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利节,印度教的春节,即公历2、3月间的望日。该节富于纵情狂欢的特征,届时人们不分种姓、性别、社会地位和年龄,力求尽欢。印度教还存在到著名寺庙和圣地朝觐的古老传统<ref>[http://www.sohu.com/a/193440428_99900534 信徒庆祝好利节] ,搜狐,NG每日精选,2017-09-21 00:00</ref>。
==宗教观念演变==
看一看现代印度节日和朝觐,就会对乔叟(GeoffreyChaucer,约1342年~1400年),[[英国]][[莎士比亚]]时代以前最杰出的作家和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在晚年所写的长诗《[[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叙述了朝圣者骑马从伦敦前往[[坎特伯雷城]]朝拜殉教圣人的圣祠的情景。——译者时代英国和中世纪[[欧洲]]的西方大多数人满脑子宗教观念的情形有所了解。
不过,[[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时遍及欧洲的还俗浪潮,已在受到城市化、工业化、技术革命和民族国家兴起等冲击的今日印度出现。对于数量日渐增加的城市职业印度人来说,宗教已经不如其他更世俗的机会重要。虽然这些人仍只占总人口的少数,但他们多半就是那些抛弃了种姓或对种姓抱无所谓态度的群体。
现代印度很多领导人已经采纳了非宗教观念,甚至[[甘地]]也曾声言反对种姓歧视,并公开反对苛刻对待不可接触者,不可接触者是印度各种姓以外的、没有权利、没有地位的、最底层的一部分人,也称移民。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