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陈清泉

移除 3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陈清泉|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陈清泉22.jpg|缩略图|center|[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674776&sid=10487408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5674776-10487408.html 图片来源360搜索]]]|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日期 = 1937年01月14日| 出生地点 = 出生于印尼(原籍:福建漳州市)|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别名 = | 职业 = 电机及电力驱动工程师| 知名作品 = 《现代电动汽车技术》}}<ref>[],搜狐, 2014-06-27</ref> {{#ev:youku| 优酷id }}
陈清泉,原籍福建省漳州市人。电机电力驱动和电动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工程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
陈清泉发明了多种电动车专用的特种电机及其控制装置,研制出多辆不同类型的电动车。其研究和创新成果多次在国际上获奖,并在中国、日本、美国、德国得到应用。他创办了世界电动车协会,被誉为"电动车三贤士之一" 和"亚洲电动车之父"。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陈清泉 国籍 中国 民族 出生地出生于印尼(原籍:福建漳州市) 出生日期1937.01.14  职业电机及电力驱动工程师 毕业院校中国矿业大学 主要成就对电动车技术的研究创新成果多次在国际上获奖,并得到广泛应用 代表作品《现代电动汽车技术》 目录1 == 人物经历2主要成就3专业著作4期刊论文5获奖荣誉6外界评价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经历陈清泉 院士陈清泉 院士==
陈清泉,原籍中国福建省漳州市。1937年1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马吉朗市一个华侨家庭,父亲为汽车行业企业家。陈清泉的成长深受荷兰殖民地多国文化以及汽车业企业家父亲的双重影响。
中学时期,十六岁陈清泉在新中国成立和中国印尼建交的感召下,于1953年回祖国中国学习深造,以期为祖国建设出力。
1953年,陈清泉回中国,就读于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北京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师从当时矿业学院机电系系主任、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著名矿山机电专家汤德全教授。1957年,陈清泉以优异成绩从矿业学院毕业,留校任助教至1971年。其间,他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参加研究生班学习获硕士学位。[1] 此后他被借调到煤炭工业部,承担提升机自动化的技术革新,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矿用防爆干式变压器和低频发电机系列,编写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煤矿电工手册》。
1971年,陈清泉正式被调往上海先锋电机厂工作,负责厂里的电机新产品设计,并加入了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改革小组.参与了当时的《电工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还参加编写了著名的《电工手册》。主持研制了中国首期直线电机并形成系列产品。
1 976年,陈清泉移居香港。他一边在香港理工学院(后为香港理工大学)担任讲师,一边在香港大学梁维新教授门下攻读博士研究生课 ,于1982年获得了香港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该校电机电子工程学系。1994年,陈清泉升任系主任。2002年,升任香港工程科学院副院长直至退休 。
2010年任职中国矿大信电学院院长
2010年任职中国矿大信电学院院长
这段时间是陈清泉学术科研的黄金时间,他多次在国际上获奖,并前往一些国家深造或进行技术、教学交流--
1989年,陈新泉应邀赴美国。任加州柏格来大学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客座教授。1990年被选为第十届国际电动车会议总主席,并在世界电动车巨头的拥护下创立世界电动车协会,成为世界电动车协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三大权威之一。1995年应邀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客座教授。
陈清泉 院士
陈清泉 院士
1997年,陈清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在香港的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获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和乌克兰工程科学院院士。
2003年,任中国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010年12月8日和21日,先后分别受聘担任临沂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2]
2012年7月至1 0月,陈清泉应好友Carlo Rubbia教授(1 984年物理诺奖得主)的邀请.远赴德国波茨坦高等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ustainable Studies, Potsdam)任资深研究员。
2014年10月23日,任渤海大学名誉校长、校董会董事长、教授。[3]
此外,陈清泉还在各国大型企业承担了大量的学术兼职--
陈清泉 院士
陈清泉 院士
 
日本本田讲座教授;韩国三星公司高级科技顾问;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科技顾问;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术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长江动力集团高级科技顾问;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亚太电动车协会主席等。同时,陈清泉还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员;英国电机工师学会及香港工程师学会的会员(IEEE Fellow, IEE Fellow, HKIE Fellow)。[4]
