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蜥臀目

增加 5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蜥臀目0.jpg|30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324/440de919aec54df188206ef5c26bd342_th.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30001794_11909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蜥臀目 ''' (学名Saurischia)也称为龙盘目或蜥盘目。名称源自 [[ 希腊文 ]] 中的σαυρος(sauros;“ [[ 蜥蜴 ]] ”之意)与ισχιον(ischion;“髋关节”之意)。是 [[ 恐龙 ]] 之下所属两目中的其中一目。哈利·丝莱(Harry Seeley)在1888年根据恐龙的骨盆结构,将恐龙分类成为两大目,分别是蜥臀目与 [[ 鸟臀目 ]] (Ornithischia)[1] 。两者的差异在于蜥臀目的骨盆型态比较接近早期的恐龙,蜥臀目恐龙从 [[ 三叠纪 ]] 晚期开始出现,与鸟臀目演化支分开个别演化,它们所生存的时代一直延续到 [[ 白垩纪 ]] 结束为止。 蜥臀目之下的 [[ 兽脚亚目 ]] 包含了所有的肉食性恐龙,而 [[ 蜥脚形亚目 ]] 则是体型庞大的 [[ 草食性 ]] 动物演化支;两者和鸟臀类最大的不同就是“几乎没有装甲或者角”,体型简单的由头、颈部、身体、四肢、尾巴组成,就算有也不会像鸟臀目一样有夸张的装饰或者防御特征。某些蜥臀目中的兽脚亚目大约在 [[ 侏罗纪 ]] 时期演变成为 [[ 鸟类 ]] 的祖先(虽然鸟臀目也拥有类似鸟类的骨盆结构,但是这是趋同演化的结果,并非鸟臀目进化为鸟类)。除了已经演变成为鸟类的分支之外,白垩纪晚期的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使蜥臀目恐龙完全消失。依据系统发生学的分类法,现代鸟类是蜥臀目中兽脚亚目的一个次演化支。
==形体==
蜥臀目恐龙具有三叉的骨盆结构,耻骨往前。鸟臀目恐龙 [[ 演化 ]] 出新的臀部结构,耻骨往后转到与坐骨平行,并有一个往前的突起,形成四叉的骨盆结构。
鸟臀目的臀部结构类似鸟的臀部结构,这成为它们的名称来源,但它们并不是现代鸟类的直系祖先。近年的研究多认为,蜥臀目(手盗龙类)在侏罗纪时期演化出鸟类。某些 [[ 手盗龙类 ]] 的先进物种改变骨盆结构,形成类似鸟臀目骨盆的平行排列,这是种平行演化的结果。
==分类历史==
哈利·丝莱在在恐龙分为蜥臀目、鸟臀目之前,曾经参考过其他 [[ 古生物学家 ]] 提出的恐龙分类方案。哈利·丝莱倾向于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1878年的分类法,马什将恐龙分为四目:蜥脚目(Sauropoda)、兽脚目(Theropoda)、鸟脚目(Ornithopoda)、以及剑龙目(Stegosauria)[1]
哈利·丝莱希望能够根据有效的特征,以更系统的方式将恐龙分类。他根据骨盆的形状,将上述四目分为两个群体;新建立的鸟臀目包含鸟脚亚目、剑龙亚目,而蜥臀目包含兽脚亚目、蜥脚亚目。哈利·丝莱认为这两种骨盆的差异大,代表恐龙并非一个天然演化支,而是主龙类的两个独自演化的目[1] 。哈利·丝莱的恐龙复系群理论相当有影响力,长期被 [[ 科学 ]] 文献、大众读物沿用。直到1960年代,科学界才发现蜥臀目、鸟臀目具有最近共同祖先,而恐龙是个单系群。
269,3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