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环形山

增加 4,534 位元組, 7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环形山'''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一种是方块文字,如汉字<ref>[https://www.sohu.com/na/455…”


'''环形山'''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一种是方块[[文字]],如汉字<ref>[https://www.sohu.com/na/455650946_100034039 日文是怎么来的,日本人是如何把汉文,改换成他们自己文字的],搜狐,2021-03-15</ref>、日文和韩文,还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西夏文<ref>[https://history.sohu.com/a/603679073_121174827 与汉文同宗同源的西夏文,国人看它如天书,俄罗斯人却如数家珍],搜狐,2022-11-09</ref>、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种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名词解释==

环形山(crater),希腊文的[[意思]]是"盘子"。"环形山"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的坑。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凹坑,称为"月坑",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更多。

环形山的中间有一个陷落的深坑,四周围有高耸直立的[[岩石]],环形山的高度一般在7~8公里之间。环形山大小不一,直径相差悬殊,小的环形山直径不足10公里,有的仅一个足球场大小;大的环形山直径超过100公里。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公里,比我国的浙江省小一点。直径大于1000米的月坑总数达到了3300个以上。其中大的直径超过100公里,占月面的7-10%。

环形山大多数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其他学者的名字命名,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中,有八座分别以我国古现代天文学家发明家名字命名正面六座。

特征

环形山(又叫做月坑)是月球表面的显著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球。环形山近似于圆形,与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很相似。环形山的中间,地势低平,有的还分布着小的山峰。环形山的内侧比较陡峭,外侧较平缓。有些环形山的周围,还向外辐射出了许多明亮的条纹。

环形山的大小差别很大。在月面上,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达3300多个,占月球表面积的10%;至于更小的、名副其实的月坑则数不胜数了。环形山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的大环形山内再套一个小环形山,有的大环形山中央有一个很深的坑穴,如牛顿环形山,中心坑穴深达8000多米;还有的大环形山中央陡然矗起一座山峰,叫做"中央峰"。

命名

环形山这个名字是伽利略起的。环形山是月面上最显著的地貌特征。月面上星罗棋布、重重叠叠的环形山酷似地球上的火山口,中央有一块圆形的平地,外围是一圈隆起的山环,内壁陡峭,外坡平缓。

古代天文学家在给月球上的山起名字时,规定了月球上的山用地球上的山名,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与思想家的名字来命名。这一规定沿用至今。如哥白尼环形山、阿基米德环形山、牛顿环形山、伊巴谷环形山、卡西尼环形山等,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中,有八座分别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名字命名: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郭守敬环形山、万户环形山,张钰哲环形山,蔡伦环形山,毕升环形山

正面有六座环形山以中国现代天文学家高平子命名的高平子环形山,宋应星环形山,沈括环形山,刘徽环形山,裴秀环形山,徐光启环形山

198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命名水星上第一批环形山,其中有两座分别以我国古代著名女诗人蔡文姬和女词人李清照命名,这是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分类

环形山的构造十分复杂,种类也多。但是按它们形成的先后顺序来划分,基本上可分为古老型与年轻型两类。古老的环形山很不规则,大多已经坍塌,而在它的上面重叠着圆形的小环形山及其中央峰。这些高高在上的环形山都是比较年轻的山 。它有单个的,有重叠的,有大有小。有个日本学者1969年提出一个环形山分类法,分为克拉维型(古老的环形山,一般都面目全非,有的还山中有山)哥白尼型(年轻的环形山,常有"辐射纹",内壁一般带有同心圆状的段丘,中央一般有中央峰)阿基米德型(环壁较低,可能从哥白尼型演变而来 )碗型和酒窝型(小型环形山,有的直径不到一米)。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246,81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