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 早年 ===
[[File: Tseng Kuo-fan's Former Residence 020.JPG|thumb|250px|right|曾国藩故居]]
1811年11月26日([[嘉慶]]十六年十月十一),曾国藩生於[[湖南省 (清)|湖南省]][[長沙府]][[湘鄉縣]],乳名'''寬一'''。父親[[曾麟書]]是塾師,屢試不第,年近50方才中秀才,成為[[生員]]{{NoteTag|此事常被[[歷史學家]]拿來與[[洪秀全]]的四次不第對比,有「一對寶」之笑柄。}}。曾麟書自忖功名僅能及此,從此在家鄉一心一意栽培長子曾國藩科考。
曾国藩善用人才,晚清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鸿章]]都与他有密切关系。[[李鸿章]]等称呼他为[[老师]]。曾國藩曾說“[[李少荃]]拚命作官,[[俞樾|俞蔭甫]]拚命著書”。
==儒学==
{{儒学}}
曾国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但亦多所汲取宋明[[儒学]]其他支派的思想。[[宋明理学]]实际上分为[[气学]]、[[理学]]和[[心学]]三个学术派别。
曾国藩在從政和從戎生涯中也渐渐地看到了程朱理学“指示之语,或失于隘”、或“病于琐”、或“偏于静”的局限,轉而比較接受心學。对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学术争辯,他认为应取其同,避其异,扬其长,兼收并蓄,揚長避短,推进儒学的发展。
曾国藩还以[[气学]]在[[生成论]]方面的资源来弥补理学之局限,谓“[[張載 (子厚)|张子]]之《[[正蒙]]》,醇厚正大,邈焉寡俦”。依着气学的思路,曾国藩认为,天地万物均因禀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终基元。在禀气而生这个意义上,天地万物是“同体”的。
不过,曾国藩同时认为,虽太和絪緼之气流行不止,天地万物最初所得之气“均耳”,但人与物、[[圣人]]与常人实所禀有之气并不相同。就人与物相对而言,人得气之全,物却仅得气之偏;故人有知性,而物仅得物性。就[[人类]]而言,圣人所禀之气清且厚,常人所禀之气却浊而薄。
“自其初而言之,太和絪緼流行而不息,人也,物也,圣人也,常人也,始所得者均耳。人得其全,物得其偏,圣人者,既得其全,而其气质又最清且厚……”
==文學==
曾國藩繼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風格,創立晚清古文的「[[湘鄉派]]」。
國藩論古文,講求聲調鏗鏘,以包蘊不盡為能事;所為古文,深宏駿邁,能運以漢賦氣象,故有一種雄奇瑰瑋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為後世所稱。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變化、發展,又選編了一部《[[經史百家雜鈔]]》以作為文的典範,非桐城所可囿,世稱為湘鄉派。
清末及民初[[嚴復]]、[[林紓]],以至[[譚嗣同]]、[[梁啟超]]等均受其文風影響。著作收於《[[曾文正公全集]]》中。
生前出版影响深远的《[[曾国藩家书]]》,另还著有《[[挺经]]》、《[[冰鉴]]》等现代畅销书。
==軍事==
[[File: Tseng Kuo-fan's Former Residence 050.JPG|thumb|曾家四兄弟。]]
[[咸豐]]二年(1852年)十一月,[[太平軍]]自[[湖南省 (清朝)|湖南]]北出,攻克[[漢陽]]。1853年曾國藩建立地方團練,稱為湘軍,分陸軍、水師兩種,士兵則招募[[湘鄉]]一帶[[農民]]為主,薪俸為一般[[綠營]]的三倍左右,全軍只服從曾國藩一人。
1854年,總計有陸軍十三營六千五百人,水師十營五千人,會集[[湘潭]],誓師出征。初戰在[[岳州]]、[[靖港]]敗於太平軍,接連戰敗,曾國藩幾跳水自盡,在上書時,只能以“屢敗屢戰”自嘲。
