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史密森·特南特(英語:Smithson Tennant,1761年11月30日-1815年2月22日),英國化學家,銥和鋨元素髮現者,1804年獲得科普利獎章,基督教愛丁堡大學校友。 古希臘時期,君士坦丁堡被稱為拜占庭,拜占庭帝國之名便來源於此。拜占庭帝國從來不是這個國家的國名,只是史學界為了區分同時存2 KB (422 個字) - 2022年4月15日 (五) 07:20
- 畢業院校:劍橋大學 代表作品:《物種起源》 《動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 主要成就:創立生物進化論 皇家獎章(1853年) 沃拉斯頓獎章(1859年) 科普利獎章(1864年)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 英國生物學家2 KB (327 個字) - 2019年10月3日 (四) 02:06
- 張力研究。1923年,他在倫敦離世,享年79歲。 杜瓦曾多次獲得諾貝爾獎提名,卻未曾得獎。他曾獲得過英國皇家學會的Rumford獎章、戴維獎章和科普利獎章。1904年他被封為爵士,並獲得了法國科學院的拉瓦錫獎章,他是第一個獲此榮譽的英國人。 宗教是人類不能缺少的教育 宗教在西方教育史上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4 KB (1,125 個字) - 2022年4月16日 (六) 10:59
- 806年被聘為哥本哈根大學物理、化學教授,研究電流和聲等課題。1815年起任丹麥皇家學會常務秘書1820年因電流磁效應這一傑出發現獲英國皇家學會科普利獎章。1824年倡儀成立丹麥自然科學促進會,1829年出任丹麥技術大學校長,直到1851年3月9日在哥本哈根逝世,終年74歲。 漢斯·奧斯特生于丹麥朗10 KB (2,174 個字) - 2022年7月1日 (五) 00:28
- 威科學和文學研究院的成員。2015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2010年,他因對RNA修復的研究被授予英國皇家學會皇家勳章,2007年獲科普利獎章。 他在1967年獲得博士學位,1970年從斯德哥爾摩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隨後去普林斯頓大學和洛克菲勒大學做博士後研究。移居英國後,他4 KB (519 個字) - 2020年9月22日 (二) 22:08
- 典-英國醫學家,專門從事癌症研究。他是挪威科學和文學研究院的成員。 2010年,他因對DNA修復的研究被授予英國皇家學會皇家獎章,2007年獲科普利獎章。2015年,托馬斯·林達爾 與 保羅·莫德里奇、阿齊茲·桑賈爾共同憑藉在「DNA修復的細胞機制方面的研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201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4 KB (403 個字) - 2020年1月31日 (五) 13:04
- 1827年4月5日 埃塞克斯郡西漢姆逝世 1912年2月10日 肯特郡迪爾居住地 蘇格蘭 & 英格蘭國籍 英國母校 倫敦大學知名於 推行消毒手術獎項 科普利獎章(1902年) 科學生涯研究領域 醫學機構 格拉斯哥大學 愛丁堡大學 倫敦大學4 KB (706 個字) - 2020年9月22日 (二) 22:29
- 眾,這是首次動力學地證明地球的自轉。數年後他又命名了陀螺儀。1855年他成為皇家巴黎天文台的物理學家,同年皇家學會因為他「傑出的實驗研究」授予他科普利獎章。 1855年9月他發現:假如一個銅盤位於一個磁鐵的兩極之間的話,要驅動銅盤旋轉所需要的力必須加大,同時銅盤會由於金屬內引導出來的渦電流而被加熱。4 KB (897 個字) - 2022年3月10日 (四) 05:47
- Merck,1887年-1909年) 瑪格麗特·馮·赫斯林(Margarethe von Hößlin,1911年-1947年)獎項 諾貝爾物理學獎(1918年) 科普利獎章(1929年) 歌德獎(1945年) 科學生涯研究領域 物理學家機構 基爾大學 柏林洪堡大學 格丁根大學博士導師 菲利普·馮·約利著名學生 莉澤·邁特納11 KB (2,586 個字) - 2020年3月15日 (日) 19:11
- 1834年(甲午年)2月7日 逝世日期 1907年(丁未年)2月2日 職 業化學家 畢業院校聖彼得堡大學 主要成就 發明元素周期表 戴維獎章(1882年) 科普利獎章(1905年) 代表作品 《化學原理》 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俄語: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7 KB (1,580 個字) - 2020年3月31日 (二) 15:14
