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威廉·福克纳

增加 1,01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Weilianfukenajingdianyulu44227.jpg|缩略图
|float|[https://file.juzimi.com/category_pictures/201405/weilianfukenajingdianyulu44227.jpg原图链接] [https://www.juzimi.com/writer/44227 来自句子迷网]]]
===<big>'''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美国著名作家)</big>===
<p style="text-indent:2em;"> 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 生于1897年9月25日,卒于1962年7月6日,[[美国]][[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為美国文学歷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在其创作生涯中,他写作了19部长篇小说、125篇短篇小说、20部电影剧本、一部戏剧,[[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小说是其中的代表。1950年,他因为“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得1949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p style="text-indent:2em;"> 福克納出生于密西西比州新奥尔巴尼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5岁时随家人迁至[[牛津 (密西西比州)|牛津]],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这个小镇度过。他从小爱好阅读,但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只在密西西比大学待了一年多。之后短暂游历过欧洲。1920年代末期开始以写作为业,30年代曾为[[好莱坞]]写电影剧本解决经济问题。他的作品在欧洲却得到一些青年作家的注意。1946年,[[马尔科姆·考利]]编选的19卷本《袖珍本福克纳选集》出版,福克纳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承认。
<p style="text-indent:2em;"> 福克纳的作品风格多变,常常不按照时空顺序来组织情节,让人与人、事物与事物、过去与现在进行对照,产生出意义的无限可能。
== 基本信息 ==
<p style="text-indent:2em;">{| class="wikitable"<p style="text-indent:2em;">|-<p style="text-indent:2em;">| '''中文名''' ||威廉·福克纳 || '''逝世日期''' || 1962年7月6日<p style="text-indent:2em;">|-<p style="text-indent:2em;">| '''外文名''' || William Faulkner || '''职 业''' || 作家<p style="text-indent:2em;">|-<p style="text-indent:2em;">| '''国 籍''' || 美国 || '''主要成就''' || 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小说奖(1955、1963)<p style="text-indent:2em;">|-<p style="text-indent:2em;">| '''出生地'''|| 美国 密西西比州 || '''代表作品''' || 《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p style="text-indent:2em;">|-<p style="text-indent:2em;">| '''出生日期''' || 1897年9月25日 || || <p style="text-indent:2em;">|}
==生平==
<p style="text-indent:2em;">1897年9月25日,威廉·福克纳出生于密西西比州新奥尔巴尼,是家中长子。
<p style="text-indent:2em;">10岁的时候,福克纳已经开始阅读[[莎士比亚]]、[[狄更斯]]、[[巴尔扎克]]、[[康拉德]]等人的作品。12岁的福克纳继承了父亲对马匹的喜爱,也常参加[[合唱]]、打棒球,还学习了绘画。<p style="text-indent:2em;">1917年4月,埃丝特尔突然与大她7岁的青年康奈尔·富兰克林结婚。<p style="text-indent:2em;">1920年的夏季,他整日读书写作,还与邻居、英语教授卡尔文·布朗成为好友。<p style="text-indent:2em;">1924年年底,福克纳在[[新奥尔良]]会见了舍伍德·安德森,安德森是福克纳在纽约书店雇主的丈夫,从此便与安德森往来密切。<p style="text-indent:2em;">1925年7月,福克纳与画家斯普拉特林搭乘轮船远赴欧洲,8月2日抵达[[热那亚]]。