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湘绣

增加 21,73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以着色富于层次、绣品若画为特点。曾在巴拿马、芝加哥等世界博览会上获奖。民间有"苏猫、湘虎"之说,湘绣狮虎毛纹刚健直竖,眼球有神,几可乱真,今已发展到异色、异形、异面的双面全异绣。
 
==主要题材==
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彩。
 
"以针为笔,以缣素为纸,以丝绒为颜色",绣工们大大发挥掺针参色的作用,巧妙地以各种原色花线在质地上参互调合。用于同一色彩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的过渡,表达出逐渐变易又混合均匀的色阶,创造了各种绚烂和谐悦目的色彩。用第一号深色线刺绣后,接绣第二号深色时,衔接必须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且不着痕迹,色彩才能和谐。交接搭线不可过长,也不可一线太长,一线太短。这是湘绣与其他绣品针法的基本区别之处。成为湘绣的特点之一。
 
绣线的运用,粗细相间,色泽有别,兼以适当夸张。湘绣绣工劈线,是一种特殊技能,湘绣的匀薄细腻与这一技能的日益进步分不开。以手指劈线,可劈至2开、4开、8开、16开等。线劈开后,千丝万缕,分辨不出差别,但绣上质地,求得对比统一,突出主题,达到明暗的自然变化,阴阳浑然一体。
 
==品种分类==
===按针法类别===
 
单面绣:故明思义就是只呈现一张绣面,绣娘用精湛的针法,令人眼花缭乱的二百多种颜色的丝线,再辅以稿工的沤血力作才绣出完美的绣片。绣片经过平烫后,让丝线的光泽和色彩融合到一起,工匠用画框装裱起来,正面是用玻璃镶好,背面用防潮的且坚固的纸板卡好,放个二三十年不成问题。单面绣的尺寸大小不拘一格,厂家完全根据客户的要求订制他们满意的单面绣。单面绣是挂在墙,可以装饰房子的任何地方,餐厅挂水果和花卉让人食欲大增;客厅挂风景和植物让人神清气爽;房间挂动物和花鸟虫鱼让人流连忘返,书房挂字画和人物让人心旷神怡。
 
双面绣:它正反两面都是相同的绣面,上面绝对找不出半点瑕疵,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线头,这是四大名绣中绝无仅有的高超绣法,双面绣不但绣工精湛,而且有些框架也绝对称得上是一件木雕精品,它采用原木雕刻再上朱漆。充分展现湘绣的高雅与别致的韵味。双面绣大部分都是圆形的镜框,而且有统一尺寸大小,直径为分别30CM,25CM,20CM,15CM,10CM和5CM。湘绣不断创新,开发出长方形的方形双面绣。规模都统一为20*40CM 。它非常适合摆设在客厅的玄关和壁柜里。
 
===按工艺===
极品和精品用的丝线以及绣工都比普通的湘绣制品更加细致,绣制一幅精品耗时比较长,其中融入了绣女的很多体力与时间,同一种图案绣工不同,质量也就不同,价格也随之而异,看绣工可以看丝线绣的疏密程度,丝线颜色是否亮丽,缎面是否光滑亮泽。湘绣画的主题有山水动物人物几大类型,其中牡丹花,虎,猫,狗,龙是比较典型的湘绣图案,从绣工的难度来讲,山水相对较动物人物容易,人物是最难绣的,丝线的密度要求很高,而且人物的神态要绣得惟妙惟肖是很不容易的。
 
