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劉良璧

增加 2,10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https://pic.pimg.tw/art3503663/1380181009-654053741.jpg]
[https://www.google.com/search?rlz=1C1ASUC_zh-TWTW840TW840&q=%E5%8A%89%E8%89%AF%E7%92%A7%E7%9B%B8%E7%89%87&tbm=isch&source=univ&sa=X&ved=2ahUKEwjZtNLGgKXkAhUzK6YKHc_rDZgQ4216BAgJECM&biw=1060&bih=444#imgrc=vZSsHoCTUazBtM:] ]]
 
===《湖南通志》云:「良璧狀威猛,而清慎強明,能以恩信馭眾,在官數載,令行禁止,臺人畏而敬之。」===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舉人,雍正二年(1724年)進士。雍正五年(1727~1730年任諸羅縣知縣。)由連江縣知縣轉諸羅縣知縣,雍正九年(1731年)調龍溪縣, 有才幹,為政勤敏而愛民。雍正十三年(1735)陞漳州海防同知,駐南勝,立義學,政聲大著。權知漳州府事。乾隆二年(1737年)由漳州海防同知陞任臺灣知府,乾隆四年(1739年)短暫代理福建分巡臺灣道。乾隆五年(1740年)因積極調停處理泉漳械鬥頗有功績,正式任分巡臺灣道。
《湖南通志》云:「良璧狀威猛,而清慎強明,能以恩信馭眾,在官數載,令行禁止,臺人畏而敬之。」丁艱服闋,乾隆十二年(1747)補興泉永道。任滿以丁憂去職離臺。以老乞歸,卒於家,年八十餘歲。
===臺灣道任內主修臺灣府志,並撰〈海東書院學規〉===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舉人,雍正二年(1724年)進士。雍正五年(1727~1730年任諸羅縣知縣。)由連江縣知縣轉諸羅縣知縣,雍正九年(1731年)調龍溪縣, 有才幹,為政勤敏而愛民。雍正十三年(1735)陞漳州海防同知,駐南勝,立義學,政聲大著。權知漳州府事。乾隆二年(1737年)由漳州海防同知陞任臺灣知府,乾隆四年(1739年)短暫代理福建分巡臺灣道。乾隆五年(1740年)因積極調停處理泉漳械鬥頗有功績,正式任分巡臺灣道。《湖南通志》云:「良璧狀威猛,而清慎強明,能以恩信馭眾,在官數載,令行禁止,臺人畏而敬之。」丁艱服闋,乾隆十二年(1747)補興泉永道。任滿以丁憂去職離臺。以老乞歸,卒於家,年八十餘歲。
劉氏在臺前後近十一年,究心地方風土,曾歷時八月,於乾隆五年(1740)主持編修《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二十卷;另著有《臺灣風土記》一卷,惜未見刊本傳世。<ref>[http://cls.lib.ntu.edu.tw/TWPAPP/ShowAuthorInfo.aspx?AID=000021 劉良璧>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ref>
有詩文散見臺灣府志,「劉志、藝文」收有任諸羅令時所撰之〈紅毛城記〉,巡道任內捐俸倡修海東書院,並撰〈海東書院學規〉,允為重要文學文獻。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費時半年餘,學界稱為「劉志」===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乾隆五年 (1740年),臺灣舉人[[陳邦傑]]等人呈請福建分巡臺灣道[[劉良璧]]重修臺灣府志。前此臺灣府志之編纂已有[[蔣毓英]](1685)、[[高拱乾]](1695)、[[周元文]](1712)等人之主修或重修,不過,自周志迄此近30年,臺灣之開墾情形及社會變化極大,亦有[[朱一貴]]起事等重大事件,皆不及備載,重修實有必要。
劉良璧遂與臺灣知府[[錢洙]](生年不詳,號恪齋,清浙江嘉興人,廕生,1740~1742年任臺灣知府,以疾卒於任。)延攬在地士紳耆宿共同纂修,有舉人[[陳輝]]任分輯,貢生[[施士安]]任監刻,1740年10月起,迄1741年5月完成,費時半年餘,學界稱為「劉志」。 臺灣自入清即屬於福建省,但各志皆未冠福建逕稱臺灣府志,冠名福建,也是「劉志」特色。 全書分為聖謨、星野、建置沿革、山川、疆域、城池、風俗、田賦、戶役、典禮、兵制、學校、公署、職官一、二、名宦、選舉、人物、古蹟、雜記、藝文20卷,不名志。藝文有奏疏5、公移1、文5、序5、傳1、記17、賦3、詩176等8類。〈凡例〉稱:「舊志藝文頗繁,今稍為釐訂,擇其愷切詳明有關政教、風土者錄之,以資考鏡,亦佐志乘所不逮焉。」表達了編纂者個人強烈的文藝觀。   ==知府劉良璧捐俸倡修,並親訂〈海東書院學規〉==[[File:海東書院.jpg|thumb|right|[http://pic.pimg.tw/chapter1023/1383086444-3106800477_n.jpg][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6%B5%B7%E6%9D%B1%E6%9B%B8%E9%99%A2&rlz=1C1ASUC_zh-TWTW840TW840&biw=1060&bih=505&tbm=isch&source=iu&ictx=1&fir=n3s5CJuFv3mDjM%253A%252CJbfQxoT6g_jzcM%252C_&vet=1&usg=AI4_-kQ6wTKBLiuHQOSTbxD7p4ZUGDnCkA&sa=X&ved=2ahUKEwiv9pPtuqXkAhVzyYsBHe90AFsQ9QEwCXoECAUQCQ#imgrc=bysrm6Uhp0lH2M:&vet=1] ]]海東書院 分巡臺灣道[[梁文煊]](生年不詳,字幾汀,清安徽壽州人,1718~1722年任分巡臺灣道,因朱一貴事件遭革職,後被正法。)於臺灣府學西側建海東書院,設備規模粗具,書院有名無實,僅供歲科考棚之用。1739年,提督學政[[單德謨]]奏請別建考院於東安坊,遂成閒廨。1740年,巡臺御史[[楊二酉]]於巡方視學時,發現「中多軒楹,可讀可棲;明堂列前可以講,矮屋通後可以爂。」乃奏請仿照直省書院之例,聘請府學教授為師,選拔諸生肄業。明經[[施士安]](生卒年不詳,字伯欽,1715年例貢,[[施世榜]]長子。)先輸稻千斛為開辦費用,再捐水田千畝為學田,以其租入為書院長久維持之膏火。知府[[劉良璧]]捐俸倡修,並親訂〈海東書院學規〉:為明大義、端學則、務實學、崇經史、正文體、慎交友。1750年臺灣縣署移建於紅毛樓右側,知縣[[魯鼎梅]]乃改東安坊舊縣署為海東書院。1765年,知府[[蔣允焄]](生卒年不詳,字為光,號金竹,清貴州金筑人,1737年進士,1763~1766年任臺灣府知府。)於寧南坊新建海東書院,為全臺規模最大之書院。日治時代,此地被闢為營房及學校。<ref>[http://ikm.nmtl.gov.tw/index.php?option=com_klg&task=ddetail&id=51&Itemid=238 小事典> 分巡臺灣道梁文煊建海東書院]</ref>
==沙轆行>作者:劉良璧==
72,8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