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181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File: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jpeg|有框|右|<big></big>[http://p1.img.cctvpic.com/fmspic/vms/image/2014/06/09/VSET_1402305917299606.jpg 原图链接][http://tv.cctv.com/2014/06/09/VIDA1402305877952729.shtml 来自 CCTV节目官网 的图片]]]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是一部中华美食文化[[纪录片]]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24/00/7941640_631550588.shtml 纪录的思考:纪录片社会文化的意义],个人图书馆,2017-02-24</ref> ,该片延续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
该片介绍了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一张张餐桌,见证生命的诞生、成长、相聚、别离。通过美食,使人们可以有滋有味地认知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
==幕后制作==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是中国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 <ref>[https://www.sohu.com/a/86233291_247520 中国纪录片呈现八大特点 ],搜狐,2016-06-26</ref> 。这部记录片定位于“高端美食类纪录片”,所涉及的美食区域十分广泛,包含中国30多个省区市,甚至还包括[[新加坡]]美食。陈晓卿受访时表示他们剧组拍摄时都没有曝光自己是舌尖上的中国剧组的身份,并表示[[导演]]都要亲自吃片中的每一道菜。而美食入选《舌尖》的四个标准是:“健康”,卤煮的食品不利于[[健康]]所以不能够在节目中出现、“真实”即是食物本身已昤好吃和有传承,不用特意用[[诗词]]给菜起名;“相对日常”,即大多数人能吃得到;和要“解馋”。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每一集都不是根据食物来定主题,食物只是出发点,通过美食看中国社会。全片都是由分集导演根据确立了的分集主题再去找寻符合主题的人物故事拍摄。当每个分集主题确立后,分集导演都需要经过3个阶段才会进行拍摄:第一个阶段是“文案写作”阶段,即分集导演看大量有关该主题的书、调查、并写文案;第二个阶段是“调研”阶段是确定分集要有什么的美食需要拍摄, 总导演陈晓卿认为路上也是一个获得美食信息的过程,于是为了找寻美食出现在“舌尖”中,规定分集导演在“调研”时不能自己开车,必须要坐公共交通工具“调研”,以方便在不断与人交流。同时为了拍出一些相对日常,更多的人能够吃到的美食,对[[拍摄]]的食材的价格有所限制,陈晓卿在第二季时曾就指示导演只可拍当时物价为50块钱以下的食物;最后是根据单个美食去各个地方进行拍摄,并在拍摄地区寻找适合的人物以表达该种食物,承载这个地区的美食的人物[[故事]]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