後重整軍备,復佔岳州、[[武昌]],太平軍勢力退出两湖。1858年5月,攻佔九江,氣勢很盛;1860年,[[曾国荃]]包围[[安庆]],以“扎硬寨,打呆仗”<ref>{{cite web |url =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detail_2012_01/18/12047652_2.shtml |title = 彭德怀评冈村宁次:很厉害的人 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accessdate= 2012年 |publisher=凤凰网 |language = zh-cn }}</ref>聞名。1864年,湘軍攻破天京城([[江宁府]]城)。
太平軍抵抗湘軍,讓湘軍吃足苦頭,天京城破時,曾國藩說:“今粵匪之變,蹂躪竟及十六省,淪陷至六百余城之多,而其中兇酋悍黨,如[[李開芳]]守[[馮官屯]]、[[林啟榮]]守[[九江]]、[[葉芸來]]守[[安慶]],皆堅忍不屈。此次金陵城破,十萬餘賊無一降者,至聚眾自焚而不悔,實為古今罕見之劇寇”{{NoteTag|歷史學家[[黎東方]]寫此說出自[[僧格林沁]]王爺奉令巡視南京驗收戰果之嘆語,非曾国藩所語。}}。
曾國藩入南京後,[[湘军]]大肆焚掠,“……分段搜殺,三日之間斃賊共十余萬人,[[秦淮]]長河,屍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南京文士[[李圭]]道:“至官軍一面,則潰敗後之虜掠,或戰勝後之焚殺,尤耳不忍聞,目不忍睹,其慘毒實較‘賊’又有過之無不及,餘不欲言,餘亦不敢言也。”<ref>李圭:《思痛記》</ref>太平天国强盛时,南京最多有100万人,可屠城之后10多年,死走逃亡,到光绪帝登基时,南京只剩不到50万人。
攻陷天京后,曾国藩巧言上书“偽宮賊館,一炬成灰,並無所謂賦庫者,然克復老巢而全無貨物,實出微臣意計之外,亦為從來罕見之事”。
曾國藩就地處死太平軍降將[[李秀成]],原因可能是李秀成想效法[[姜維]]詐降,也不想把李押解北京以遭受酷刑。趙烈文記述李秀成在臨死前說“中堂厚德,銘刻不忘,今世已誤,來生圖報”。
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僧格林沁]]被[[捻军]]击毙,清朝廷令曾國藩剿捻。曾國藩采取“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寇,专事近剿,不事尾追”的方針,在河南周家口、山東濟寧、江蘇徐州、安徽臨淮關分置四鎮,駐[[淮軍]]和湘軍八萬,將捻包圍在蘇、豫、皖邊區。又在淮北捻軍的根據地修築墟寨,清查戶口,實行保甲連坐法。但捻軍突破湘軍、淮軍的包圍,進入湖北。又突破開封、朱仙鎮間的賈魯河防線,東走山東。曾國藩被撤欽差大臣,李鴻章繼任。
曾國藩自剿捻以來,屢受清廷的指責,成為晚年的一大心病,事實上,這時湘軍大部份裁撤,曾國藩只能用李鴻章的淮軍,不如湘軍容易差遣。各部协调不力,被[[张宗禹]]率捻军在贾鲁河一带突破,进入山东。
==修身==
曾国藩写过很多关于为人处世的家书,他的部分家书得到很多读者的青睞。
他為自己立下課程十二條:
# 主敬:整齊嚴肅,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 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 早起: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戀。
# 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
# 讀史:念三史(指《[[史記]]》、《[[漢書]]》、《[[後漢書]]》),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 謹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 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 保身:節勞、節欲、節飲食。
# 日知其所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
# 月無忘其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的多寡,養氣之盛否。
# 作字:飯後寫字半時。
# 夜不出門。
{{FACT}}
