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搜尋結果

前往: 導覽搜尋
  • 奧斯瓦爾德·埃弗里 (分類 細菌學家)
    為了紀念他對科學的突出貢獻,197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將月球上的一一個環形山被命名為埃弗里。 探尋科學家. 多次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的細菌學家艾弗里. 騰訊網. 2019-09-24 [2020-02-24]. 
    3 KB (487 個字) - 2020年3月13日 (五) 18:22
  • 。使用當時的新DNA分析技術,於1999年對衣原體進行了重大重新描述,從衣原體中分離出3個物種,並將其重新歸類到當時新創建的衣原體屬中,並在該屬中又增加了3個新物種。在2001年,許多細菌學家強烈反對重新分類,儘管在2006年,一些科學家仍然支持嗜衣藻的獨特性。在2009年,衣原體的有效性受到了較新的DNA分析技術的挑戰,從而提出了「將衣原體統一為單一屬衣原體
    7 KB (1,640 個字) - 2020年5月24日 (日) 22:08
  • 志賀 潔(しが きよし、譯音:Yoshiki Shigaki),1871年2月7日-1957 年1月25日(昭和32年),日本醫學和細菌學家 ,志賀氏菌的發現者,曾任韓國總督,京畿醫學院院長和京帝國大學院長。 志賀 潔出生於宮城縣仙台市 ,最初的姓氏為Satō。 他於1896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院
    5 KB (1,357 個字) - 2020年6月7日 (日) 10:41
  • 滋賀清(譯音:Yoshiki Shigaki),1871年2月7日-1957 年1月25日(昭和32年),有譯「志賀 潔」,是日本醫學和細菌學家 ,志賀氏菌的發現者,京畿醫學院院長和京帝國大學主席。 滋賀清 出生於宮城縣仙台市 ,最初的姓氏為Satō。 他於1896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院
    6 KB (1,356 個字) - 2020年6月2日 (二) 20:48
  • 國海軍元帥(1871年出生) 1946年:張寒暉,中國音樂家、戲劇家,歌曲《松花江上》的作者(1902年出生) 1955年:亞歷山大·弗萊明,英國細菌學家、藥學家,青黴素發現者(1881年出生) 2006年:斯洛博丹·米洛塞維奇,前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總統(1941年出生) 2008年:施鴻鄂,中國男
    9 KB (1,945 個字) - 2020年5月20日 (三) 15:22
  • 梅毒螺旋體的萃取物,卻未事先告知他們。 隨後十幾年野口又陸續發現了小兒麻痺、狂犬病、黃熱病等傳染病的病原體,並發表近二百篇令人驚嘆的論文,被視為繼細菌學家巴斯德與柯霍之後的超級明星;如此輝煌的成就讓他在1913年至1927年間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提名達七次之多。可惜他於1928年前往非洲研究黃熱病時,自
    6 KB (1,153 個字) - 2021年3月16日 (二) 01:35
  • 層發酵啤酒,賀拉德認為底層發酵的窖藏啤酒將成為啤酒界的新主流,便轉型生產,並以「海尼根」(Heineken)來命名。在這波窖藏啤酒革命中,因為有了細菌學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在酵母研究的貢獻,讓海尼根成功培養出沒有壞菌的純粹酵母,以及獨門配方 A 級酵母,進而得以快速生產品質穩定的啤酒。
    8 KB (1,929 個字) - 2022年8月25日 (四) 13:33
  • 培養皿(英語:Petri dish, Petrie dish, Petri plate, cell-culture dish),以德國細菌學家朱利斯·理察·佩特里之名命名,是一種淺圓柱形且附蓋的玻璃或塑膠碟子,用以培養如細菌或小型苔蘚等細胞。 現代的培養皿在其底部,有着獨特的環狀突起或凹槽,以避免數
    3 KB (668 個字) - 2020年9月3日 (四) 04:59
  • 。 1883年,他16歲,考入哥本哈根大學,學習醫學、生物學和動物學。他於1883年畢業。他繼續修讀醫學課程,並於1890年獲得了醫學學位,進入了細菌學家薩洛蒙森的實驗室擔任助理。在薩洛蒙森的建議下,菲比格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白喉桿菌,於是他去了柏林,成為了微生物學奠基人科赫的學生,並研究證明了白
    3 KB (738 個字) - 2020年1月21日 (二) 14:48
