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挂面

增加 1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挂面.jpg|350px|缩略图|右|<big>挂面</big>[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15/ee3c1f27baa84b769ace1ed349d04a54_th.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14403637_35188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挂面,在中国,最初所有面食统称为饼,其中在汤中煮熟的叫「''' 汤饼''' 」,即最早的面条。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叶茂林]]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发现了距今有4000多年历史的面条,长约50[[厘米]],宽0.3厘米,由[[粟]]制成。 
挂面是以小麦粉添加盐、碱、水经悬挂干燥后切制成一定长度的干面条。挂面因口感好、食用方便、价格低、易于贮存,一直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
==历史==
 
*有证据指最少在[[公元前]]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相等于现今[[青海省]]地方,已出现面条。
*[[汉]][[刘熙]]《[[释名•释饮食]]》中有'''索饼''';
*[[汉]][[刘熙]]《[[释名•释饮食]]》中有索饼;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有''' “水引饼”''' ,是一种一尺一段,薄如“韭叶”的水煮食品; *[[唐朝]]又有称为''' 冷淘''' 的过水凉面;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16种面条,丰富多彩,有插肉面、浇头面等; 
*[[元朝]]初《吴氏中馈录》记载制作水滑面的做法;
 
*[[元朝]]出现了可以久存的[[挂面]];
 
*[[明朝]]有制作技术高超的[[拉面]]和鸡蛋面,1500年宋诩《竹屿山房杂部》记载制作拉面和鸡蛋面的方法,
 *还有[[山西]]等地制作特殊的[[刀削面]];[[清朝]][[乾隆]]年间又有经过煮、炸后,再加入菜肴烧焖而熟的[[伊府 面]],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面条制品。
==分类==
 中式面条分为[[生面]]与[[熟面]]两种。生面是未经蒸熟或油炸的面条,价钱较便宜但不耐放,约能存上两至三天, 煮面时宜[[沸腾|沸水]]下面;经蒸煮或油炸而成的熟面,若以[[烘干]]抽干水分后,可存放约两至三个月,多制成面 饼状,煮面时可冷水下面,待水滚面饼散开,即可食用。两者的味道和口感分别不大,最大分别只是存放期,和面的 价钱,一般熟面比生面贵约五成。。
面条的口感极佳,制作简单,所以在中国及华人世界非常流行。而由于制条、调味的不同,使各地出现了数以千计的面条品种,让人目不暇接,比较著名的面条料理有:
 
* [[河南]]的[[烩面]]
 
* [[北京]]的[[炸酱面]]、[[龙须面]];
 
* [[山东]]的[[福山拉面]];
 
* [[济南]]的[[打卤面]];
 
* [[东北]]的[[朝鲜冷面]]
 
* [[蓬莱]]的小面;
 
* [[苏州]]的[[苏式汤面]];
 
* [[镇江]]的[[锅盖面]];
 
* [[昆山]]的[[奥灶面]];
 
* [[扬州]]、[[上海]]的[[阳春面]];
 
* [[杭州]]的[[片儿川]];
 
* [[厦门]]的[[沙茶面]];
 
* [[陕西]]的[[油泼扯面]];
 
* [[岐山]]的[[岐山臊子面臊子面]];
 
* [[山西]]的[[刀削面]];
 
* [[兰州]]的清汤牛肉面([[兰州拉面]]);
 
* [[重庆]]的[[小面]];
 
* [[四川]]的[[担担面]];
 
* [[武汉]]的[[热干面]];
 
* [[长沙]]的[[米粉]];
 
* [[广州]]的[[馄饨面]](由[[馄饨]]、[[碱水面]]合成)、炒面;
 
* [[香港]]的[[捞面]]、[[车仔面]]、[[虾子面]]等;
 
* [[台湾]]的[[担仔面]]、[[台湾牛肉面]]等。
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兰州拉面、四川担担面并称为“中国五大面条”。2013年,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首次评选出“中国十大名面条”: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河南萧记烩面、兰州拉面、杭州[[片儿川]]、昆山[[奥灶面]]、镇江[[锅盖面]]、四川担担面、吉林延吉冷面。
== 参考文献 ==
[[Category:427 飲食;烹飪]]
721,25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