==名言==
* [[曾國藩]]曾-{云}-:'''大抵亂世之所以彌亂者,第一在黑白混淆,第二在君子愈讓,小人愈妄。(曾國藩嘉言•處世篇)'''<ref>大抵亂世之所以彌亂者,第一在黑白混淆,第二在君子愈讓,小人愈妄。(曾國藩嘉言•處世篇)</ref>
==评价==
1870年「[[天津教案]]」處理失當,一味指責天津民眾,將犯法的教民釋放,並親自向法方道歉,全國輿論大嘩,「自京師及各省皆斥為謬論,堅不肯信」,輿論甚為不滿,稱其為「'''曾國賊'''」,使曾國藩的聲譽大受影響,曾國藩只好屢屢道歉,自稱:「外慚清議,內疚神明」,曾國藩接下來隱蔽不出,避免被直隸人民詬罵。這件事情讓他「憂憤成疾」,健康大受影響,一年後即病死。
== 纪念建筑 ==
*[[曾国藩故居]]
*[[富厚堂]]
*[[曾国藩墓]]
==逸事==
曾国藩全身患有[[牛皮癣]]<ref>《清稗類鈔》:曾文正膚如蛇皮 曾文正有皮膚病,膚如蛇皮,時時爬搔之,鱗屑簌簌散於地,雖見客亦不輟也。而宋人王安石亦有斯疾。王為進賢饒氏甥,其舅黨以其膚理如蛇皮,目之曰:「此行貨亦欲求售耶?」王尋舉進士,以詩寄之曰:「世人莫笑老蛇皮,已化龍鱗衣錦歸。傳語進賢饒八舅,如今行貨正當時。」</ref>,傳說是[[蟒蛇]]转世<ref>[http://news.sina.com.tw/books/history/barticle/9058-1.html 大清中興重臣曾國藩與其巨蟒轉世之謎]</ref>。曾国藩最爱吃[[鸡]],又最怕鸡毛。曾國藩見到“雞毛令箭”時,總是毛骨悚然<ref>[https://read01.com/yLLJ4K.html 曾國藩軼聞趣事三則]</ref>。據說蛇很怕焚燒雞毛的味道<ref>清[[袁枚]]撰《[[:s:隨園隨筆|随园随笔]]》记载说:“焚鸡毛,修蛇巨虺,闻气即死,蛟蜃之类,亦畏此气。”[https://archive.org/details/02096232.cn 存檔]</ref>。
==曾氏家族==
{{Ahnentafel top|先祖}}<center>
{{ahnentafel-compact5
|boxstyle_1=background-color: #faa;
|boxstyle_2=background-color: #fbb;
|boxstyle_3=background-color: #fcc;
|boxstyle_4=background-color: #fdd;
|boxstyle_5=background-color: #fee;
|1='''曾国藩'''(1811-1872)
|2='''父:'''[[曾麟书]]
|3='''母:'''江氏
|4='''祖父:'''[[曾玉屏]]
|5='''祖母:'''王氏
|6= '''外祖父:'''[[江霈霖]]
|7=
|8='''曾祖父:'''[[曾竟希]]
|9='''曾祖母:'''彭氏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center>
{{ahnentafel bottom}}
=== 长辈 ===
*岳父:[[欧阳凝祉]](1784—1869),原名鳌,又名沧溟,字福田。
*岳母:邱氏。
*仲叔:[[曾鼎尊]]
*三叔:[[曾骥云]]
=== 同輩 ===
*长姊:[[曾国兰]] 长姊夫[[王鹏远]]
*妹:[[曾国蕙]] 夫[[王待聘]],想当书吏不成。
*妹:[[曾国芝]] 夫[[朱永春]]。
*满妹:痘殇。
