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3,941
次編輯
變更
色彩构成
,無編輯摘要
'''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是 [[ 色彩 ]] 的相互作用,也是新色彩效果的再创造过程。 色彩构成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 [[ 科学 ]] 分析的方法将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 [[ 空间 ]] 、质与量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颜色立体==
===原理===
色立体是依据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变化关系,借助 [[ 三维空间 ]] ,用旋围直角坐标的方法,组成一个类似 球体的立体模型。它的结构类似于地球仪的形状,北极为白色,南极为 [[ 黑色 ]] ,连接南北两极贯穿中心的轴为明度标轴,北半球是明色系,南半球是深色系。色相环的位置则赤道线上,球面一点到中心轴的重直线,表示纯度系列标准,越近中心,纯度越低,球中心为正灰。
===分类===
色立体有多种,主要有美国蒙赛尔色立体、德国奥斯特瓦尔德色 [[ 立体 ]] 、日本色研色立体等。
==色彩视觉==
===光与色===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觉是离不开光的。
(1)光与可见光谱。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从0.39微米到0.77微米波长之间的 [[ 电磁波 ]] ,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受。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大于0.77微米称 [[ 红外线 ]] ,波长小于0.39称紫外线。[1] (2)光的传播。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不同 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光直射时直接 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 光照射时,如遇 [[ 玻璃 ]] 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则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物体色===
自然界的物体 [[ 五花八门 ]] 、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性。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 [[ 白色 ]] 。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 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丝绸织物等。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 弱,如毛玻璃、呢绒、 [[ 海绵 ]] 等。 但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虽是固定不变的,而物体的表面色却会随着光源色的不同而改变,有时甚至失去 其原有的色相感觉。所谓的物体“ [[ 固有色 ]] ”,实际上不过是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 [[ 霓虹灯 ]] 光下,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 另外,光照的强度及角度对物体色也有影响。[1]
===色彩显示===
我们知道物体的色彩是对色光反射的结果,那么, [[ 计算机 ]][[ 显示器 ]] 的色彩如何生成的那?彩色显示器产生色彩的方式类似于大 [[ 自然 ]] 中的发光体。在显示器内部有一个和电视机一样的显像管,当显像管内的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流打在荧光屏内侧的磷光片上时,磷光片就产生发光效应。三种不同性质的磷光片分别发出红、绿、蓝三种光波,计算机程序量化地控制电子束强度,由此精确控制各个磷光片的光波的波长,再经过合成叠加,就模拟出自然界中的各种色光。
[[Category:960 應用美術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