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十朋

增加 17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王十朋'''({{bd|1112年||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浙江]]乐清)人,[[南宋]]作家。[[北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十月二十八日生于乐清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官秘书郎。曾数次建议整顿朝政,起用抗金将领。孝宗立,累官侍御史,力陈抗金恢复之计。历知饶、夔、湖、泉诸州,救灾除弊,有治绩,时人绘像而祠之 <ref>[http://news.66wz.com/system/2014/12/17/104303905.shtml 王十朋:南宋大贤 一代名臣],温州网,2014-12-17</ref>。
 
乾道七年(1171年),王十朋逝世,年六十。绍熙三年(1192年),追谥“忠文”。有[[《梅溪集》]]等。
== 家庭背景 ==
左原王氏祖先,据《梅溪王氏宗谱》载,始祖[[王泽]][[东汉]]末由川南郡守迁中都尉,居[[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南)。至十九世仲华由[[晋阳]]徙居[[钱塘]](今[[杭州市]])。至二十五世庆嗣于五代末由钱塘徙居乐清左原,为左原王氏始祖。二世聪、三世文闲、四世信、五世格、六世辅,至七世为王十朋。<ref>王十朋《左原诗序》中说:“予七世祖自杭徙温,家于是原。地虽荒僻,有山水足以自娱。”又在《大井记》中说:“予始祖五代末自钱塘徒于 温州乐清之左原,迨今无虑二十房。虽吾庐世得先祖始卜之地,阅二百年矣。”</ref>王家务农,世代贫寒。至五世王十朋的祖父王格时,家业始兴,在左原西畴和东皋两处置田地二百亩。至六世王十朋父亲辅始业儒。王辅兄弟姐妹六人,王十朋《祭六姑文》中云:“嗟我先子,同气六人,残月孤星,仅存者三,白发苍颜,姑为最尊。”王辅为人儒雅正直,在当地很有威望。他农闲时读书学文,吟诗作对,农忙时与家人下地劳动,是个小康的耕读家庭。父因王十朋赠左朝散郎。十朋母亲万氏,同邑万桥人,赠硕人。生有三女三子,十朋居第三。长姐适孙氏,为十朋长子闻诗的妻母。十朋在《哭亡姐》诗中云:‘先人六儿女, 姐长孝且慈。”又在祭文中云:“闻诗天属为侄,门阑为婿。”十朋夫人贾氏,同邑贾岙人。二个弟弟:长寿朋字梦龄,次百朋字昌龄。
-{H|zh:云;zh-hans:云;zh-hant:云;zh-cn:云;zh-tw:云;zh-hk:云;zh-sg:云;zh-mo:云;}-==状元及第==三十三岁时,王十朋在家乡创办梅溪书院授徒,次年入太学。由于当时南宋政治腐败,奸臣秦桧专权,科场黑暗,屡试不第。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死。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四十六岁的王十朋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后因论力主抗战,并荐用老将张浚、刘锜,遭主和派排斥离京归里。孝宗即位后,起知严州,未赴任召对除司封员外郎,迁国子司业,起居舍人,除任侍御史。力排和议,并以怀奸、误国等八大罪状劾主和派代表、宰相史浩,使之罢职。==遗爱流播==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北伐失利,主和派非议纷起。王十朋上疏称恢复大业不能以一败而动摇,未被采纳。出知饶、湖等州,救灾除弊,颇有政绩。
