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黄土高原

增加 45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河谷平原区===
[[ 关中平原 ]] [[ 汾河谷地平原 ]] [[ 伊洛河下游平原 ]] 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的三个平原。 [[ 关中平原 ]] 由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西起 [[ 宝鸡 ]] 、东至 [[ 潼关 ]] ,东西长300千米。西安附近宽可达40千米。渭河沿线的河漫滩宽窄不一,宝鸡附近0.5-0.7千米, [[ 西安北 郊4郊]]4-6千米, [[ 华县 ]] [[ 华阴 ]] 附近5-7千米。渭河两岸有1-3级河流阶地,其 [[ 中汁河 ]] [[ 溺河 ]] 之间阶地最宽可达10-20千米。 [[ 渭河 ]] 北岸河流阶地在径河以东最为宽广,由 [[ 径河 ]] [[ 石川河 ]] [[ 洛河 ]] 共同形成,阶地宽度可达20-30千米。汾河谷地平原主要分布在 [[ 大同 ]] [[ 忻州 ]] 、太原、临汾、 [[ 运城盆地 ]] ,其中 [[ 太原盆地 ]] 长130千米,宽15-30千米,是汾河流域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 [[ 临汾盆地 ]] 长150千米,在临汾、 [[ 洪洞 ]] 一带最宽可达20千米。伊洛河下游平原西起 [[ 洛阳 ]] ,东到 [[ 巩县 ]] ,面积达670平方千米。此外在 [[ 湟水 ]] [[ 大夏河 ]] [[ 挑河 ]] [[ 祖历河 ]] [[ 延河 ]] [[ 无定河 ]] [[ 秃尾河 ]] [[ 窟野河 ]] [[ 皇甫川 ]] [[ 三川河 ]] [[ 径河 ]] [[ 洛河 ]] 及黄河干流分布着由 [[ 河漫滩 ]] 和河流阶地构成的 [[ 河谷平原 ]] 。黄河干流 [[ 永靖 ]] [[ 靖远 ]] 平原呈串珠状沿河谷分布,以 [[ 兰州 ]] 、靖远面积最大。兰州平原长35千米,宽5-6千米,发育有1-2级低阶地。煌水河谷地宽谷和峡谷相间分布,宽谷段形成宽广的河谷平原,如西宁段阶地宽可达4-5千米。无定河在鱼河堡至绥德四十里铺段形成长60千米,宽1000米的河谷平原,米脂县城1-2级阶地宽1300-1500米,上盐湾-鱼河峁附近宽度在2000米以上。
==典型列举==
===黄土梁===
[[ 黄土梁 ]] 是黄土区长条形的黄土高地,主要是黄土覆盖在梁状古地貌上,又受到近代流水等作用的侵蚀而形成的。依据黄土梁的形态,可分为平梁和斜梁两种类型。前者顶部平坦,宽度有限,长可达几公里。横剖面略呈穹形,坡度一般在1-5度,沿分水线的纵向斜度不过1-3度。梁顶以下,是坡长很短的梁坡,坡度大概在10度以上,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坡折。在梁坡以下,其坡度更大。后者是黄土高原常见的沟间地,梁顶宽度较小,呈明显的穹形。沿分水线有较大的起伏,梁顶横向坡度3-5度,纵向坡度8-10度。[3]
===黄土峁===
黄土峁是黄土受侵蚀后所呈现出来的驼峰和馒头状的地貌形态,是黄土梁进一步受侵蚀所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流水切割比较强烈的黄土地区。如在吕梁山与六盘山之间黄土高原北部的黄土丘陵区,地貌形态就以黄土峁为主。在侵蚀形态中,沟蚀大于片蚀,沟头 [[ 溯源 ]] 侵蚀迅速,沟床下切与谷坡扩展也很快,沟头前进速度每年平均2米~3米,其沟间地与沟谷面积之比为5:5,切割密度为5000米/平方千米~7000米/平方千米,流水侵蚀强烈,年侵蚀模数很高。 
==政治经济==
 
===能源基地===
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煤炭资源不仅量大质优,还有较好的开采条件。其中,可供露天开采的煤矿储量达200亿吨。全国探明储量的特大型煤田,约有一半分布在这里。  
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煤炭资源不仅量大质优,还有较好的开采条件。其中,可供露天开采的煤矿储量达200亿吨。全国探明储量的特大型煤田,约有一半分布在这里。   [[ 山西省 ]] 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 [[ 陕西榆林市 ]] 以其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被美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是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最终实现科技融入资源型的中国“能源硅谷”。黄土高原地区地理位置适中,做为全国的能源基地,正源源不断地向全国提供煤炭和电力,人们形象地称它为全国的“锅炉房”。
==滥伐滥垦==
[[ 秦汉 ]] 以来黄土高原经历了三次滥伐滥垦高潮。  
第一次是秦汉时期的大规模“屯垦”(边防军有组织大垦荒)和“移民实边”开垦。这次大“屯垦”使晋北陕北的森林遭到大规模破坏。 
