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爆米香

移除 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div>
'''爆米香'''(台語發音:pōng-bí-phang)爆米香是台灣以前常見的米食加工方法,利用 壓力鍋加熱讓米瞬間膨脹爆出,再拌入香甜的麥芽糖,放入膜盤壓勻,稍微冷卻糖未硬前,分切成小塊,就成了古早鄉下小孩最常見的零嘴,每當爆米香車巡迴到家附近,小孩子總是第一個提著自家的米和麥芽糖衝出家門,乖乖地排隊等候爆米香師傅將自己手中沈甸甸的稻米,像魔術般變成香甜的米香, 滋滋 的帶回家和全家人共享。
"爆米香的口感和米的狀態有很大的關係,賴咏華說,[[秈米]]比較長,做出來的米香相較之下較硬,口感扎實,[[粳米]]則較鬆軟,入口即化;[[糙米]]米香香氣濃烈,白米則比較鬆,顆粒較大。"<ref>[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65904/ 挖掘在地米香 年輕米 師巡迴全台爆米香],newsmarket.com, 2015 年 02 月 16 日</ref>
== 美食由來 ==
「割包」 相傳 是[[三國]]時代 古早前,一位寺廟和尚將米存放在竹礱中保存,不慎遇上火災意外,竹礱受到高溫,米粒在竹礱內受熱熟透爆開,從火場救出 [[張飛]] 白米米粒遇上冷空氣後變得酥鬆香脆 以刀割饅頭夾肉食用而得名。 傳出陣陣米香 割包也雅稱為「刈包」,因刈(ㄧˋ)有「割」之意。割包也被稱為「掛包」,是因「割」 演變成今日 台語發音為ㄍㄨㄚˋ與「掛」同音 爆米香
== 食材&製作 ==
|dimensions=35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他是土 的傳人 用古早味爆米香走遍台灣}}
</div>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6,83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