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次編輯
變更
赵抃
,無編輯摘要
== 人物简介 ==
赵抃(1008~1084) 字阅道,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任殿中侍御史,[[赵湘]]之孙。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
年四十余,究心宗教。初在衢州,常亲近蒋山[[法泉禅师]]<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fa0c70102vjk6.html 俗姓时,随州人,住金陵蒋山,号佛慧,多为名士敬崇,与苏轼等有交往,赵抃曾师事之。 ]新浪微博</ref>,禅师未尝容措一词。及在青州,政事之余多晏坐,一日忽闻雷震,大悟。乃作偈云:“默坐公堂虚隐几,心源不动湛如水。一声霹雳顶门开,唤起从前自家底。”累官至参知政事,以太子少保致仕,卒后谥清献<ref>[https://wenwen.sogou.com/z/q810070677.htm 人死后追谥号为“清献”的意思,多用于文臣 ]搜狗问问</ref>,苏轼曾为之作《清献公神道碑》。
赵抃是名臣、大臣。他最后退下来,回到家里,写了一首诗:“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不要看错了,说他腰里都是黄金美钞所以退休了。这个黄金不是黄金美钞,看京剧就知道,所谓“斗大黄金印,年高白玉堂。”古代方面大员的印信,实际上是一颗铜的大印,叫作“黄金印”,有如现在中央部会的印,铸印局用铜铸的,也可叫黄金印。“腰佩黄金已退藏”,是说退还了那颗黄金印。“个中消息也寻常”,一生风云人物,其实很平常。“世人欲识高斋老”,他下来以后所住的地方叫高斋,他说你们以为住在高斋的这个老头子有什么了不起,而想认识认识他是何等样的人吗?“只是柯村赵四郎”,其实还是当年住在柯村的赵老四啊!他是那么平淡,那么平凡。所以一个最了不起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真做到平凡,才是真了不起。而赵拤最后的谥号是两个字“清献”,历史上的赵清献公,就是赵拤,他一生都奉献给国家,而一生清正,到达这个程度是很难的。
元丰七年(1084),赵抃逝世,终年76岁。赠太子少师,谥曰清献。[[苏轼]]撰《赵清献公神道碑》赞称:“东郭慎子清,孟献子之廉,郑子产之惠,晋叔向之贤,抃一人兼而有之”。宰相[[韩琦]]赞赵抃为“世人标表”。
曾巩
宋神宗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虽未立见饥荒,但时任越州长官的赵忭却敏锐预见到灾难即将来临。因此,在这年九月百姓未被饥荒所苦之前,赵忭就下文书询问所属各县遭受旱灾的有多少个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供赈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多少?令各县呈文上报,以为救灾的前期准备。
各州县官吏汇总的结果是,全州孤儿、老人、疾病、体弱不能养活自己的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按历来的规矩,官府每年发给穷人的救济粮限额为三千石。若死守此数,将有一部分灾民得不到救助。怎么办?赵忭征收富户上缴的和僧道士多余的粮米,共得谷物四万八千多石。这样,就可以用来补助缺口了。
饥荒果然来临,粮食分发到位。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可领一升救济粮,孩童则为半升。领米的人多,赵忭担心发生相互践踏,又规定男人女人分别在不同的日子领米,并且每人一次可领两天的口粮。他又担心乡民会因灾流离失所,就在城镇郊外设置了发粮点共五十七处,让乡民就便领粮,并通告大家,离开居住地的不发给粮食。灾民有了稳定的粮食接济,忧虑大减。
为使有钱买粮的人买得到粮,赵忭告诫富人不得囤积粮米不卖。还采取措施,调出官粮五万二千余石,低价卖给百姓,平抑市场粮食价格。又设置卖粮点十八处,为买粮者提供方便。对无钱买粮的人,他的办法是雇用他们修补城墙,然后发两倍的工钱、粮食。对愿意出利息借钱的老百姓,劝告富人家尽量出借,并承诺等田中谷熟,由官府出面责令偿还,让富人借贷无虑。对被抛弃的小孩,设专人予以收养。
灾后必有疫情,第二年春瘟疫严重。官府设病院安置无家可归的病人,每处招募两位通医僧人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对病死的人及时就地安葬;“生者得食,病者得医,死者得葬。 ”
当时的法律规定,遇灾发放救济三个月为限,但赵忭这次却发放了五个月才停。他要求下属从实际灾情出发,便宜从事,不要死守陈规。若上面追究责任,他一人承担,绝不牵连下属。在救灾期间,赵忭早晚操劳,从未稍微懈怠,事无巨细,亲自处理,还自掏腰包,为病人买药买粮。
赵忭的救灾部署,环环紧扣,周到周全。对此,宋朝大散文家曾巩写有《越州赵公救灾记》。他在文中不无感慨地写道:“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这就叫“其荒政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