寄》");宋代苏轼被贬黄州,躬耕东坡,自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他出生眉山,人称"眉山"(钱谦益《汤遂昌显祖传》:"四十以后,诗变而为香山、眉山,文变而为南丰、临川。")他任过徐州太守,人称"苏徐州"(秦观《淮海集》:"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他谪居儋州,人称"苏儋州"(《蔡宽夫诗话》:"苏儋州尝赋诗云:'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 );清代郑燮自称"郑板桥";儋州北岸女人嫁出,被当地人称为"北岸妈",等等。苏东坡北归后,近千年来儋州人作了成千上万诗章赞颂苏东坡,却没有见过有谁把儋州改称为"眉山"。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以他人的籍贯来代称本土地名的记载。

其二,儋州自汉代至明代,官方正式地名和名人作品未见"儋阳"字样。 据明万历《儋州志》记载,儋州历代称谓有:儋耳郡、珠崖郡、崖州、儋州、昌化军、南宁军,等等。

苏东坡谪居儋州,留下大量的诗文,对儋州的称谓仅用"昌化军"、"儋耳"、"儋州",如:"今年四月十七日奉被诰命,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至昌化军谢表》)

"久安儋耳陋,日与雕题亲。"(《和陶与殷晋安别》)"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

再看,南宋李光的《儋耳庙碑》:"昌化军,古儋州也。"南宋杨万里的《载酒堂并序》:"南荒儋耳万里国,帝遣海若开奇观。"元代虞集《登载酒堂》:"翳翳儋耳城,历历桄榔树。"明代曾开《咏儋八景》:"海邦称乐土,儋耳说天堂。"清代黄俞琛《重建桄榔庵落成》:"西湖别后又儋州,官舍逢诃未许留。"这些诗作也直称儋耳或儋州。

儋州进士黄河清、举人曾开、张绩,解元陈圣与等现存作品也未见用"儋阳"代称儋州的现象。然而,确实在劳翱、王云清、文冠斗、陈碧塘、李文彬的诗中出现以"儋阳"代称儋州的例子。

既然丹阳人僮尹与"儋阳"毫无关联,那么为什么有人以"儋阳"作儋州的别称呢?

张元祯《重建州学记》(见康熙《儋州志》)云:"系儋之阳,厥风本朴。习狃于夷,遂曰性恶。"

我们认为这段文字像一把钥匙解开"儋阳"的谜团。它为"儋阳"的出处提供了依据。

《辞源》、《辞海》解释"阳",其中有一项说,"山之南或水之北。"例如,"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姚鼐《登泰山记》);"我送舅氏,曰至渭阳"(《诗经?谓阳》)"泰山之阳","阳",即泰山的南面;"曰至渭阳","阳",即渭水的北面。

北门江流经儋州境内,把儋州分为"北岸"和"水南"。"儋之阳",指的应是北门江之"北岸"。据万历《儋州志》载,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珠崖、儋耳二郡"。儋耳郡城在"高麻都湳滩浦"(即原儋州市三都镇旧州坡)。它的地理位置正合"儋之阳"的说法。处于北门江北岸的高麻都湳滩浦,当时正是儋耳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里人才辈出,曾经出过海南第一个进士符确。以它代表儋耳(儋州),完全合情合理。"阳",还可作"阳光"、"温暖"解,含有朝气蓬勃的意象。于是,喜欢舞文弄墨者便用"儋阳"作儋州的别称。

不说正名,而说别称,是文人墨客作诗常用的手法。譬如,说北京,则用"燕京";说广州,则用"羊城";说南京,则用"金陵";说海口,则用"椰城",等等。也许是为了避"俗"示"雅"吧。

用"儋阳"作[[儋州]]的别称是骚客的癖好,但它与丹阳人僮尹毫无瓜葛。

==儋阳楼记==

孔见

儋州地方,乃琼西古郡。自[[伏波将军]]登岛饮马,拓疆建制,迄今二千余年;[[东坡居士]]流寓于此,续脉传薪,亦有千载之悠。因文武双宿交辉,故人文蕴积深厚,百姓重望儒风。洋浦开埠之后,经济乘势而起,人间烟火渐旺,民生温饱有余,足可以登高而望远焉。市府遂聚州民之力,垒层楼于马鞍,以为公众登临、仰望苍天之处,谓之儋阳,并延余著文为记。

余感生命之成就,分物质与精神之次第。拐杖物力,人可直立大地,行走于仆仆风尘。然立定之后,能否如敦煌之飞天,舞蹈于祥云瑞气之上,则取决于精神之超拔。人生于泥土,奔走于尘埃,然人之头颅仍须仰望苍穹,脸上亦应有云霞飘过,眸中亦应有星光闪烁,方可不为尘土所覆没,并不愧于万物之灵长也。

况乎人生在世,难免坛坛罐罐、磕磕碰碰之事发生;俯仰酬酢之间,亦时有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之情牵扯。市井低洼之处,物事纷沓而至,累成倾压之势。稍不经意,妄念纠结于胸膈之间,情愫拥堵于灵府之内,窒息无邪初心,蒙昧天理良知,遮蔽澄明本智,不亦悲乎!是故,须攀登制高之地,以放旷胸襟、舒啸情怀、展扬精神豪迈之气度。古人之所乐以登高吟赋者,盖人之生活,不可有地而无天。地之物产勉可以润养脾肠,然人之魂魄如昆仑横亘,非浩瀚苍天不足以包荒。