== 传说 ==十朋生时有异兆。祖父王格在十朋出生当 乾道四 正月曾梦见「[[严闍梨]]」来,手集众花,结成一大球送给他,忽然不见。严闍梨就在这个月[[圆寂]],十朋母亲万氏恰于这个月有娠。「严闍梨」是[[法华宗]]的高僧,俗名'''贾伯威''',是王十朋祖母贾灵的兄长,即 (1168 少[[出家]] 法名'''处严''',善诗文,与[[苏东坡]]有诗文往来,人称「处严[[阿闍梨]]」,简称「'''严闍梨'''」。十朋小时眉毛浓重,目深神藏、不仅相貌与严闍梨相似,颖悟强记亦类小时的舅公严闍梨,于是便有 王十朋 是严闍梨转世的说法。<ref>王十朋小时在贾岙鹿岩若就学时,表叔贾元达就曾说“此子眉目类吾伯严闍梨,他日能文未可 被起用为泉州 也。’十朋自己也说过类似的话,他在《种蔬》诗中说:“前身严闍梨,蔬气端不除。”自注云:“或云予前生严闍梨,因以戏云。’他在《记人说前生事》文中记云:“予少时,有乡僧每见予必谓曰:‘此郎严伯威后身也。‘予不晓所谓。既而,访之叔父宝印大师,叔父曰:‘严闍梨,字伯威,汝祖母灵之兄、吾之舅氏,且法门之师也。博学攻诗文,戒行修饰,有声江浙间,为士俗所推重。汝父母既以无子为忧,祷求甚力。至政和壬辰(1112年)之正月,吾师(处严首座)卒。汝祖一夕梦吾师至家,手集众花,结成一大毬字,奉汝祖而遗之曰:‘孝祖君家求此久矣,是以吾来。’忽不见。是月汝母有娠,至十月而汝生。吾师眉浓黑而垂,目深而神藏;儿时能诵千言,喜作诗。人以汝眉目及趣好类之,且符所梦。”王十朋对这位声高名重的舅公深怀敬仰。五十岁时因宝印叔父之嘱,他写了《严闍梨塔铭》,记述了这位舅公的生平事迹 </ref>
乾道五年(1169年)冬,王十朋卸任。他离开泉州时,男女老幼涕泣遮道苦苦挽留,还仿效饶州百姓挽留王十朋的做法,把他必经的桥梁拆断(后来当地百姓重新修复,用王十朋之号“梅溪”为名)。王十朋只好绕道离去,士民跟随出境送到仙游县枫亭驿<ref>《朱子语类》卷三十二</ref>,泉人为立[[生祠]]。一生清廉,三餐常不饱。夫人贾氏出身乐清望族,死于泉州,竟无力归葬,灵柩停放二年。<ref>王十朋《乞祠不允》诗云: “况臣糟糠妻,盖棺将及期。旅榇犹未还,儿女昼夜悲。”</ref>。== 生平逝世==乾道七年(1171年),王十朋被任命为太子詹事,旋即以[[龙图阁学士]]致仕。七月初三(8月6日),王十朋在乐清县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岁。泉州士民闻讯,会集在开元寺沉痛悼念,又在东街建王忠文祠(又名梅溪祠)以为纪念。
先祖是钱塘人<ref>《忠文公家政集》</ref>。[[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 绍熙三 )生于乐清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从小日诵数千言,是个神童,先后在鹿岩乡塾、金溪邑馆、乐清县学读书。[[建炎]]四年(1130 (1192 年),[[ |高宗]]避难,十朋有诗 追赐谥号 北斗城池增王气,东瓯山水发清辉”。[[绍兴]]十年(1140年),开馆梅溪,教授四十人。翌年入[[太学]]。由于[[秦桧]]把持着科举的取捨大权,十朋因直言而被排斥。直到秦桧死后两年的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三月,高宗亲自面试进士,进言“陛下正身以为本,任贤以为助,博采兼听以收其效 忠文 ,四十七岁一举夺魁,授承事郎,特遣绍兴府签判,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力主北伐,遭主和派排斥归里。[[宋孝宗|孝宗]]时,任侍御史,一月内连上十六札,上疏论[[史浩]]八罪。孝宗却执意议和,七月,十朋遂辞官归乡