第二次是明王朝推行的大规模“屯垦”,使黄土高原北部的生态环境遭到空前浩劫。据考证,明初在黄土高原北部 [[ 陕北]]( [[ 延安 ]] [[ 绥德 ]] [[ 榆林地区]])和晋北大力推行“屯田”制,竟强行规定每位边防战士毁林开荒任务。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明代推行“屯田”制对环境破坏之严重。  
第三次大垦荒是清代,清代曾推行奖励垦荒制度,垦荒范畴自 [[ 陕北 ]] [[ 晋北 ]] 而北移至 [[ 内蒙古 ]] 南部,黄土高原北部和 [[ 鄂尔多斯高原 ]] 数以百万亩计的草原被开垦为农田,使大面积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治理==
 
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是中国改造自然工程中的重点项目。治理方针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改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这种治理措施已取得重大成绩。  
目前这个试验站已建成山地、川地试验场,其中包括农田水分平衡试验场、养分循环试验场、土壤侵蚀试验场等160个小区以及先进的山地自动气象站和农林旱地微气候观测站,占地75万平方米,成为世界上面积和规模最大的水土保持试验站。  
[[ 安塞 ]] 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重点研究领域是水土流失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特征及演变规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系统结构功能及调控原理、流域健康诊断与管理理论及方法等多个方面。同时它还肩负研究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退化生态系统、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途径等任务。  
这个试验站利用身处黄土高原的特有条件,30多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和 [[ 陕西省 ]] 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农业发展的科技攻关课题和中国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3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以及中国科学院和陕西省的各类奖项18项。这里还吸引了来自 [[ 俄罗斯 ]] [[ 日本 ]] [[ 美国 ]] [[ 澳大利亚 ]] 等多个国家的同行开展合作研究。
==民族精神==
如果说黄河是 [[ 中华民族 ]] [[ 母亲 ]] ,那么黄土高原就是中华民族的 [[ 父亲 ]] 。黄土高原像一位中国传统家庭中的父亲。他高高在上,平时默不作声,就像不存在一般。但他却用水土俱下的方式影响着 [[ 黄河母亲 ]] ,行使着丈夫和父亲的职责。当他忍不可忍,沉下脸来的时候,正是黄河母亲用洪水作长鞭教训儿女之日。
==人文历史==
===先秦时期===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在黄土高原南部分布广泛,尤其在汾渭河谷地和豫西地区最为稠密。当时人们以渔猎、采集为生,说明当时黄土高原南部维持着较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商周时期中国出现了文字记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由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变。 [[ 商周 ]] 时周人主要活动的北豳( [[ 庆阳 ]] [[ 西峰 ]] 一带)、古豳( [[ 彬县 ]] [[ 长武 ]] 一带)、周原( [[ 扶风 ]] [[ 岐山 ]] 一带)锄耕农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 [[ 夏代 ]] 中国有人口1355万, [[ 代1371 代]]1371 万人,其中1/2左右分布在汾渭河谷和 [[ 豫西地区 ]] ,这两地区人口密度30-40人/平方千米。即便如此,从《诗经》中仍可看到黄土高原南部野鹿成群,虎豹出没,森林面积广大,农耕面积有限。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出现,犁耕农业逐渐代替锄耕农业,关中、汾河谷地、洛阳盆地、天水盆地农业进一步发展。战国时秦将自己的势力向渭河上游、陕北北部推进,赵则向晋北地区扩张,在这些地区建立城邑,开垦土地,发展耕作,但直到战国末农耕业主要集中在太原一龙门一天水以南地区,以北畜牧业仍占优势,整个黄土高原人口稀少,开垦指数不高。
===汉唐时期===