儋阳楼乃双子结构,阴阳合璧。其以马鞍岭奠基,汇笼周边氤氲之地气,层层垒砌,骑跨而上,以通九重,成凌空高踏之势,无有抵挡。近则阡陌纵横,云月徘徊于湖底;远则汪洋恣肆,波浪喧腾于海外。登此楼兮,如耸立巨人之肩,既可仰望苍穹,拨云见日,抚摩青天,于纯洌罡风之中,吞吐浩然大气;亦可俯瞰尘氛之浮华,开解肺腑之缠结,放飞心中踊跃之鸽雀;还可追怀古往,憧憬未来,与天地精神共驰骋。凭栏远眺,岛西物华尽收眼底;目光所及,世间胜景皆有蹊径可入,而天下纷繁错杂之道路,到吾脚下无不殊途同归,通而为一。此不可言传之境界,实乃本地生民之大福祉也欤。

诗曰:

风尘自弥漫,云霄独清悠。

苍天何攀援,在此儋阳楼。

==儋阳文献==

陈海波先生儋阳楼联(两首)

纵观晚翠松林,往来古今英雄,载酒堂清风碧水;

俯瞰晨光云月,聚集乾坤秀气,儋阳楼福地青山。

北门江水悠悠,感怀昔日东坡,载酒堂前无往客;

南面湖光滟滟,喜看今朝西部,儋阳楼后有来人。

儋阳楼记

--读海波同志儋阳楼联

吴清雄

冬去海喧晤旧友,杯酒之际,感世事洞明;春来山暖读华章,片言之间,晓人情练达。时逢儋阳楼起,风云千里;又有佳对作证,流布万方。应嘱提笔,岂不快然?

儋州自古人文鼎盛。伏波将军扬澜跨海,饮马于斯,武功伟烈,开琼州郡县治理之先河;东坡居士流寓结庐,开坛之后,文风蔚然,乘海南诗书耕读之遗风。而后人杰地灵,传袭至今;待到面朝大海,丝路花开。

旧时面海开埠,滚滚英雄凭风而立。今日依山垒土,巍巍高台顺势而为。层台耸翠,飞阁流丹。明合五行,暗对七星。寓于政通而国泰,望焉老乡尽小康。是时也,凭栏则瞰云月之烟霞,泛舟则观山巅之楼色。登高则思先贤之悠悠,举酒但见后彦之苒苒。感念于青史几行名姓,流连于胜地百尺高阁。自适于平湖烟雨楼台,燕聚于盛世中国精神。今时今势,心逐浪高。

然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多少人曾有匡济天下之志,当得上等愿、中等缘、下等福,到头来才知修齐本我之德,无非高处立、平处往、宽处行。故而情满之时不登山,意溢之后莫观海。海阔处自有百舸争流千帆竞渡,风平时但得一鉴方塘几许稻香。目光放远,则沧海成一粟,纵然伟烈丰功,不过历史长河一掬细碎浪花,故而万事苍茫:眼界拓宽,则芥子如须弥,哪怕绵薄心力,也是雄关漫道几声铿锵脚步,因之人心振奋。

天之涯,海之南,心之切,行之远。高风之会,偶得今时春风大雅:流水之期,遥想千古秋水文章。子曰诗云,玉成中华之文情,大而化之,循而行之;缆放楫奋,竞逐丝路之机遇,鼓而进之,慨而慷之。登台凌云,有感于斯。这正是:

儋阳楼上聚风云,一片海波一片心。

载酒堂前酹往客,山河壮丽有来人。

(作者系高级编辑、高级政工师、海南日报社总编辑)

==儋阳旅游==

在建的儋阳楼以后将是一个好去处。如果登上位于[[儋州市]][[那大城]]区西南约6000米处、57米高的儋阳楼,即可北望闻名全国的[[海南热带植物园]],南望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云月湖,西眺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根据儋州市重点项目办公室、市发改委最新统计,儋阳楼完成投资5250万元,占年计划投资的131%。目前,儋阳楼已经封顶,后续工程正在加紧推进。

依照古代楼阁建筑的经典制式,儋阳楼表现为"明五暗七"的垂直台地布局风格,建成后将成为儋州市的地标性景观。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超过1亿元,项目占地约22亩,总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5930平方米、地上部分7670平方米。儋阳楼竣工后,将内设儋州博物馆、儋州历史陈列馆、国际象棋训练基地、书画室等。

作为儋州文化旅游新景点的儋阳楼,是儋阳森林公园景区的一部分。整个森林公园以儋阳楼为主景,融合周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文人在题诗作对时,乐于将儋州写作儋阳。明代劳翱《登载酒堂》云:"儋阳景色夏如春,学士堂开瘴海滨。"清代文冠斗《八景合咏》云:"儋阳春色竞河阳,翠点松林晚倍芳。"如今,以"儋阳"命名的儋阳路、儋阳街等,被儋州人所熟知。

==视频==

儋州市儋阳楼,儋阳景色夏如春,见过最美贴近自然景色。

{{#iDisplay:b3065e6k4ot | 560 | 390 | qq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儋阳楼

{{#iDisplay:f09134ozf70 | 560 | 390 | qq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15,8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