次年夏天,以[[集英殿]]修撰起知[[饶州]],乾道元年(1165年)七月,移知[[夔州]],八月起知[[泉州]],任内重视农田水利,爱民如子,乾道六年闰五月,泉州任满之日,“父老儿童攀辕者不计其数,公亦为之垂涕,至今最人犹怀之如父母。”<ref>《朱子语类》卷三十二</ref>,泉人为立[[生祠]]。一生清廉,三餐常不饱。夫人贾氏出身乐清望族,死于泉州,竟无力归葬,灵柩停放二年。<ref>王十朋《乞祠不允》诗云: “况臣糟糠妻,盖棺将及期。旅榇犹未还,儿女昼夜悲。”</ref>
== 传说 == 乾道七 十朋生时有异兆。祖父王格在十朋出生当 (1171年)三 正月曾梦见「[[严闍梨]]」来,手集众花,结成一大球送给他,忽然不见。严闍梨就在这个 [[ 太子圆寂]],十朋母亲万氏恰于这个月有娠。「严闍梨」是[[ 詹事法华宗]] 的高僧,俗名'''贾伯威''' 病重 是王十朋祖母贾灵的兄长 即年少[[ 龙图阁出家]] 学士致仕 七月卒于法名'''处严''',善诗文,与[[ 左原苏东坡]] 。赐有诗文往来,人称「处严[[ 谥号阿闍梨]]」,简称「''' 忠文严闍梨''' 」。十朋小时眉毛浓重,目深神藏、不仅相貌与严闍梨相似,颖悟强记亦类小时的舅公严闍梨,于是便有王十朋是严闍梨转世的说法 泉州人 <ref>王十朋小时 东街建 贾岙鹿岩若就学时,表叔贾元达就曾说 王忠 此子眉目类吾伯严闍梨,他日能 未可知也。’十朋自己也说过类似的话,他在《种蔬》诗中说:“前身严闍梨,蔬气端不除。 (又名梅溪祠) 自注云:“或云予前生严闍梨,因 纪念<ref>{{cite book|last=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first= |authorlink= |coauthors= |title=泉州市志 |publisher= 戏云。’他在《记人说前生事》文 国社会科 记云:“予少时,有乡僧每见予必谓曰:‘此郎严伯威后身也。‘予不晓所谓。既而,访之叔父宝印大师,叔父曰:‘严闍梨,字伯威,汝祖母灵之兄、吾之舅氏,且法门之师也。博 出版社 |date=2000-5 |location=北京 |pages=第 攻诗文,戒行修饰,有声江浙间,为士俗所推重。汝父母既以无子为忧,祷求甚力。至政和壬辰(1112年)之正月,吾师(处严首座)卒。汝祖一夕梦吾师至家,手集众花,结成 章  大毬字,奉汝祖而遗之曰:‘孝祖君家求此久矣,是以吾来。’忽不见。是月汝母有娠,至十月而汝生。吾师眉浓黑而垂,目深而神藏;儿时能诵千言,喜作诗。 物传 |url=http://www.fjsq.gov.cn:88/showtext.asp?ToBook=3222&index=4402& |doi= |id= |isbn=7-5004-2700-X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915195631/http://www.fjsq.gov.cn:88/showtext.asp?ToBook=3222&index=4402& |archivedate=2009-09-15 }}以汝眉目及趣好类之,且符所梦。”王十朋对这位声高名重的舅公深怀敬仰。五十岁时因宝印叔父之嘱,他写了《严闍梨塔铭》,记述了这位舅公的生平事迹。</ref>
戏曲《[[荆钗记]]》借用了他的名字,剧中情节关于“荆钗定盟”、“妻投瓯江”却与他的生平事蹟不符。着有《梅溪王先生文集》、《杜陵诗史》、《尚书解》、《春秋解》、《论语解》、《周礼详说》、《唐书详节》和《梅溪奏议》等。《梅溪王先生文集》(前集诗,后集文),计有诗一千七百多首、赋七篇、奏议四十六篇。
*宋孝宗称其“南国无双士,东都第一臣”。
== 注释视频==<references/>===== 王十朋苦学书法 ====={{#ev:youku|XODUwMDI4MjQw|center}}
==参考 书目资料==
* [[王应奎]]:《柳南续笔》
[[Category:宋朝状元|W]]
4,8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