===按产品形式===
主要品种有条屏、画片、被面、枕套、床罩、靠垫、桌布、手帕及各种绣衣。屏风分为小型屏风,挂屏和座屏。
 
==获得荣誉==
湘绣以其独特的捣鬼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湘绣先后参加过日本、巴拿马、美国等地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多次获得优 胜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个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专业术语==
a、绣地:又称"底子"、"地子",即安在绷架上的刺绣料子,有绸、缎、纱、布等。
 
b、花样:刺绣稿上的图案称为花样;勾在绷上的称为"墨样"或"纹样"。
 
c、一绒:一根花线的二分之一称一绒。
 
d、劈线:即将一根花线分为若干份。 e、一丝:一根花线的十二分之一称为一丝。
 
f、起、落针:刺绣过程中运用绣针的两个动作,自下而上的称为起针,自上而下的称为落针。
 
g、针法:针法是刺绣中运针的方法,也是线条的组织形式。
 
h、针脚:每一针绣出的线条,俗称针脚;线条长短,又称针脚长短。
 
i、丝理:又称"丝缕"或"丝路",是刺绣线条排列的方向。
 
j、"皮头":在每个刺绣小单位中分批绣制的层次,术语称"皮头"。
 
k、出边:凡是分皮绣制的针法,第一皮即称出边,亦即物体边缘的第一皮。
 
==湘绣成就==
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丝绸的国家之一,"丝绸之路"闻名于世。同时随之而来的丝绸文化得到了飞速发展,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服饰文化。因此,丝绸服装在世界服饰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被世人誉为"衣冠王朝"。古代达官贵族为了显示其富贵和地位,在丝绸上绣有各种精美图案,常常利用刺绣来装饰衣、裙、衾、枕等生活用品,美化生活,创造美的世界奇葩。比如皇帝绣有龙,皇后绣凤,文官绣鹤,武官绣虎等,这就是丝绸刺绣。中国刺绣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中颇有影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手工湘绣服饰在刺绣行业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有重要的影响。
 
湘绣题材广泛,品种繁多,既有收藏价值极高的艺术珍品,又有实用大方的各类日用品,如时装、挂屏、手帕、被面等等;既有壮丽豪放的巨型作品,又有玲珑精巧的小件。有的富丽堂皇,有的典雅端庄,各具特色,雅俗共赏。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湘绣便开始将产品开发从衣物被服转向绣片,最初以中国水墨画片为突破口,绣制了大量梅兰竹菊的屏风和挂画,正好赶上当时家庭装修出现复古风,木质家具走俏,使这些绣画也随之畅销。紧接着,又尝试国画静物小品、人物小品的绣画,同时开发出大量新的针法,以适应新的绣品与绣种。从而将现代湘绣发展到与现代居室装饰、现代艺术密切相连的纯艺术品,以创精品湘绣为目的。现代湘绣的第二个发展方向便是顺应人们在礼仪上的要求,开发出大量礼品,包括手绢、贺卡、丝巾、年历等,使人们在方寸之中体会湘绣艺术的精美,成为人们传达情谊的载体。
 
湘绣的"绝招"要数20世纪下半叶的双面全异绣,设计的巧妙和针法的变化二者结合得惟妙惟肖,使湘绣技艺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制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例如,一幅《狮虎》座屏绣品德一面是一只仰天长啸的上山虎,而另一面是一只低手夜行的下山狮,一上一下,正面的虎头转到反面变成了狮尾,两面的形象迥然不同,令人瞠目。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的绣的是"当窗理云鬃,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胞"身着女儿装的少女校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 因此,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这也是湘绣在刺绣中形成独树一帜的流派。
 
湘绣在继承传统的刺绣技艺基础上又有的突破,相继绣出了一批双面全异刺 绣作品。尤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双面全异绣人物题材作品,经专家 们鉴定,是一幅"超级绣品"。中国科技协会将这幅绣品选为"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会"的展品。正是湘绣界人士的不断努力,使湘绣从生活实用艺术走向了精品化的装饰和收藏艺术,成为代表一方工艺及文化的礼仪佳品。贺香港回归的大型双面绣座屏《百鸟朝凤·洞庭春色》在香港回归和特区政府成立的典礼上得到了中外来宾的赞赏和好评。
 
