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932
次編輯
變更
台风科拉
,無編輯摘要
==气象历史==
位于关岛西方海域的一个低压区在8月30日增强为 [[ 热带 ]] 低压并朝西北方向移动,其后增强为 [[ 热带风暴 ]] 和获命名为“科拉”,当时 [[ 气压 ]] 为992百帕。9月1日,科拉来到北纬16度、东经137度海面,进一步增强为台风,气压跌至965百帕,两日后风速达每秒66.9米,气压再跌至934百帕。科拉于日本时间9月5日晚上,以巅峰强度每秒72米、气压917百帕到达宫古岛。当时因北方浅槽关系,一度有伪装转向的姿态,但未几折回西北偏西路径。科拉之后保持强度,经 [[ 东海 ]] 持续向西北偏西移动,到9月7日在中国福建省 [[ 宁德市 ]][[ 霞浦县 ]] 牙城镇登陆。由于地形因素,它很快便减弱为热带风暴,并转向东北移动,翌日在 [[ 江苏省 ]] 以热带低压强度出黄海,最终在 [[ 韩国 ]] 首尔东南方转化为温带气旋。
==影响==
科拉为 [[ 琉球群岛 ]] 部分地区带来超过200毫米降水量。根据 [[ 日本气象 厅9 厅]]9 月4日至6日的测量,以石垣岛为最多者,期间 [[ 降水量 ]] 为324.7毫米,其次是宫古岛的296.1毫米。而风势方面,以宫古岛(最大风速每秒60.8米,最大瞬间风速每秒85.3米)和与那国岛(最大风速每秒28.2米,最大瞬间风速每秒49.8米)最为猛烈,其中前者的最大瞬间风速远远抛离后者,并破日本历来纪录,直到现今仍维持日本观测史上首位,至于最大风速也是观测史上第七位,宫古岛同时录到当时最低海面气压928.9百帕。
总括当地灾情,气象厅公布这场风灾中无人死亡、41人伤,另造成住家损坏7,765栋、浸水30栋,其中宫古岛过半数住家受损,另有逾七成 [[ 甘蔗 ]] 报销 [[ ,农作物 ]] 受严重破坏。后来气象厅因破纪录风速,而欲为此台风命名为“宫古岛台风”,但当时属美治琉球政府邮政局的琉球气象台,早已为1959年的台风莎拉定下此名,所以最终定名为“第二宫古岛台风”,同时承认莎拉为“宫古岛台风”。
当地发布之台风警报: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科拉是该年侵台第三个台风,其边缘令台湾北部稍受损害,并造成三死八伤。另有房屋全倒17间、半倒42间。此外,有五千人因风暴需要疏散, [[ 经济 ]] 损失为 [[ 新台 币418币]]418.6万元。中央气象局9月3日晚为此发布海上台风警报,翌日早上发布陆上 [[ 台风 ]] 警报,到7日早上先后解除陆上和海上警报。
平地测得最高风速者为台北县淡水(每秒19米),而外海方面则为 [[基隆| 基隆市 ]] 中正区 [[ 彭佳屿气象站 ]] ,测得自1949年以来最大持续风力每秒62.7米,阵风每秒75米的新高。不过因为风暴异常强劲,彭佳屿气象站的后窗被吹破,外来雨水淋湿风速自记纸,自记笔尖穿破纸张而无法继续记录,因此交通部中央气象局估计,最高阵风可能高达每秒80米。豪雨集中在大安溪以北地区,最大总雨量为阳明山管理局北投镇鞍部气象站,有541.6毫米。
科拉在福建省登陆后,测得其强度达12级,风速每秒35米,气压978百帕。在此之前,台风戴丝和爱丽斯都先后在8月中和9月初绕过台湾登陆福建,而爱丽斯和科拉袭闽的日子也只相差四天。由于当时 [[ 中国大陆 ]] 正值 [[ 文化大革命 ]] ,相关灾害资讯并不完全,只有《 [[ 人民日报 ]] 》在同年11月3日以〈福建军民战胜百年罕见的台风海啸山洪〉为题报导上述三场风暴时的抗灾事迹,实际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 [[ 数字 ]] 无从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