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汪桂芬

增加 8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其父[[汪连宝]]是清[[道光]]、[[咸丰]]年间春台班有名的武生。
 
==简介==
桂芬七八岁时父母就相继去世,为了糊口,小小年纪的他就到京城[[春茂堂]]做了私坊弟子,工老生,兼习老旦。因其前额较突出,便有了“汪大头”的绰号。汪桂芬学戏天分极高,到十一二岁就能上台,且能演几出老生、老旦的重头戏。
他十分刻苦地勤学苦练,几年后,他的一副嗓子极为美妙。其嗓音高亢浑厚,善于运用丹田气和脑后音,歌声响遏行云,发音吐字饱满,韵味十足,极富立体感。其唱腔激昂雄劲,善于表达激愤慷慨的情绪,演唱悲剧性故事或悲剧性任务时,着力突出其壮美的一面,而不止是单纯强调其悲苦凄凉的感情,如《[[文昭关]]》里的[[伍子胥]]和《[[骂曹]]》里的[[祢衡]]。汪桂芬习用的唱腔和板式有别于其他派别,如《武家坡》中“在营中失落了一匹马”一段,各派均用西皮原板,汪桂芬则用西皮散板,来表现薛平贵试探王宝钏时边窥测其心理,边随机应答的情景。
===生平经历===
汪桂芬由于生活窘困,身体每况愈下,年仅40余岁就英年早逝了。
===艺术经历===
幼拜 [[ 陈兰笙 ]] 为师学老生,兼习老旦,变声后投 [[ 樊景泰 ]] 门下改习文场胡琴,曾代师为 [[ 程长庚 ]] 操琴。清光绪六年(1880)嗓音恢复,搭春台班,有“长庚再世”之誉。
汪桂芬在京剧事业上如日中天的时候,一次他突然因用嗓过度而“倒嗓”,但他不甘心放弃对京剧的执著追求。在琴师景泰先生的帮助下,他改习操琴,从此多年为程长庚伴奏。其间他受程长庚先生耳濡目染,默习其唱腔特点,竟学得一口逼真的程派唱腔。
===嗓音===
汪桂芬的嗓音特点是“脑后音”,而且带有“嘎音”,开口发声非常响亮,唱完仍似有余音袅袅。汪的嗓音譬如北京特产的一种脆枣,果肉特别结实,吃起来又脆又甜。他的一副嗓子极为美妙,嗓音高亢浑厚,善于运用丹田气和脑后音,歌声响遏行云,发音吐字饱满,韵味十足,极富立体感。其唱腔激昂雄劲,善于表达悲愤慷慨的情绪,演唱悲剧性故事或悲剧性人物时,着力突出其壮美的一面,而不是只单纯强调其悲凉凄苦的感情,如《文昭关》的伍子胥和《骂曹》的祢衡。   汪桂芬习用的唱腔和板式常有别于其他派别,如《 [[ 武家坡 ]] 》中“在营中失落了一匹马”一段,各派均唱西皮原板,汪桂芬则采用西皮散板,来状写薛平贵试探王宝钏时边窥测其心理,边随机应答的情景。又如,《伐东吴》中黄忠的唱段则在二六板中交替使用正、反西皮唱腔来渲染这次战役败局的无可挽回的气氛,增加戏的感染力。唱腔中遇到必须拔高时,汪桂芬不使用较软的上滑唱法,却是凭丹田气催动声音喷薄而出,具有宏大的气势。   汪的唱不但实大声洪,还俏中有险,甜中带沙。如他演红生戏《战长沙》之关羽,在唱腔方面,曾被人誉为如惊蛇绕树,越勒越紧。汪桂芬与 [[ 谭鑫培 ]] [[ 孙菊仙 ]] 并称程门三杰,此三人中 [[ 孙菊仙 ]] 年龄最大,谭鑫培次之,汪桂芬最小,但他去世最早,因而对他的文字记载也比较最少了。汪桂芬《朱砂痣》和《捉放曹》与人有别,贵在嗓音运用得法,不仅高低音都动听,其中音尤佳,韵味之足如饮醇酒,有独到之处,非谭、孙所能及。
===做工和念工===
==代表剧目==
汪派常演的剧目极多,老生代表作有《 [[ 长亭会 ]] 》、《文昭关》、《战长沙》、《让成都》、《华容道》、《天水关》、《捉放曹》、《骂曹》、《朱砂痣》、《三娘教子》、《群英会》、《取帅印》、《双狮图》等,老旦代表作有《打龙袍》、《钓金龟》、《游六殿》等。
==著名弟子==
汪派唱工要求嗓高气足,传人不多,最有成就的是 [[ 王凤卿 ]] [[ 郭仲衡 ]] ,私淑者是 [[ 汪笑侬 ]] 。老旦谢宝云、花脸 [[ 刘永奎 ]] 亦曾学汪。此外,北京票友 [[ 邓远芳 ]] 和天津票友 [[ 刘叔度 ]] [[ 刘贯一 ]] (刘永奎子)等也有一定成就。
==人物佚事==
法,不仅高低音都动听,其中音尤佳,韵味之足如饮醇酒,有独到之处,非谭、孙所能及。
[[ 赵如泉 ]] 说:“我父亲 [[ 赵祥玉 ]] 唱架子花脸曾与汪桂芬同班,由于这层关系我曾为汪配演过《朱砂痣》剧中的娃娃生,照剧情娃娃生要向扮演韩员外的汪桂芬叫声‘爹爹’,当时只见汪脸上突然出现一副惊奇的神气,以乐不可支的口气答应了一声‘嗳’,就是这一‘嗳’字,声音清脆,如穿云裂石,震耳欲聋,把我吓得几乎要哭出来。可见汪桂芬不仅是唱腔,白口、做工也具有深厚功底。”
赵如泉又说:“汪桂芬在上海时期,寓所外面经常有许多戏迷聚集在那里,偷听他吊嗓子。因为汪每天起床后必自拉自唱吊上几段,习以为常,戏迷们掌握了他的生活规律。不过他的性情古怪,要门外没人时才肯吊嗓子,戏迷们就躲藏在隐蔽地点,并且讲好必须屏息静听,不可出声,以免被他发觉。有一天,他在吊《文昭关》,门外戏迷听得比在戏园买票还过瘾,内中忽有一人情不自禁叫起好来,汪桂芬发现有人窃听立即停弦,叫好人成了众矢之的,竟然被他身旁的人打了一个嘴巴,其他诸人也群起而攻之。此人急忙分辩说:‘你们打我自然有理,但是我听他唱得好,不叫好会把我憋死。’可见当时汪调之受人欢迎了。”
135,67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