==保养选购==
===如何选购===
市场上湘绣良莠不齐,
 
那如何能挑选到一幅好的湘绣呢?挑选湘绣时最主要的是看湘绣表面的光洁度,如果绣的比较稀的话,光洁度就不够,好的绣品针线绣的很密,使图案有立体感,光洁度高。同时从湘绣花线的粗细也可以辨别出优劣,湘绣中一根花线的1/2粗称"一绒",1/12粗称"一丝"。"劈丝"即将一根花线分为若干份。湘绣会根据不同的布质、色彩及题材,灵活综合运针,而且花线劈丝粗细合度,从而充分表现物体形象的质感。如绣金鱼鱼尾,用线要细,排针要虚,才能表现轻薄、透明感。再比如绣猫,根据对象毛丝变化规律掌握丝理,绣出来的猫毛茸茸地形万言书逼真生动,而绣的粗糙的猫毛就会象钢针一样扎着。
 
湘绣的座架一般为中国古典式红木雕花,因此看架子也是分别湘绣好坏的一种办法。质次的湘绣架子的材料一般都用白木,时间一长就容易龟裂。白木的手感很粗糙,而红木的手感细腻。质优的湘绣座架材料是鸡翅木,鸡翅木在红木中属于比较漂亮的木材,有微香气味,纹理交错、清晰,颜色突兀。特别是纵切面,木纹纤细浮动,变化无穷,自然形成山水、人物图案。鸡翅木较花梨、紫檀等木产量更少,木质纹理又独具特色,因此以其存世量少和文化韵味为世人所珍爱。
 
北京雕漆、江西景德镇瓷器、湖南长沙湘绣并称为中国工艺美术三长。
 
===如何保养===
湘绣是以素库缎、素软缎、硬缎、交织软缎、透明尼纶等为底料,用各色真丝绣花线纯手工精心制作的高档、昂贵的手工艺品。具有极高的装饰性和收藏价值。 保存湘绣时,平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轻拿轻放,防止玻璃破碎。
 
2、宜挂放在通气、干燥的地方,以防霉变。
 
3、尽量避免风吹、阳光直射。
 
4、日用、实用品宜干洗。(如真丝围巾、披巾、手帕、领带、被面等)
 
5、避免将汗珠或其它碱性液体滴在绣品上。
 
6、避免与粗糙、带毛刺的物质接触,使丝绸"跳丝"造成损伤。
 
==湘绣研究==
湘绣是勤劳智慧的湖南人民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
 
精心创造的一种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刺绣工艺。
 
湘绣渊源流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长沙战国楚墓和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大量绣品中,可以窥见当时湖南地方刺绣技艺已经达到令人惊讶的高度。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了以中国画为基础,溶西画技法于一体,以近百种针法和多种色阶的绣线。二十世纪初湘绣以其独特风格,在国内外获得多项殊荣,成为饮誉世界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是中国湘绣生产、研发、销售的龙头单位和权威机构,所内集中了包括五位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在内的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用独创的"鬅毛针"精心研制的《雄狮》、《饮虎》等湘绣精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并双双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国家珍品;研制的双面绣新工艺被世人誉为"令人不可思议的魔术般的艺术";超级绣品双面全异绣《杨贵妃》、《望月》等被国家有关部门珍藏;九十年代研制的大型双面绣《群仙祝寿图》将湘绣又推向新的高峰;贺香港回归的大型湘绣双面座屏礼品《百鸟朝凤·洞庭春色》在香港百年回归和特区政府成立的典礼上得到中外来宾的一致好评;从五十年代至今,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展示的所有湘绣精品全部由该所研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省党政领导的高度赞誉。
 
该所产品还多次作为国礼由党和国家领导人外赠,2002年2月该所研制的《布什总统全家福绣像》以江泽民主席的名义赠送给来访的布什总统夫妇,获得了外交部颁发的证书。数年来,该所以湖湘文化为底蕴,博采众长,产品形成了大气、雄浑的独特风格,做到了华美而不失庄重,大气而不失精细,格调高致,雅俗共赏,并打造出了"金彩霞"湘绣产品的优质品牌。所内设有购物中心,汇集了高中低档各类湘绣产品,可供人们观赏购买。
 
