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065
次編輯
變更
坎儿井
,無編輯摘要
'''坎儿井'''又称坎尔井。坎儿,意井穴,为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 <ref>[https://you.ctrip.com/sight/tulufan35/4666-dianping3200209.html 坎儿井民俗园],携程旅行</ref> ;起源于前1千纪的波斯,分布地域以伊朗高原为中心,东至中国新疆(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西至[[摩洛哥]]。坎儿井在阿曼被称为法拉吉
史载汉代就有挖掘地下窖井的工程,称之井渠法。吐鲁番七克台镇的60多道坎儿井多为清代[[林则徐]]兴建的,人称林公井。坎儿井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四部分组成。首先在地面由高至底打下竖井口,将地下水汇聚。然后,在井底修通暗渠,将地下水引到目的地,才把水引到地面。这样保证了地下水不会因炎热及狂风而被蒸发或污染。涝坝将水蓄起以供人使用。
==历史沿革==
汉代尤其是 汉武帝的主要功绩之一是开发了广大的西北地区。当时把移民实边和修渠屯田作为抗击[[匈奴]]侵扰的组成部分,这时西北地区成为仅次于关中的水利重点地区, 水利工程技术也大大提高。新疆特殊的 水利工程型式——坎儿井也创始于西 汉。据《 汉书·西域传》记载:宣帝时 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按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欲通渠转谷。积居庐仓以讨之,三国人孟康注解卑鞮侯井 说: 大井六,通渠也,下流涌出,在[[白龙堆]]东土山下.可以看出。这个工程有6个竖井,井下通渠引水,显然是近代的坎儿井。坎儿井是新疆特有的灌溉取水工程型式 <ref>[https://k.sina.com.cn/article_6938584841_19d92670900100q0dn.html?from=history 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与长城大运河齐名,位于新疆吐鲁番],新浪,2019-12-31</ref> 。
在新疆一些冲积扇地形地区,土壤多为砂砾,渗水性很强,山上雪水溶化后,大部渗入地下,[[地下水]]埋藏也较深。为了将渗入地下的水分引出,供平原地区灌溉,开挖井渠是比较方便的。而井渠技术已在龙首渠的施工中应用,新疆劳动人民大约吸引了井渠法的施工经验,并将它引用到新的地理条件下,创造出新型的灌溉工程型式。
<center>{{#iDisplay:t0837ylkwfu|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