折叠 日本本田讲座教授;韩国三星公司高级科技顾问;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科技顾问;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术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长江动力集团高级科技顾问;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亚太电动车协会主席等。同时,陈清泉还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总 辑本段 委;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员;英国电机工师学会及香港工程师学会的会员(IEEE Fellow, IEE Fellow, HKIE Fellow)。[[File:陈清泉33.jpg|缩略图|陈清泉]]== 主要成就==折叠 === 学术研究===陈清泉创造性地提出了电动汽车感应电机的自适应控制,运用现代控制理论成功研究了多种新颖的电动车特种电机的高性能控制系统。同时,他采用自己创立的电机数学模型,根据工况优化效率、节省能量、提高电动车行驶里程。陈清泉的相关一系列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发表的"异步电机自适应解耦控制"论文获得了第九届世界电动车大会(EVS-9)的Alcan优秀论文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法国里尔科学技术学的合作研究中,陈清泉将EMR在EVT的模拟仿真和控制设计两种技术结合一起研究取得进展,其合作论文获得2008年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车辆动力和驱动国际会议(IEEE Vehicle Power and Propulsion)的最佳论文奖;在1998年获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1EEE)工业电子分会颁发的优秀论文奖。1994年,在美国出版的电动汽车发展史(E H. Wakefield: History of ElectriC Autom obi Ie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1 994)中,记载了陈清泉创新性地将变频控制感应电机应用于电动汽车,以提高电动汽车性能的贡献。[4]
陈清泉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著书10余部。其代表性专著为《现代电动汽车技术》,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折叠 === 创新发明===
陈清泉对电动车技术进行了革命性的开发创新,多次在国际上获奖,其中有9项研究成果获英国专利。
其创新发明主要包括:
2010年任职中国矿大信电学院院长
2010年任职中国矿大信电学院院长
1、高性能、特种电机
8、电热水器漏电报警水控交流接触器
9、磁石电话自动转接机[7]
折叠 === 技改应用===
陈清泉成功开发出与第二次电子革命相关的新一代高性能电力电子驱动系统,将新型高速度、低损耗开关器件、软开关线路技术、高性能散热器和检控系统集成为一体,达到体积小、功率大、效率高、成本低,为新一代电动车电力电子驱动奠定基础。此项研究成果已被美国海军所采用。
陈清泉研究出电池的各种运行模式,包括电流的放电模式,以及在欧洲、美国、日本使用的电动汽车标准运行模式。还研究出创新的智能化电池充电器及容量检测仪,提出了电池的新模型,能最佳控制电池的充电电压和电流.并可精确显示电池的剩余容量。此项成果已被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台湾工业技术研究所采用。
陈清泉成功研究成功了"智能化电动车能量管理系统" 实现全车用电的安全经济优化调度,显著提高了电动车的能源效率和行驶里程。该项成果已成功用于日本本田电动车和港大电动车(U2001)。[4]
折叠 === 科技交流===
陈清泉每年为促进中国及国际间的科技交流穿梭于中国内地和美、欧、亚各国之间。他在香港及美国培养的中国博士生现已在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地担任要职并成为科技事业和国际交流上的骨干。
陈清泉发挥自己的多重身份作用,在各种场合推广电动车技术的研究创新成果。在中国,他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名誉教授或顾问教授,担任中国兵器总公司国营惠丰机械厂、中国长江动力集团的高级科技顾问。在国际上,他是国际电动车研究中心主任, 日本本田、 美国福特、韩国三星公司等企业的高级顾问,还是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术技术委员会主席,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香港工程科学院副院长, 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 亚太电动车协会主席,并兼任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及日本多间著名大学名誉教授。他凭借这些有利条件,邀集美洲、欧洲、亚洲著名学者,取长补短,全方位与有关方面长期建立开发先进电机驱动系统及先进电动车的科技合作,一些项目不仅在国际上获奖,而且在日本、美国、德国得到应用。
陈清泉还通过演讲来传播他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唤起各界同仁的共识和首肯,以达到汽车企业、电力企业、电池企业和各参与方的共赢。他曾先后获英国电机工程国际杰出学术演讲人、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杰出演讲家、印度法拉第纪念杰出演讲者等称号。[4]
折叠编辑本段 == 专业著作==
《现代电动车、电机驱动及电力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9月)
《混合电动车辆基础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
《21世纪的绿色交通工具-电动车》(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0年6月) [5]
折叠编辑本段 == 期刊论文==
《铝镇静钢钢包吹氩定氧加铝工艺实践》(2007年 45卷 02期 武钢技术)
《新型优化脉冲宽度调制方法在大功率逆变器的应用研究》( 2006年 21卷 06期 电工技术学报)
[[File:陈清泉55.jpg|缩略图|陈清泉]]
《先进汽车电气变速器 》(2006年 21卷 10期 电工技术学报)
《基于滑动模控制的感应电动机增益自适应锁相环速度控制》(2000年 15卷 02期 电工技术学报)
《电动汽车--清洁有效的城市交通工具》( 1999年 02期 电工技术杂志)[6]
折叠编辑本段 == 获奖荣誉==
陈清泉多次获得国际性科技杰出成就奖。
1984年,获法国外交部学术交流奖。
[[File:陈清泉66.jpg|缩略图|陈清泉]]
1987年,获美国IEEE优秀论文奖。
1997年,获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乌克兰工程科学院院士。
2000年,获英国电机工程国际杰出学术演讲奖。2010年,当选"科学中国人2009年度人物。"[7]
2016年,获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8]
折叠编辑本段 == 外界评价==
他曾被《亚洲新闻》评为"亚洲最佳创新者"。
官方、媒体、同行一致公认:
陈清泉提出了电动车的工程哲学,揭示了电动车的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规律,发明了多种电动车专用的特种电机及其控制装置,研制了多辆不同类型的电动车,为现代电动车学奠定了基础。他提出的电动车研究核心和总体指导思想,将汽车技术、电机技术、电力驱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有机地结合,使现代电动车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9]
词条标签==参考来源==科学家 [[Category:教授]] [[Category: 物理学家 ]] [[Category:地理 学家 人物]]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