- 分享了1975年諾貝爾化學獎,1977年授予爵位。他於1953年獲得了Corday-Morgan獎章;1976年獲得皇家金質獎章,1982年獲得科普利獎章。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752 KB (262 個字) - 2022年7月14日 (四) 00:25
- 人類對電的研究從靜電發展到流動電(電流)。伏特於1801年獲法國拿破崙一世授予的伏特金質獎章、獎金和伯爵銜。1791年被選為倫敦皇家學會會員,1794年獲皇家學會科普利獎章。為紀念他,人們將電動勢單位取名伏特。伏特是根據世界上第一個發現用化學方法產生電流原理的意大利科學家伏特的姓氏命名的專門名稱。1881年最先由國際3 KB (393 個字) - 2021年11月12日 (五) 06:15
- 1774年5月1日)是一位英國外科醫生、解剖學家和生理學家,最早分離纖維蛋白並證明了紅細胞是盤狀的,有時被稱為「血液學之父」。因假設並證明了淋巴系統的存在而獲得了1769年科普利獎章,基督教愛丁堡大學校友。 古羅馬是基督教早期主要的傳教方向之一,但是在米蘭赦令發布以前,基督教在羅馬被嚴重的迫害。不久之後,基督教又被定位羅馬國教3 KB (681 個字) - 2022年4月16日 (六) 06:59
- 球運動提供了有力的證據。1728年後,他又經過近二十年的觀測,發現了地軸的章動。布拉德雷從1742年起至去世一直擔任皇家天文學家,1748年獲得科普利獎章,早期基督教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校友。 在天主教,聖公會和東正教中,有些信徒會將聖人的名字作為自己兒女的名字;有些則會在受洗後,領受聖人的名字。此5 KB (1,399 個字) - 2022年4月14日 (四) 06:31
- 《物種起源》 自然選擇及共同起源下的進化論配偶 艾瑪·達爾文(1839年成婚)兒女 10個子女獎項 皇家獎章(1853) 沃拉斯頓獎章(1859) 科普利獎章(1864) 受影響於 亞歷山大·馮·洪堡 約翰·赫歇爾 查爾斯·萊爾 影響於 約瑟夫·道爾頓·胡克 托馬斯·亨利·赫胥黎 恩斯特·海克爾40 KB (9,995 個字) - 2020年5月15日 (五) 17:52
- 06年被聘為哥本哈根大學物理、化學教授,研究電流和聲等課題。1815年起任丹麥皇家學會常務秘書。1820年因電流磁效應這一傑出發現獲英國皇家學會科普利獎章。1824年倡議成立丹麥自然科學促進會,1829年出任丹麥技術大學校長,直到1851年3月9日在哥本哈根逝世,終年74歲。 漢斯·奧斯特生于丹12 KB (3,544 個字) - 2022年8月3日 (三) 22:42
- 文章中卡文迪許在嚴格保持溫度和壓強條件的前提下,對當時已知的各種氣體的物理性質,特別是密度進行了嚴謹而細緻的研究,這篇文章使他獲得英國皇家學會的科普利獎章。 氫氣的發現 卡文迪許於1781年採用鐵與稀硫酸反應而首先製得"可燃空氣"(即氫氣)他使用了排水集氣法並對產生的氣體進行了多步乾燥和純化處理。隨22 KB (6,309 個字) - 2022年6月29日 (三) 13:37
- 美國別名 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職業 物理學家 天體物理學家知名於 錢德拉塞卡極限 諾貝爾物理學獎 科普利獎章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知名作品 《恆星結構研究引論》 《輻射轉移》 《恆星動力學原理》13 KB (2,760 個字) - 2020年1月9日 (四) 17:49
- 狄拉克與埃爾溫·薛定諤由於「發現了原子理論的新形式」共同獲得1933年的諾貝爾物理獎。此外,狄拉克在1939年獲頒皇家獎章,1952年獲頒科普利獎章以及馬克斯·普朗克獎章。 他在1930年被選作皇家學會院士,1948年和1971年分別被選作美國物理學會及英國物理學會榮譽會士。1973年狄拉克獲23 KB (6,347 個字) - 2020年3月17日 (二) 12:20
- (今烏克蘭)逝世 1916年7月15日(1916-07-15)(71歲) 法國巴黎母校 哈爾科夫大學 吉森大學 哥廷根大學 慕尼黑學院知名於 吞噬作用獎項 科普利獎章(1906年)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908年) 科學生涯研究領域 微生物學博士生 {{{博士生}}}施影響於 代田稔7 KB (1,475 個字) - 2020年4月26日 (日) 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