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江湾镇

增加 9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江湾镇.jpg|350px|缩略图|右|<big>江湾镇</big>[http://jz.sxgov.cn/image/attachement/jpg/site2/20170607/9c5c8e6e7a331aa2403901.jpg 原图链接][http://jz.sxgov.cn/content/2017-06/08/content_8112577.htm 来自 黄河新闻网 的图片]]]
''' 江湾镇 ''' 是中国 [[ 江西省 ]][[ 上饶市 ]][[ 婺源县 ]] 下辖的一个镇,位于婺源县东部,与安徽休宁,浙江开化交界。距婺源县城28公里,为婺源与 [[ 安徽 ]] 交通要道。江湾镇总面积316平方公里,人口3.06万人。
古称云湾,后因江姓聚居于此,改称江湾,是 [[ 江泽民 ]] 祖籍地。
镇区江湾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
江湾镇下辖以下地区:
江湾社区、梨园社区、莲花芯社区、江湾村、占坑村、钟吕村、汪口村、洪坦村、荷田村、晓起村、栗木坑村、晓鳙村、前段村、大潋村、东头村、大畈村、浯村、济溪村、低源村、龙潭村、古蜀地村和晓容 [[ 林场 ]][[ 生活 ]] 区。
==简介==
江湾镇位于虹口区西北部。东与五角场街道为邻,西与静安区接壤,北与宝山区相连,四周为江湾镇的镇南、镇北、奎照、纪念村。 [[ 积0积]]0.66平方公里。
江湾以虬江蟠曲于此而得名。据《 [[ 宋史 ]] 》记载,韩世忠曾驻中军于此,是个有上千年历史的古镇。1984年9月划归虹口区管辖,时有居民2.52万人,加上镇境 [[ 农业 ]] 人口,共3.19万人。
==发展现状==
江湾镇原有“中医之乡”之称,妇科蔡小香,喉科马逢伯,儿科侯焕如,内外科朱振元、顾文田、徐起之等,在解放前都是远近闻名的 [[ 中医 ]] 。解放后,江湾卫生院和县属江湾医院先后建立, [[ 医院 ]] 设施完备,医疗水平较高。该镇计划生育工作,1979年被评为市先进集体。镇爱国卫生成绩显著,1983、1984年被评为上海市“卫生城镇”。
该镇有文化娱乐场所3所,并利用人防工程地下室建立了设施齐全的文化中心站。出土 [[ 文物 ]] “韩瓶”,系 [[ 韩世忠 ]] 劳军用的酒器,保存完好。镇东有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建的景德观的山门和大殿(今为小学校舍)、石门杵、古井、古 [[ 银杏 ]] 等。
==历史沿革==
该镇在 [[ 宋代 ]] 已成市集,且是上海地区的重要港口。明 [[ 嘉靖 ]] 二十三年(1544年)倭寇袭扰,全镇被毁。后以保宁寺为中心,逐渐恢复成镇,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后,南境紧靠上海租界,外商竞相来此租地办厂,市面日趋繁荣。 [[ 光绪 ]] 二年(1876年)淞沪铁路从上海筑至江湾镇,正式营业,更促进了境内工商业的发展。至清末民初,全镇有大小商铺300多家,以秋季棉市为最盛。编结 [[ 手工业 ]] ,日益兴旺;棉织、酿造、化工等厂相继设立,其中模范工厂橡胶工场为全市第一家橡胶厂。此外,镇东辟有跑马厅(万国体育会),吸引沪上众多游人;中国妇孺会、仁德所、游民习艺所等社会福利团体麇集镇上;劳动大学、立达学园、持志学院、文治大学等高等学校也相继在境内开办。这是全镇工、商、文化事业的鼎盛时期。但在30年代连遭“—·二八”、“八一三”两次淞沪战争, [[ 建筑物 ]] 大部焚毁。抗战胜利后,经济发展缓慢。解放后经30多年的建设,江湾镇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全镇共建工房125幢,有4175户迁进了新工房,有3601户用上了煤气。在镇区中心拓宽新市南路,直通新市北路,形成新街。沿街高楼鳞次栉比,市面颇盛。万安路老街也全部改铺水泥路面,并疏通和改建下水道。
==景点==
奎星阁,蟠曲舫,三观堂,江湾公园,江湾 [[ 火车站 ]] 遗址,忠烈石景,双桥亭,廊桥.....
==视频==
249,0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