为保护湘绣技艺和防止湘绣珍品流失,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内建立了中国湘绣博物馆。该馆是一座向世人展示湘绣历史与技艺的专业性博物馆。馆藏6000余件,形象地介绍了湘绣发展的历程和当代精美绝伦的作品,展示了刺绣艺术新的风采。
 
==史稿记录==
湘绣 Hunan embroidery
 
以湖南省长沙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沿革
 
1958年在长沙市发掘的战国楚墓中,
 
发现运用辫子股针法绣有龙凤图案的绣品。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锦囊、香囊、手套、几巾、镜袋等绣品,上面运用辫子股、平针等针法绣制了云纹、卷枝花草、如意、茱萸花等图案,针法严谨,图案优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以长沙县为中心,"妇女工刺绣者多,事纺织者少"。自咸丰八年(1858)至1915年期间,长沙约开设湘绣庄40多家,其中有的绣庄还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地设有分号。光绪二十四年(1898),湘绣名家胡莲仙在长沙开设的湘绣庄闻名于世。湖南省宁乡县画家杨世焯也熟谙刺绣、雕刻等手工艺,参与了湘绣的设计,使湘绣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长处,得到了丰富和提高。
 
自20世纪初以来,湘绣屡次获奖,声誉日增。1909年,在南京举行的南洋劝业会上,湘绣被赞誉为"迹灭针线"。1911年,湘绣在意大利都朗博览会上获最优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博览会上又获 4块金牌。20年代,湘绣艺术家李凯云设计了孙中山先生的湘绣棺罩。30年代,湘绣艺术家杨佩珍绣制的"罗斯福肖像",现仍珍藏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小白宫博物馆。
 
20世纪50年代以来,湘绣有了迅速的发展,成立了湖南省湘绣研究所,
 
作品的艺术水平也日益提高。70年代末,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在传统双面绣的基础上创制了双面异物绣,即正、反两面轮廓相同而形象不同的双面绣。1979年又创制了双面全异绣,即正、反两面形象、色彩、针法等完全不同的两种画面。代表作品有"狮、虎"绣屏和"望月"绣屏。"狮、虎"绣屏的正面是仰天长啸的上山猛虎,反面却是低头夜行的下山雄狮。"望月"绣屏的正面为透过轻帘,只见丽人侧影,仰望明月;另一面是闺阁仕女云髻堆翠,在颦笑之余又流露出哀怨之情。双面全异绣要求设计者构思巧妙,绣制者在运针时具有藏针、隐线的高超技艺,而且丝毫不露针迹。
 
品种和特色 湘绣的日用品主要有官服、镜袋、扇套、手帕、荷包、椅披、桌围、被面、枕套、帐帘、神袍、戏装、袈裟、绣衣、绣鞋等。欣赏品有中堂、条屏、屏风等。
 
湘绣既吸收了传统绘画的优点,
 
又充分发挥刺绣工艺的特长,逐渐形成了形象写实,设色鲜明,风格质朴的地方风格。在构图上,主题突出,虚实结合,大胆利用绣料上的大片空白,既省工,又美观。在造型手法上,则在线描的基础上,适当地有些明暗对比变化,以加强物象的质感和主体感。湘绣的针法除了常用的掺针(又称搀针)外,还有游针、毛针、鬅毛针、齐针、平针、网针、打子针等几十种。
 
狮、虎是湘绣的传统题材,特别以虎更为著名。为了表现猛虎皮毛的质感,湖南刺绣艺人在毛针的基础上创制了鬅毛针。后来,又由著名匠师余冬姑、余振辉姐妹俩加以不断完善。鬅毛针的绣法是,丝线排列成聚散状撑开,一端粗疏、松散,一端细密,使之如同真毛一样,一端入肉,一端鬅起。经过艺人层层加绣后,所绣制的虎毛,刚劲竖立,力贯毫端,毛色斑斓,生动逼真。
 