*四弟:[[曾国潢]] 原名国英,字澄侯,曾麟书次子,族中排行第四,因此被曾国藩称为四弟,曾氏兄弟间皆以族中排行相称。
*六弟:[[曾国华 (清朝)|曾国华]] 字温甫,曾麟书第三子,族中排行第六。镇压太平天国时战死于[[三河之战|三河镇]]。
*九弟:[[曾国荃]] 字沅甫,曾麟书第四子,族中排行第九,人称“曾老九”。镇压太平天国的用力之将,官至两江总督。
*季弟:[[曾國葆]] 字季洪,后更名贞幹,字事恒,在兄弟五人中年纪最小。病死於[[雨花臺]]。
*表弟:[[彭毓橘]]
*妻: 欧阳氏
*妾: [[陳春燕]],[[江寧]]人,無子嗣。
=== 子姪輩 ===
*子:曾纪第,早夭。
*子:[[曾纪泽]](妻贺氏,[[贺长龄]]之妾所生。继刘氏,[[刘蓉]]之长女。)
*子:[[曾纪鸿]],數學家。(妻[[郭筠]],同年進士[[郭沛霖]]女兒。)
*长女:[[曾纪静]],适[[袁秉桢]],乃同乡好友[[袁芳瑛]]之子,性傲慢,不甚长进。
*次女:[[曾纪耀]],适[[陈远济]],好友[[陈源兖]]之子,曾随纪泽出使欧洲,幼育于曾国藩家,有隐疾。
*三女:[[曾纪琛]],适[[罗兆升]],好友[[罗泽南]]之子,品行不甚端正。
*四女:[[曾纪纯]],23岁守寡,适[[郭刚基]],好友[[郭嵩焘]]之子,其人颇有才气,可惜早亡。
*五女:名不详,幼殇。
*六女:[[曾纪芬]] 自号崇德老人。适[[聂缉椝]],衡山人,[[聂亦峰]]子,光绪二十六年,曾参与对英国裁厘加税交涉,在[[左宗棠]]提携下,官至浙江巡抚。
*侄子:[[曾纪梁]](魏氏)
*侄子:[[曾纪渠]](朱氏)
*侄子:[[曾纪瑞]](江氏)
*侄子:[[曾纪官]](欧阳氏,刘氏)
*侄子:[[曾纪湘]](易氏)
*侄子:[[曾纪寿]](李氏,李氏,劳氏)
===孫輩以下===
{{HideH
|Head =包括[[孫]]輩、曾孫輩、玄孫輩
|HeadStyle =font-weight:normal;
}}
*曾纪泽系
**孫子:[[曾廣銓]],曾纪泽抚子,曾纪鸿四子,妻李氏。
**孫子:曾廣銘,曾纪泽二子,幼殇。
**孫子:[[曾廣鑾]],曾纪泽三子
**孫子:曾廣阳,曾纪泽四子,8岁时病亡。
**孫女:[[曾廣璇]],曾纪泽長女,嫁[[李经馥]],李鸿章弟弟李鹤章的第四个儿子。
**孫女:[[曾廣珣]],曾纪泽次女,嫁[[吴永]]。
**曾孫:[[曾約農]](曾昭(木炎占)),曾广銓長子,台湾[[東海大學 (台灣)|东海大学]]首任校长。
**曾孫:曾昭润,曾广铨次子,20岁病亡。
**曾孫:曾昭揆,曾廣鑾抚子,[[曾广鎔]]第三子,20岁时病亡。
**曾孫女:[[曾宝荀]],曾廣銓侧室许氏所生,嫁涟源人[[李进崧]]。
**曾孫女:[[曾寶蘇]]:曾廣鑾侧室周氏所生,嫁益阳人[[蔡声瑞]]。
*曾纪鸿系
**孫子:[[曾廣鈞]],曾纪鸿長子。
**孫子:[[曾廣鎔]],曾纪鸿三子。
**孫子:[[曾廣鍾]],曾纪鸿第五子。
**孫女:[[曾廣珊]],曾纪鸿独女。適[[俞明颐]]。前中華民國國防部長[[俞大维]]之母。
**曾孫:[[曾昭杭]],曾廣鈞次子。
**曾孫:[[曾昭樺]],曾廣鈞第三子。
**曾孫:[[曾昭柯]],曾廣鈞第四子。[[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5期畢業,[[國民政府]]軍政部外事局少校參謀。<ref name="hoplite-cn-hpshshzt0020">[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shshzt0020.htm 曾國藩曾孫曾昭柯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十五期],王堅,中國黃埔軍校網</ref>
**曾孫:[[曾昭億]],曾廣鎔次子。
**曾孫:[[曾昭楗]],曾廣鎔第三子。
**曾孫:[[曾昭棉]],曾廣鎔第五子。
**曾孫:[[曾昭諫]],曾廣鎔第六子。
**曾孫:[[曾昭權]],曾廣鍾长子。美國麻省理工大學電機工程學士<ref>《[[俞大維]]傳》.