  • 威廉·湯普森·塞奇威克(英語:William Thompson Sedgwick,1855年12月29日-1921年1月25日)是一位美國醫學教育家、流行病學家和細菌學家,是1913年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聯合公共衛生學院的三位創始人之一,曾任美國公共衛生協會和美國微生物學會會長,基督教耶魯大學校友。 天主教和東正
    3 KB (551 個字) - 2022年4月9日 (六) 07:55
  • Emile Jean Yersin),(1863年9月22日-1943年),瑞士和法國雙重國籍的醫師和細菌學家。他被認為是負責鼠疫或害蟲的芽孢桿菌的共同發現者,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鼠疫耶爾森菌。另一位細菌學家KitasatoShibasaburō通常被認為能夠在幾天前獨立鑑定出該細菌,但可能鑑定出了另一種細菌,而不是引起瘟疫的病原體。
    8 KB (1,755 個字) - 2021年6月29日 (二) 23:09
  • 艾弗里、奧斯瓦爾德·西奧多·埃弗里是一名加拿大裔美國籍細菌學家。曾就讀於科爾蓋特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內外科醫學學院。艾弗里後來進入紐約洛克菲勒研究所醫院(亦譯作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工作,並在那裡發現了遺傳物質的轉化現象,即細菌發生變化並將變化傳給細胞後代的過程。1944年艾弗里與他的合作者提出報告,指
    4 KB (922 個字) - 2021年6月21日 (一) 12:30
  • 是中國農業科學院中獸醫研究所創始人之一,研究員。 長期從事獸醫教育和科學研究工作,培養了一大批畜牧獸醫高級人才,譯著了具有重要學術影響的《克氏細菌學》、《家畜傳染病學》、《家畜內科學》等經典著作,為我國乃至世界畜牧獸醫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4年9月—1959年4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1 KB (5,613 個字) - 2020年7月29日 (三) 22:06
  • 《伯傑氏細菌鑑定學手冊》,細菌分類學巨著。國際上普遍採用的、標準的細菌分類鑑定必備工具書。美國細菌學家協會本手冊董事會編輯,由設在美國巴爾的摩、洛杉磯、英國倫敦和澳大利亞悉尼的公司出版。自1923年第1版問世以來,至今已有9個版本。第1版董事會主席為美國的 D. H. 伯傑 (David Hendricks
    5 KB (1,267 個字) - 2021年7月29日 (四) 08:41
  • 保羅·西奧多·烏倫胡斯(Paul Theodor Uhlenhuth) (1870年1月7日-1957年12月13日), 德國細菌學家和免疫學家,曾在斯特拉斯堡大學(1911-1918), 馬爾堡大學(1918–1923)和弗賴堡大學(1923-1936)任教。 1928年至1929年,是弗萊堡大
    7 KB (1,822 個字) - 2020年6月9日 (二) 17:54
  • 補體的發現引起了轟動,人們在過去研究免疫時遇到的很多問題得到了合理的解釋,博爾代因此立即聲名鵲起。後來,他又做了一連串的實驗來驗證補體的特性,並與德國細菌學家乏色曼一起利用補體發明出了一種檢測受試者是否得過某種傳染病的「博爾代-乏色曼檢測法」。 另外,博爾代還發現了抗菌血清中的另外一種特定的抗體,這個是
    5 KB (1,213 個字) - 2021年6月21日 (一) 10:30
  • ,就想到多細胞生物體中應該存在這樣的分子,它們能夠識別微生物特有的分子,從而識別入侵的微生物。早在100多年前,人們就開始尋找這樣的分子。德國著名細菌學家科赫的弟子理查德菲佛(Richard Pfeiffe)創造了」內毒素「一詞來稱呼革蘭氏陰性細菌中能夠造成動物發熱和休克的一種成分。後來人們發現這種
    10 KB (2,768 個字) - 2022年8月23日 (二) 08:56
  • 戰後才有人將マルタ寫成丸太,出自日本記者描寫731事件的《食人魔窟》 另有網友指出片假名是一種科學表記「種名」的方法 別名痢疾桿菌、赤痢菌,由日本細菌學家志賀潔於1898年發現並命名。志賀潔本人未有參與或支持戰爭、細菌武器及反人道實驗的行為。 天花病毒、鼠疫耶爾森菌、霍亂弧菌、炭疽桿菌、傷寒沙門
    23 KB (847 個字) - 2021年12月20日 (一) 11:47
  • 內後作為模板誘導球蛋白分子形成互補構型而成為某一種抗體;選擇學說則強調抗原只是刺激事先已經形成的某些結構,使之產生與此結構相同的抗體。德國醫學家和細菌學家P.埃爾利希於1900年提出的側鏈理論便屬於一種選擇學說。他認為動物體本來就能產生各種抗體,進入體內的某一種抗原只是選擇性地促使相應抗體大量地產生
    3 KB (765 個字) - 2023年7月19日 (三) 20:40

檢視(前 20 筆 | 後 20 筆)(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