==其他==
'''衰落'''
机器印刷冲击传统工艺
 
与其他传统工艺一样,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日益发达的现代文明面前,湘绣的危机,戛然而至。
 
诞生于民间的湘绣,一直有"与日常用品结合、注重实用"的传统,因而早期湘绣主要的顾客群是平民百姓。后来,随着湘绣工艺的发展,慢慢由日用品转移到了工艺品,其品位、档次得以大大提升。
 
到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机器印刷湘绣作品的出现,湘绣在日用品上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大片市场。而在工艺品市场,改革开放以后诞生的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把粗制滥造的湘绣作品投放市场,以低廉的价格冲击精品湘绣,使湘绣在工艺品市场上的声誉大受打击。
 
'''湘绣人才青黄不接'''
 
人才的青黄不接,跟经济利益不无关系。在具有多种就业选择并能获取更高收入的前提下,愿意从事湘绣特别是刺绣的人越来越少。据介绍,绣工们从很小时学绣,要经过20多年的磨炼才能成为一名熟练工,一般来说,到40多岁技艺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阶段。无论是在国有企业,还是在民营企业,绣工的工资普遍都不高,这显然没有多少吸引力。
 
'''精品遭遇"克隆"病'''
 
湘绣的可复制性常常影响顾客的购买决心。 省湘绣研究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坦言。与其他艺术品不同的是,一件湘绣作品完成后,可以马上根据原作品的构图和设计,重新刺绣另一件崭新的作品。而且,如果由同一位刺绣大师执手,还有可能超过原来的工艺,因为他已有了更丰富的经验。湘绣精品遭遇"可复制"硬伤已成为众多湘绣厂家颇感头痛的问题。
 
'''博物馆'''
为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沙坪湘绣产业,天利湘绣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勇臻先生首倡创建了湖南省沙坪湘绣博物馆。本馆由省文物局授予"湖南省首批民办博物馆",是我省首家民办湘绣产业配套型博物馆。本馆于2006年开始筹建,历经四载,前身为"五一路天利湘绣艺术馆","太平文化古街湘绣艺术馆"。2009年3月在3A级旅游景区--沙坪小镇的湘绣文化广场开始筹建,本馆始移址重建在文化广场西北角,于2010年5月18日对社会开放。
 
本馆建筑面积近4000平米,藏品数千件,藏书近万册。"沙坪绣天下"基本陈列分为:历史篇,人物篇,
 
工艺篇,传承篇,企业篇,作品篇六个篇章。陈展以实物藏品为基础,配以图片、文字、影像、雕塑、场景等辅
 
助展品及现场互动演示,构成虚实结合、动静相宜的陈列体系。
 
本馆的筹建开放得到省、市、区、镇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得到湘绣界、博物馆界、书画艺术界、收藏界等各界人士的关注与襄助,先后被确认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基地、湖湘文化发展示范基地、长沙市湘绣科学技术馆、长沙市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湘绣技能培训基地,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湘绣艺术参观、体验的场所。
 
'''保护'''
2006年5月20日,
 
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湖南省长沙市的刘爱云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3] 2012年,工艺美术大师柳建新、江再红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4] 省级传承人还有黄笛、毛珊、王玉玲。[5]
 
==濒危状态==
内容来源于非遗大数据平台
湘绣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曾经适应于各个历史条件下的市场需求,创造了辉煌。但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近几年来湘绣业却遭遇着无人继承而濒临失传的局面: 1、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老一代绣师由于年事已高,有的已逐渐退出了舞台,有的相继过世,使得许多传统而独特的湘绣针法难以得到传承。 2、就业机会的大大增加,谋生手段逐渐增宽,新一代农村妇女大多数已放弃了辛苦的刺绣学习,逐渐从农村走向沿海地区及各大、中城市谋求发展。 3、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工艺品品种的日益丰富,湘绣的市场份额开始呈现出下滑的态势。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