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赠韦七赞善

增加 2,51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关于"尺五天",原注云:"俚语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杜诗及所引这则俚语经常为治隋唐史和关中文化者所称引,借以说明京兆韦杜两氏的鼎盛。但对杜诗及俚语,诸家解释实有分歧。[[朱瀚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指出,杜氏宰相十一人,韦氏宰相十四人,可见其盛。浦起龙解释此诗前四句说:"推韦家世,以杜陪说,非以竞门地,正以叙世讲也。"金圣叹则反过来说:"赞韦曲全为标杜陵。"王嗣奭认为:"前四句言韦、杜素为通家。"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515ea88d1858.aspx 杜甫简介] 古诗文网;</ref>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杜甫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ref>[https://www.360kuai.com/pc/9dfcf37678db6972a?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杜甫特别开心的一首诗,行文潇洒,颔联为千古绝对,不愧为诗圣] 快资讯;发布时间;2020-06-04 11:06</ref>
 
盛唐伟大的诗圣杜甫是大家都喜爱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情感内敛、沉郁顿挫,充满了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很多诗都留下了他的痛苦和沉思。比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就表现了作者济世救民的使命感;“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也表现了他的圣人情怀。<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1569774082900800 杜甫的十首抒怀诗,怅望千秋一洒泪,摇落深知宋玉悲] 品诗赏词;发布时间;18-05-2806:14</ref>
 
==视频==
<center> '''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可爱动画赏析'''</center>
<center>
{{#iDisplay:page/c0740ntarb3|780|460|qq}}
</center>
 
<center>'''百家讲坛——诗圣杜甫(三)杜甫辞官之谜'''</center>
<center>
{{#iDisplay:a0931fvg25p|780|4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100 哲學總論]]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33,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