秦汉、隋唐黄土高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人日与土地利用变化较大。秦统一全国后统治范围向北推进到黄土高原北部秦长城一线。西汉时期统治范围进一步向北、向西推进,汉武帝时向北到达阴山,向西到达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几乎全部都在西汉的统治之下。秦汉时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农耕文化大举进入黄土高原,从绥德、米脂一带出土的汉画像石可以清楚地反映出这一点。西汉时曾向黄土高原大量移民,再加上大批吏卒屯守边防,黄土高原人口迅速增加。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元始二年(2年)黄土高原地区有人口880万人,其中洛阳盆地人口密度最高为132人/平方千米,关中为30一90人/平方千米,陕北及晋西北为10一13人/跑平方千米,天水盆地为10.74人/平方千米。人口的增加和农耕的发展使部分林草地被开垦,但开垦程度较高主要在南部的关中、洛阳盆地和天水盆地,当时农牧业界线在太原一龙门一宝鸡一线。此线以北的广大黄土丘陵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其余地区仍保持自然状态。东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黄土高原战争频繁,社会动乱,人口大量减少,原来的农耕区向南退缩,黄土高原的广大地区重新成为游牧区,生态环境得以恢复。
[[秦汉]]、[[隋唐]]黄土高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人日与土地利用变化较大。秦统一全国后统治范围向北推进到黄土高原北部秦长城一线。[[西汉]]时期统治范围进一步向北、向西推进,[[汉武帝]]时向北到[[达阴山]],向西到达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几乎全部都在西汉的统治之下。[[秦汉]]时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农耕文化大举进入黄土高原,从[[绥德]]、[[米脂]]一带出土的汉画像石可以清楚地反映出这一点。西汉时曾向黄土高原大量移民,再加上大批吏卒屯守边防,黄土高原人口迅速增加。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元始二年(2年)黄土高原地区有人口880万人,其中[[洛阳盆地]]人口密度最高为132人/平方千米,关中为30一90人/平方千米,[[陕北]]及[[晋西北]]为10一13人/跑平方千米,[[天水盆地]]为10.74人/平方千米。人口的增加和农耕的发展使部分林草地被开垦,但开垦程度较高主要在南部的关中、洛阳盆地和天水盆地,当时农牧业界线在太原一龙门一宝鸡一线。此线以北的广大黄土丘陵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其余地区仍保持自然状态。[[东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黄土高原战争频繁,社会动乱,人口大量减少,原来的农耕区向南退缩,黄土高原的广大地区重新成为游牧区,生态环境得以恢复。 据《续汉书·郡国志》记载,东汉 [[ 永和 ]] 五年(140年)黄土高原总人口为507.6万人,比西汉减少了43%。当时 [[ 陕北 ]] 及晋西北人口4.94万人,比西汉的130.55万人减少96%,人口密度减为0.5人/平方千米以下。西晋时黄土高原人口比东汉又有减少,据《晋书·地理志》记载, [[ 西晋 ]][[ 太康 ]] 元年(280年)黄土高原总人口204万人,比东汉减少4%5。《晋书》中 [[ 山西河曲 ]] [[ 偏关 ]] [[ 保德 ]] [[ 陕北 ]] [[ 陇东马连河 ]] 流域为游牧民族居住区,无人日记载,人口当比东汉时更为稀疏。当时 [[ 西安 ]] 附近的京兆人口密度为34.88人/平方千米,关中东部的 [[ 左冯诩 ]] 为3.29人/平方千米,关中西部的 [[ 右扶风 ]] 为9.46人/平方千米, [[ 洛阳 ]] 附近为55.85人/平方千米,天水附近为5.55人/平方千k/耐,比西汉时减少l2/以上。
[[ 隋唐 ]] 时中国重新归于统一,而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第二个鼎盛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黄土高原人口增加,农耕业逐步代替游牧业。《隋书·地理志》记载,隋大业五年(609年)黄土高原总人口为1104万人,是西汉的125%、西晋的5.14倍。陕北、晋西北人口密度己经赶上了西汉,径 [[ 河上游 ]] [[ 马连河 ]] 上游己是西汉的数倍,唐初实行均田制, [[ 关中 ]] 大兴水利,不仅使关中、 [[ 汾河下游 ]] [[ 洛阳盆 ]] 地全部成为农业区,而且农耕业扩大到地势较高的黄上台源、北山 [[ 南麓 ]] 黄土覆盖的山前平源。农耕区还沿渭河向西到达天水、 [[ 陇西 ]] ,直至涅水湟水 [[ 河谷 ]] 地。天宝时(742一755年)唐代经济达到了顶峰,当时黄土高原人口1015万人,关中、汾河下游、 [[ 洛阳盆地 ]] 人口密度50-100人/平方千米。隋唐时期基本奠定了黄上高原南部农业生产的格局,人口增加,植被破坏,城镇兴起,对这一地区土壤侵蚀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黄土高原中部、北部自然环境的总体破坏程度并不甚严重,黄土丘陵地区畜牧业仍占较大比重。
===宋元时期===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