<p style="text-indent:2em;">1928年春,他开始写第三部关于康普生家族的小说《黄昏》,这就是后来的《[[喧哗与骚动]]》。<p style="text-indent:2em;">1929年1月,献给舍伍德·安德森的小说《沙多里斯》(删改过的《坟墓里的旗帜》)出版了。<p style="text-indent:2em;">1931年1月11日,福克纳的女儿亚拉巴马出世,然而很快就夭折了。<p style="text-indent:2em;">1933年1月,他拒绝了贝内特·塞夫要他为《喧哗与骚动》特别版写序言的要求,即使有更多报酬。2月,他参加了飞行培训,之后又在好莱坞买下一架飞机。5月根据《圣殿》改编的电影《谭波尔·屈莱克》的故事与观众见面。<p style="text-indent:2em;">1939年1月,他成为全国文学艺术研究院院士,还登上了《时代 (杂志)|时代》周刊封面。<p style="text-indent:2em;">1942年7月,福克纳重新回到了好莱坞。他有时与梅塔在一起,有时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大量的战争剧本成了他这时的任务,比如《解放者的故事》、《掷弹手的生与死》和《交战呐喊》。
==获诺贝尔文学奖==
<p style="text-indent:2em;">1949年1月,福克纳致函考利商谈《去吧,摩西》的出版。<p style="text-indent:2em;">1950年11月,福克纳在与[[阿尔贝·加缪]]、[[弗朗索瓦·莫里亚克]]、[[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约翰·斯坦贝克]]、[[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角逐中获得了上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p style="text-indent:2em;">1951年2月,福克纳发表了后来被收入《寓言》的短篇《盗马贼笔记》,并应霍克斯之约帮改《上帝的左手》剧本,到好莱坞与梅塔重温旧情,这是他最后一次为好莱坞工作,也是薪酬最高的一次。3月,获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国家图书奖]]。4月先后赴伦敦和巴黎,与一些出版商见了面。5月又蒙法国总统[[樊尚·奥里奥尔]]颁发荣誉团勋章。6月将《修女安魂曲》送去发排,一位舞台监督米尔·艾尔斯准备将其改编成舞台剧,7月改编完成。1952年3月,他受邀去了法国,出席了“20世纪文化节”。<p style="text-indent:2em;">1954年,他访问了英国、巴黎和[[聖保羅 (巴西)|圣保罗]]等地,4月发表了非虚构文章《密西西比》,介绍家乡历史和作者的童年及作品。<p style="text-indent:2em;">1957年2月,福克纳成为了[[弗吉尼亚大学]]的驻校作家。3<p style="text-indent:2em;">1959年1月,他完成了《大宅》,《修女安魂曲》在纽约约翰·戈尔登剧院演出,这是该剧在美国首演。<p style="text-indent:2em;">1962年2月,福克纳收到白宫的邀请,要他连同其它5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出席[[约翰·肯尼迪]]总统主持的晚宴,福克纳答复说:“在我这样的年纪已经太老,不宜走这么远的路去和陌生人一起吃饭了”。5月赴纽约接受了美国艺术文学学院小说金质奖章。
== 个人影响 ==
<p style="text-indent:2em;"> 作为20世纪美国南方文学的核心人物,福克纳直接影响了包括杜鲁门·卡波特、[[弗兰纳里·奥康纳]]、[[科马克·麦卡锡]]、[[拉里·布朗 (作家)|拉里·布朗]]在内的众多南方作家。罗伯特·佩恩·沃伦曾说,“他告诉我们如何在这些素材上创造文学,他的力量太强大了。”<ref name=jy>{{harvnb|杰伊·帕里尼|2007|p=385}}</ref>比如卡波特,他继承的主要是福克纳的情调,其作品中往往会出现轻飘飘的、梦幻般的性爱。<ref>{{harvnb|伊哈布·哈桑|1982|p=62}}</ref>[[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继承了他的[[哥特式]]风格,而他对某一地域上相互纠缠的人物的描写模式则影响了[[路易丝·厄德里奇]]、[[霍华德·弗兰克·莫舍]]等人的创作。<ref name=jy/>
== 人物评价 ==
<p style="text-indent:2em;"> 福克纳逝世后,其声望在美国稳步上升,[[密西西比大学]]每年都会举办福克纳学术研讨会。另外还出版有汇集评论成果的论文集《福克纳评论二十年》(1951)、《福克纳评论三十年》(1960)、《福克纳评论四十年》(1973)和《福克纳评论六十年》(2002)。<ref>{{harvnb|蔡勇庆|2012|p=2}}</ref>他逝世不久南方作家[[艾伦·泰特]]曾撰文说福克纳“是[[亨利·詹姆斯]]之后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福克纳是国际小说流派的伟大的楷模之一,这一流派一个多世纪以来已经把[[亚里士多德]]的关于悲剧是行动而不是品质的教条颠倒过来……我认为威廉·福克纳和他本国的霍桑和詹姆斯并驾齐驱”。<ref>{{harvnb|杨瑞仁|2002|p=70}}</ref>约翰·韦斯利·亨特的《威廉·福克纳:神学张力中的艺术》(1965)考察了南方宗教因素对其作品的影响。<ref>{{harvnb|蔡勇庆|2012|p=7}}</ref>
== 参考资料 ==
9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