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挂屏

增加 2,633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挂屏'''指贴在有框的木板上或镶嵌镜框里供悬挂用的屏条。就是悬挂在墙上的屏风,这种屏风最早出现在清代。…”
'''挂屏'''指贴在有框的木板上或[[镶嵌]]在[[镜框]]里供悬挂用的[[屏条]]。就是悬挂在墙上的屏风,这种屏风最早出现在清代。挂屏轻巧而古典,大气而经典。挂屏可大可小,都有着不同的美感。可以用挂屏制作[[对联]],也可以在进门处或沙发背后放置山水类挂屏,这种屏风象征靠山的意义。
[[File:挂屏1.jpg|缩略图|[http://img2.imgtn.bdimg.com/it/u=1551854454,2480546648&fm=26&gp=0.jpg 原图链接]]]

*'''中文名''' :挂屏
*'''拼 音''' :gùa píng
*'''注 音''' :ㄍㄨㄚˋ ㄆㄧㄥˊ
*'''出 处'''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职志》
==基本含义==
清初出现挂屏,多代替画轴在墙壁上悬挂,成为纯装饰性的品类。它一般成对或成套使用,如四扇一组称[[四扇屏]],八扇一组称[[八扇屏]],也有中间挂一中堂,两边各挂一扇对联的。这种陈设形式,雍、乾两朝更是风行一时,在宫廷中皇帝和后妃们的寝宫内,几乎处处可见。明代以前,屏风多趋于实用,主要用于遮蔽和作临时隔断,大多是接地而设。好奇者出于欣赏目的,做炕屏(设在寝室后墙,充当炕围子)、桌屏(陈设在条案和书桌上的小型插屏)等,形制虽小,却不失屏风的形式。挂屏和小插屏所不同的是,它己脱离实用家具的范畴,成为纯粹的装饰品和陈设品。
==引证解释==
[[File:挂屏2.jpg|缩略图|[http://img.jf258.com/i/3a767904081x1863933822b27.jpg 原图链接]]]
指贴在有框的木板上或镶嵌在镜框里供悬挂用的屏条。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职志]]》:“ 江 南进挂屏,多横幅。”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再看看自己的喜棚,寿堂,画着 [[长坂坡]] 的挂屏……他觉得自己确是高出他们一头。”<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758226/518162gHCEQvGc8n4Mxszq45KuWzTSBxaviGKi1HP3XyMeZVjQ_ovqiqFhQl3VeSHA7RqymMk46A12jbyy5JEJM 汉典,引用日期2014-10-09] </ref>
==清木雕挂屏==
此展品为清代文物。长43厘米,宽3厘米,高58.5厘米。挂屏是贴在有框的木板上或镶嵌在镜框里供悬挂用的。一般成对或成套使用,四扇一组称四扇屏。本馆收藏的挂屏,实木镂空雕刻,神态生动的[[葫芦]]、藤、叶围绕屏心人物花草的图案,描金的手法使整个挂屏更加突出了层次感,挂屏寓意反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收藏于老雒阳饮食文化博物馆。
==视频==
{{#iDisplay:b0900hppht7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42,5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