作者:[[李元平]];出版社:[[臺灣日報]]社;出版日:1992年01月05日,392頁;{{zh-tw}},[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about/%E4%BF%9E%E5%A4%A7%E7%B6%AD%E5%82%B3.html?id=PGHemgEACAAJ&redir_esc=y 01],[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about/%E4%BF%9E%E5%A4%A7%E7%B6%AD%E5%82%B3.html?id=VqxoAAAAIAAJ&redir_esc=y 02],[http://www.lib.hcu.edu.tw/Webpac2/store.dll/?ID=24348&T=0 增訂版]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221191424/http://www.lib.hcu.edu.tw/Webpac2/store.dll/?ID=24348&T=0 |date=2014-02-21 }}</ref>,湖南大學電機系主任、教授<ref name="hoplite-cn-hpshshzt0020"/>。
**曾孫:[[曾昭桓]],曾廣鍾次子。
**曾孫:[[曾昭榕]],曾廣鍾第四子。
**曾孫女:[[曾寶菡]],曾廣鍾元配萧氏所生。
**曾孫女:[[曾寶荷]],曾廣鍾元配萧氏所生。
**曾孫女:[[曾寶荪]],曾廣鈞侧室陈氏所生。
**曾孫女:[[曾寶菱]],曾廣鎔元配黄氏所生。
**曾孫女:[[曾寶芝]],曾廣鎔继室周氏所生。
**曾孫女:[[曾寶蘅]],曾廣鎔继室周氏所生。
**曾孫女:[[曾寶葹]],曾廣鎔继室周氏所生。
**曾孫女:[[曾玉莎]],曾廣鎔继室周氏所生。
**玄孫:[[曾宪文]],曾昭揆抚子,曾昭權第五子。
**玄孫:[[曾宪衡]],曾昭杭长子。
**玄孫:[[曾宪和]],曾昭柯长子。
**玄孫:[[曾宪華]],曾昭棉长子。
**玄孫:[[曾宪榮]],曾昭权子。
**玄孫:[[曾宪森]],曾昭权子。
**玄孫:[[曾宪怡]],曾昭榕抚子,曾昭权第六子。
*曾纪芬系
**外孫:聂缉椝三子[[聶其傑]](1880年-1953年),字云台,法號慧傑,企業家。
**外孫女:聂缉椝女兒[[聶其德]](1885年-1971年),行六,適民國政要[[張其鍠]]。
**曾外孫女:聂缉椝外孫女[[張心漪]](1915年-),適中華民國財政部長[[費驊]]。
**曾外孫:聂缉椝外孫[[張心洽]](1920年-1972年),曾任中華開發信託公司總經理。
**曾外孫:聂缉椝外孫[[張心滄]] (1923年-2004年)。
**玄外孫:聂缉椝外曾孫[[張孝威]](1951年-),現任台灣大哥大總經理,父張心洽。
*堂玄孙女:[[曾宪植]],曾国荃玄孙女,[[叶剑英]]前夫人。
*堂曾孙子:[[曾昭抡]],曾国潢曾孙子。
*曾侄孙:[[曾昭伦]]
参考资料:《崇德老人八十年谱》
{{HideF}}
== 影视形象 ==
{| class="wikitable" width="60%" border=1
|- style="background: cornflowerblue; color: white;" align="center"
|style="width: 15%;"|'''演員'''||style="width: 35%;"|'''作品'''||style="width: 10%;"|年份||style="width: 10%;"|类型
|-
|[[劉江 (香港)|劉江]]||[[太平天國 (無綫電視劇)|太平天國]]||1988||rowspan="3"|電視劇
|-
|[[張國強 (香港演員)|張國強]]||[[狀王宋世傑]]||1997
|-
|[[孫飛虎]]||[[太平天國 (2000年電視劇)|太平天國]]||2000
|}
== 注釋 ==
{{NoteFoot}}
=== 引用 ===
{{Reflist|30em}}
=== 来源 ===
{{refbegin}}
* 趙爾巽 等.《清史稿》. 中華書局點校本.
