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303
次編輯
變更
中国丹霞
,创建页面,内容为“中国丹霞包括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的江郎山六处典型的丹霞地貌。…”
中国丹霞包括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的江郎山六处典型的丹霞地貌。尽管在中国西北也有丹霞地貌景观,如在甘肃张掖地区、青海坎布拉和新疆布尔津县附近,但中国丹霞组合仅包括在南方的部分丹霞地貌。
2009年,“中国丹霞”组合成为中国为2010年申报世界遗产的唯一提名项目。
2010年8月1日傍晚,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了将“中国丹霞”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成为中国第四十个世界遗产。广东丹霞山因申遗成本达1.2亿元人民币,门票价格可能会上调。
==登录基准==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基准而予以登录:
*(vii)包含出色的自然美景与美学重要性的自然现象或地区。
*(viii)代表生命进化的纪录、重要且持续的地质发展过程、具有意义的地形学或地文学特色等的地球历史主要发展阶段的显著例子。
==命名来源==
2009年3月,“中国丹霞”申遗材料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遗产中心审核,正式成为“申遗”提名项目,拿到了2010年 世界遗产大会的“入场券”。
丹霞申遗的最大困难:“地貌是一个地理、地质学概念,但‘丹霞地貌’只是中国学者的命名,没有得到国际地学界认可。”丹霞地貌所处的地层,国际地学界已有定论,叫做“红层”。拿一个国外学者没见过的名词去申遗,无异于问道于盲。
以申遗促学术是中国学者希望达到的成果之一。如果丹霞地貌能成功申遗,意味着这一概念得到国际地学界的认可,这是丹霞地貌走出国门的一个途径。但国外专家认为,科学无捷径,只有通过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先确立丹霞地貌的国际学术地位,然后用“丹霞地貌”申遗才顺理成章。
经过会议讨论,最终采纳折中方案, 将申遗名称中的“丹霞地貌”改为“中国丹霞”。
==申遗经历==
中国丹霞申遗工作启动于2006年,该项目由湖南崀山率先倡议,湖南省建设厅为该项目的牵头单位。
2006年6月,南京大学 俞锦标教授在湖南新宁县委中心组学习会议专题讲座中提出“申遗要与其他丹霞地貌景区捆绑起来”的建议,得到新宁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6年7月24日,在甘肃省张掖市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上, 崀山风景名胜区就中国丹霞地貌捆绑申报 世界自然遗产向与会专家和全国丹霞风景区发出倡议,敢为人先的捆绑倡议得到各丹霞景区的积极响应,并引起国家建设部的高度重视。在此次大会上,由湖南省 崀山风景区管理处提议,中山大学 彭华教授起草的《关于“中国丹霞地貌”联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倡议书》被作为大会文件通过。
为征求捆绑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意见,2006年11月,受湖南省建设厅委托,新宁县委、县政府组成征求意见组,分别对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学术研究会、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等地进行走访考察,为“中国丹霞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研讨会的召开进行动员。2006年12月,国家建设部城建司在长沙主持召开“中国丹霞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研讨会。会上,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等景区共同签订捆绑申报合作协议。
2007年1月26日, 国家建设部于印发《中国丹霞地貌申报世界遗产研讨会会议纪要》,明确湖南省建设厅为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牵头单位,正式拉开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的序幕。
2009年,“中国丹霞”组合成为中国为2010年申报世界遗产的唯一提名项目。
2010年8月1日傍晚,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了将“中国丹霞”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成为中国第四十个世界遗产。广东丹霞山因申遗成本达1.2亿元人民币,门票价格可能会上调。
==登录基准==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基准而予以登录:
*(vii)包含出色的自然美景与美学重要性的自然现象或地区。
*(viii)代表生命进化的纪录、重要且持续的地质发展过程、具有意义的地形学或地文学特色等的地球历史主要发展阶段的显著例子。
==命名来源==
2009年3月,“中国丹霞”申遗材料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遗产中心审核,正式成为“申遗”提名项目,拿到了2010年 世界遗产大会的“入场券”。
丹霞申遗的最大困难:“地貌是一个地理、地质学概念,但‘丹霞地貌’只是中国学者的命名,没有得到国际地学界认可。”丹霞地貌所处的地层,国际地学界已有定论,叫做“红层”。拿一个国外学者没见过的名词去申遗,无异于问道于盲。
以申遗促学术是中国学者希望达到的成果之一。如果丹霞地貌能成功申遗,意味着这一概念得到国际地学界的认可,这是丹霞地貌走出国门的一个途径。但国外专家认为,科学无捷径,只有通过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先确立丹霞地貌的国际学术地位,然后用“丹霞地貌”申遗才顺理成章。
经过会议讨论,最终采纳折中方案, 将申遗名称中的“丹霞地貌”改为“中国丹霞”。
==申遗经历==
中国丹霞申遗工作启动于2006年,该项目由湖南崀山率先倡议,湖南省建设厅为该项目的牵头单位。
2006年6月,南京大学 俞锦标教授在湖南新宁县委中心组学习会议专题讲座中提出“申遗要与其他丹霞地貌景区捆绑起来”的建议,得到新宁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6年7月24日,在甘肃省张掖市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上, 崀山风景名胜区就中国丹霞地貌捆绑申报 世界自然遗产向与会专家和全国丹霞风景区发出倡议,敢为人先的捆绑倡议得到各丹霞景区的积极响应,并引起国家建设部的高度重视。在此次大会上,由湖南省 崀山风景区管理处提议,中山大学 彭华教授起草的《关于“中国丹霞地貌”联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倡议书》被作为大会文件通过。
为征求捆绑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意见,2006年11月,受湖南省建设厅委托,新宁县委、县政府组成征求意见组,分别对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学术研究会、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等地进行走访考察,为“中国丹霞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研讨会的召开进行动员。2006年12月,国家建设部城建司在长沙主持召开“中国丹霞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研讨会。会上,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等景区共同签订捆绑申报合作协议。
2007年1月26日, 国家建设部于印发《中国丹霞地貌申报世界遗产研讨会会议纪要》,明确湖南省建设厅为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牵头单位,正式拉开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