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来远号装甲巡洋舰

大小無變化,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884年中法战争[[马江海战]]一役,福建水师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受此惨败刺激,清朝计划重新对外购买若干巡洋舰。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原本希望参照穹甲巡洋舰济远号的设计再造4艘。然英国方面对失去订单一事一直耿耿于怀,在面对清廷抛出新订单之际极欲分一杯羹;加上济远号作为德国第一次建造穹甲巡洋舰,经验不足,设计上颇有缺陷之处,[[英国]]方面趁机对济远号的设计展开批评,并向时任驻英公使[[曾纪泽]]宣传英国的设计。经过一番辩论和权衡,清廷最终决定在德国建造两艘装甲巡洋舰(即本级),另外在英国建造两艘穹甲巡洋舰(即致远级防护巡洋舰)。
本舰长82.4米、宽11.99米、吃水5.11米。排水量2900吨,额定乘员202人。外观上双 [[ 烟囱 ]] ,仅有的一根桅杆在烟囱后面。前部设置有前艏楼,从舰艏一直延伸至至主炮台前部;其余部分安装有与前艏楼平齐的[[ 舷墙]] 。司令塔位置在主炮台后面,顶部为露天的罗经舰桥。
[[武器]]方面,主炮为两门克虏伯1880式35倍径210毫米后膛炮,全部安装于舰艏的双联装露炮台;副炮为两门克虏伯1880式35倍径150毫米后膛炮,安装在舷侧耳台,射界135度。本舰重视舰艏火力,主、副炮全部可以朝前发射,是典型的船头对敌[[设计]]。引人争议的是本舰舰艉完全没有大、中口径火炮,仅有若干小口径火炮,包括两门克虏伯75毫米舢板炮、两门哈乞开斯47毫米速射炮、两门哈乞开斯37毫米5管速射炮,在乱战战术中作自卫用。桅盘上还有一门哈乞开斯37毫米5管速射炮。按照当时海军的惯例,本舰安装有撞角。[[鱼雷]]武器为4具鱼雷[[发射管]],两具在舰艏水线下,另两具在两舷。
防护方面,本舰采用了类似铁甲舰的中央装甲盒结构,保护着要害部位。侧面的水线装甲由三段装甲拼接而成,上方9.5英寸(241毫米)、下方5.2英寸(132毫米),但高度仅有5.92英尺(1.80米)。因为水线装甲带装设位置太低,正常[[排水量]]状态下装甲带顶部差不多到了水线位置,满载时情况更严重。而且[[装甲]]带各装甲板因为是拼接而成,接缝处中弹即可能造成破裂进水。除了中央装甲盒,前后部位还各布置有穹甲甲板,中部高于水线,厚度比较薄,中部平行部分仅厚1.5英寸(38毫米),两侧倾斜入水部分厚3英寸(76毫米)。主炮露炮台胸墙装甲8英寸(203毫米),炮台采用后部敞开式炮罩,厚度1.5英寸(38毫米)。至于司令塔,侧壁厚度6英寸(152毫米)。司令塔顶盖与塔壁留有较高的空隙,中间仅通过几根柱子相连。这种设计改善了观察视野,但也使得弹片和小口径炮弹能从缝隙中飞入,留下了隐患。
250,84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