* 萧一山.《曾国藩传》.
* [[唐浩明]]. 《[[曾国藩 (小说)|曾国藩]]》三部曲:血祭、野焚、黑雨.
*[https://familysearch.org/pal:/MM9.3.1/TH-1-18083-12904-97 曾氏四修族譜(1900)]
* 刘安定 整理. [http://www.gf08.com/zgfjz/zgfjisx1.htm 曾国藩家族世系谱]
* 百年家族系列:[http://news.163.com/09/0404/18/562V121J00011SM9.html 曾国藩家族] [[南方人物周刊]]
{{refend}}
== 外部链接 ==
{{Commons category|Zeng Guofan}}
*[http://www.tgljw.com/staticpages/18625.htm 曾国藩年谱]
* 李國祁:〈[http://www.his.ntnu.edu.tw/en/files/publish/237_718dd4b7.pdf 自強運動時期人物比較析論——曾國藩與左宗棠]〉
*[http://www.8bei8.com/book/bingjian.html 曾国藩《冰鉴》全文在线阅读 (简繁体白话注释翻译)]
*[http://www.8bei8.com/book/zengguofanjiashu.html 《曾国藩家书》全文在线阅读 (简繁体白话注释翻译)]
== 参见 ==
{{Portal box|中国|湖南|政治|军事|历史|人物}}
* [[湘军]]
{{-}}
{{start box}}
{{s-off}}
{{succession box|[[何桂清]]|[[馬新貽]]|[[兩江總督]]|<small>咸豐十年-同治七年<br />(1860年-1868年)</small>}}
{{succession box|[[官文]]|[[李鴻章]]|[[直隸總督]]|<small>同治七年-同治九年<br />(1868年-1870年)</small>}}
{{succession box|[[馬新貽]]|[[何璟]]|[[兩江總督]]|<small>同治九年-同治十一年<br />(1870年-1872年)</small>}}
{{end box}}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殿試金榜}}
{{清朝入祀賢良祠}}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Zeng曾}}
[[Category:道光十四年甲午科湖南鄉試舉人]]
[[Category:清朝庶吉士]]
[[Category:清朝翰林]]
[[Category:內閣學士]]
[[Category:清朝直隸總督]]
[[Category:清朝兩江總督]]
[[Category:清朝協辦大學士]]
[[Category:清朝體仁閣大學士]]
[[Category:清朝一等侯]]
[[Category:清朝儒學學者]]
[[Category:清朝詩人]]
[[Category:清朝訓詁學家]]
[[Category:清朝書法家]]
[[Category:洋務運動領袖]]
[[Category:湘军人物]]
[[Category:湘鄉大界曾氏|G]]
[[Category:諡文正]]
[[Category:葬于长沙]]
[[Category:清朝軍事人物|Z曾]]
[[Category:清朝政治人物|Z曾]]
[[Category:湖南人|Z曾]]
[[Category:晚清人物|Z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