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四平戏

增加 59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四平戏'''又名四评戏、四坪戏、四棚戏、四蓬戏,系由明代中叶流行的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演变而来,[[嘉靖]]年间盛行于徽州(安徽省歙县)一带,明末清初传入闽东北大山深处的[[政和]],在政和县杨源乡及屏南县龙潭乡以历史原貌完整地延续至今 。
闽北四平戏是[[福建省]]流传的一种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现存于福建省屏南县的龙潭村和政和县的杨源村。龙潭村由当地陈姓家族自明末开始世代传承,谱系可考,在杨源村则是由张姓子孙传承,杨源村现存一座英节庙建于1662年,庙内有古戏台一座(戏台与庙是否同时兴建待考察)。其渊源于明代"稍变七阳"的四平腔,戏曲界称其为"[[中国]]四平戏活化石"和"明代四平腔的遗响"。四平戏自明后时传入屏南以来,至今已传 15 代。每逢每年农历二月初九及八月初五,分别为[[张谨]]夫妇庆诞时,杨源村就要出现四平戏三天三夜,世代沿袭不断传承至今 。《[[中国戏曲志--福建卷]]》<ref>[http://www.fjzhxww.com/2018-06/23/content_440904.htm 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杨源四平戏] , 政和新闻网 2018-06-23 </ref>
2006年5月20日,四平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平戏传统剧目十分丰富,常演的有《[[赶白兔]]》、《刘锡》、《反五关》、《崔君瑞》、《中三元》、《[[白鹦哥]]》、《孟宗哭竹》、《虹桥渡》、《王十朋》、《[[李彦贵]]》、《施三德》、《刘沉香破洞》、《秦世美》、《[[琥珀岭]]》、《红娘请宴》、《铁镜记》、《南华山》、《[[乌鸦记]]》等80多本。
值得一提的是,四平戏完整地保留了《[[荆钗记]]》、《刘知远》、《拜月记》、《杀狗记》及《[[琵琶记]]》等五大宋元南戏的代表剧目。<ref>[https://fj.qq.com/a/20190827/001910.htm 政和四平戏的粉墨春秋] , 腾讯 2019-08-27 </ref>
===唱腔===
===传承价值===
四平戏保存原始的弋阳高腔特色 ,是由明代中叶流行的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演变而成 ,古朴传统的南戏表演风格,文本与表演的雅俗组合特征以及与宗教民俗关系密切之等显著特征。以前我国戏剧界专家均认为四平腔已在[[中国]]绝种消失,并被写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想不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却意外在屏南县被发现,一时轰动全国戏剧界, 被视为四平腔的活文物。 尤其是至今仍保存大批宋代南戏与明清传奇剧目的清代手抄古本。此外四平戏由于"错用乡语"以及随意性、即兴式"插科打诨"表演保存了大量传统民间口头文学与科诨动作以及研究古音韵发声、古声腔唱法以及武打套路等都是极为难得活资料。它不但仍以独立剧种存在,而且还保存得相当完整,人们把它称之为“中国戏曲的活文物”。<ref>[https://www.360kuai.com/pc/92964d8cc3a75b7ab?cota=4&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赏艺 | 你不知道的政和四平戏] , 快资讯 2018-12-08 </ref>
[[File:四平戏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