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40
次編輯
變更
弘忍
,無編輯摘要
[[File:弘忍0.jpg|缩略图|[http://p0.qhimgs4.com/t01ee5504fac328c1ca.jpg 原图链接][http://www.360kuai.com/pc/9fde84cf53af59c66?cota=4&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图片来源]]]'''弘忍''' (公元602~公元675年),唐代高僧,俗姓周, 祖籍浔阳(今江西九江),后迁居 [[ 湖北 ]] 蕲州黄梅(今湖北省黄梅县)。 [1] 东山法门开创者, 被尊为 中国 禅宗 第 五祖。 《 <ref>[http://www.360kuai.com/pc/9cf7daa49633de465?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天下祖庭五 祖 堂集》卷二称他“幼而聪敏 寺纪念弘忍大师圣诞1418周年 ] , 事不再问”。快资讯,2019-06-26 </ref>
== 简单介绍 ==
弘忍七岁即追随[[File: 道信]]出家,三十年不离师侧,尽得其师禅法精要。得法的弘忍,在道信示寂后,定居于黄梅双峰山东面的凭茂山,所以 弘忍|缩略图|http://wx2.sinaimg.cn/orj360/e553e04ely1fd5wclxglnj208c0f4t9o.jpg 图片来源]]的禅法被时人称为「东山法门」,亲近学习者千人有余,法席隆盛。
十三歲那年, 弘忍 正式披剃为沙弥。他生性勤勉 , 生于隋仁寿元 白天劳动,晚间习禅。在三十多 年(601年) 中,道信常以禅门辅测试之,而他则能够"[[闻言察理,解事忘情" 。]]
中国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到三祖[[僧璨]],其门徒都行头陀行,一衣一钵,随缘而住,并不聚徒定居于一处。到了道信、弘忍时代,禅风一变。道信于唐武德(六一八年)初入黄梅双峰山,一住三 十 三歲那 余 年, 会众多至五百。后来 弘忍 正式披剃为沙弥 移居东山,又二十余年,徒众多至七百人这两代禅徒都定住一处,过著集体生活 。他 们实行 生 性勤勉 产自给 , 白天 把运水搬柴等一切 劳动 都当作禅的修行;弘忍并认为学道应该山居,远离嚣尘。这是后来马祖、百丈等于深山幽谷建立丛林 , 晚间习 实行农 禅 生活的指导思想 。 在三十多 唐显庆五年(六六〇年),高宗遣使召弘忍入京,他固辞不赴;乃送衣药到山供养。龙朔元年(六六一 年 中 ),弘忍令会下徒众各作一偈,以呈见解,若语契符 , 道信常 即 以 禅门辅测试之 衣法相付。上座神秀先呈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 而他则 莫使惹尘埃!”慧 能 够"[[闻言察理 另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这句是比较通行的记载,敦煌本“坛经”此句作“佛性本清净”) , 何处惹尘埃”。弘忍以慧能见 解 事忘情" 透彻,遂授以衣法,叫他南归。咸亨五年(六七四年)十月二十三日,弘忍圆寂,年七十四,葬于东山之冈。开元中(七一三~七四一年)学士闾丘均为撰塔碑 。代宗时(七六三~七七九年)谥为大满禅师。[[File:弘忍1.jpg|缩略图|右|[http://www.liaotuo.org/uploadfile/2018/0723/20180723042326725.jpg 原图链接] [http://www.liaotuo.org/chanzong/wujia/151280.html 图片来源 ]]]
弘忍的著作,未见记载。仅“楞伽师资记”及“宗镜录”等,散录其法语。“楞伽师资记”且说弘忍常萧然静坐,不出文记,只是口说玄理,默授与人。因此世传有“禅法”一本,云是弘忍禅师所说,是不确实的。但古来传有“最上乘论”(一称“修心要论”)一书,题为“第五祖弘忍禅师述”,朝鲜、日本都有刻本。论中设立问答,阐说守本真心为涅槃根本、入道要门、十二部经之宗和三世诸佛之祖。又说:“若有初心学坐禅者,依‘观无量寿经’,端坐正念,闭目合口,心前平视,随意近远,作一日想,守真心,念念莫住。”这比弘忍原来说法似更有发展,当是后人所作。<ref>[http://www.liaotuo.org/chanzong/wujia/151280.html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弘善佛教 </ref>
==衣砵傳人 ==
六祖慧能禪師繼承衣砵的故事, 已是家傳戶曉. 五祖弘忍要把衣砵傳給弟子, 於是令会下徒众各作一偈,以呈见解,若语契符,即以衣法相付[4] 。弟子神秀先呈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而慧能也呈了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以慧能作偈得法,故以「法衣相传」,慧能成了第六代衣砵传人六祖。在五祖与六祖传法的过程上,可以说呈心传法转为作偈传法,禅宗由言传变为文传重要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