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結果

  • 十字架 (分類 刑具)
    由於消耗的資源很大,一年通常只會處死數人,對象是極度重犯。西元337年,羅馬凱撒君士坦丁大帝下令禁用此刑具。現除了每年在菲律賓的復活節,願體驗耶穌被釘死的信徒還使用此刑具作為一種儀式。 刑具的形狀是兩條架成十字形的原木。行刑前,犯人會先行背着十字架的橫木遊街,直至走到行刑場所。行刑方法是先把犯
    8 KB (1,797 個字) - 2018年12月4日 (二) 20:07
  • 桎梏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zhì gù。一指刑具,腳鐐手銬;二指拘系,囚禁;三指束縛,壓制。 中國古代的刑具,在足曰桎,在手曰梏,類似於現代的手銬、腳鐐。引申為束縛、壓制之意。 《列子﹒周穆王》載:鄭人獲鹿,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事。後人用此典,多表示世事如同夢幻。桎梏:刑具,指腳鐐手銬。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刑具,在手上戴的為梏,在腳上戴的為桎。"以夢為鹿
    4 KB (917 個字) - 2022年9月15日 (四) 17:08
  • 「械」在此為一般器械或器具;《墨子·公輸》:「公輸般為楚造雲梯之械」在此指兵器;《漢書·司馬遷傳》載:「淮陰(韓信),王也,受械於陳」,在此「械」指刑具。 機械是一種人為的實物構件的組合,各部分構件必須實現相互的、單一的、規定的剛體運動,把施加的能量轉變為最有用的形式,或轉變為有效的機械功。 機
    3 KB (658 個字) - 2022年7月20日 (三) 09:50
  • 於失傳,故在武林中已很少見。現今在香港流傳的套路有山東螳螂派的旋風雙斧和開山斧。斧鉞還被用作刑具。據《史記·周本紀》記載,武王攻克商王王宮後,用黃鉞斬了紂王的頭顱,懸於太白旗上。直到漢代仍以斧鉞為斬首的刑具。由於斧鉞是一種斬殺罪人的刑器,所以歷史上有「斧鉞之誅」的說法。 使用大斧出名者,有三國時期的
    4 KB (851 個字) - 2020年3月19日 (四) 04:36
  • 達到鼎盛。青銅鼎是中國青銅器最重要的器形之一。 除了作為食器,也有鼎是被用作承放食物或佐料的盛器,祭祀神明和祖先的禮器,陪葬的明器,甚至還有的被用作刑具。周代之後,隨着鐵器和灶台的普及,鼎逐漸被其他器形所取代。宋朝以後,隨着金石學的興起,又有一些鼎作為裝飾品出現,除仿古的銅鼎,還有一些是金銀器、玉器或者瓷器。
    5 KB (936 個字) - 2020年2月11日 (二) 20:33
  • 瓡、ࡘ�等(其餘見擴展圖冊) 平水韻; 入聲十四緝 會意字,最早字形見於商代甲骨文。甲骨文(圖1)的左邊是一個刑具(㚔,或作幸,讀作niè),右邊是一個面朝左跪着的人(丮,讀作jǐ)。人的雙手被刑具所固定,或連頭頸一起使用刑具束縛(圖2)。表示"捕捉犯罪的人"。本義為拘捕。金文(圖3-8)字形漸趨訛斷或有加繁。 將那
    2 KB (461 個字) - 2022年4月13日 (三) 11:47
  • DYXS 四角碼; 57047 會意字,最早字形見於商代甲骨文。甲骨文的左邊是一個刑具(㚔 niè,手銬的象形),右側是ଝ(fú,"服"的古字),是個面朝左跪着的人,後側有一隻手。三相會意,表示一個犯人的雙手被刑具鎖住,另一個人用手從後面將犯人制服,表示制服犯人使之服罪。本義為制服、判決罪人。 甲
    4 KB (996 個字) - 2022年1月15日 (六) 13:33
  • 是古代一種酷刑騎木馬(也叫騎木驢)中藏在木馬背部的蓮花形刑具,專門針對那些不守婦道的女人而製作。電影《3D肉蒲團》中有鐵玉香慘遭木馬刑具鐵蓮花折磨的場景。 中文名 鐵蓮花 別稱 木馬刑具、騎木驢 出現時間 中國古代封建統治時期 類別 刑具 刑具 中國古代一種酷刑,專門針對那些不守婦道的女人而製作的,古時候叫「木馬刑具」,也叫騎木驢,致
    2 KB (419 個字) - 2024年8月24日 (六) 10:12
  • 成強烈的疼痛,卻對身體造成很小的傷害,即便是重度的抽打,也僅會對皮肉造成傷害而不會傷筋動骨,因此藤條也被選為打屁股的主要刑具。過去歐洲的私立學校普遍使用藤條作為懲罰違紀學生的刑具,新加坡的鞭刑也是用藤條來執行的。 1.可以用刷子或吸塵器清理藤製家具。 2.平時,可用濕布和柔和的清潔劑擦洗藤製家具。
    3 KB (731 個字) - 2021年2月7日 (日) 23:09
  • 講道、同唱讚美詩等崇拜儀式的改革。中國的新教各教會自稱基督教或耶穌教,而不稱新教。 (1)、十字架:源於拉丁文Crux,意為「叉子」。耶穌受難的刑具,由兩根木料相交叉而成,形狀近於漢字「十」,故漢譯作「十字架」。天主教相信,耶穌為救贖人類,被釘十字架而死,故尊十字架為信仰的標記。教會以十字架為神
    12 KB (3,272 個字) - 2021年3月15日 (一) 21:43
  • 庸、藍玉兩案,株連且四萬。」 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特令其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下設鎮撫司。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毀錦衣衛刑具,所押囚犯轉交刑部審理;同時下令內外獄全部歸三法司審理,將錦衣衛廢除。明成祖時,錦衣衛又得以恢復,並由北鎮撫司專門處理詔獄。明初兩代皇帝重用錦衣衛,其後,有明一代,此弊終難去矣。
    15 KB (3,520 個字) - 2020年4月7日 (二) 16:17
  • 夾棍亦稱三尺木之刑。是指中國封建司法官吏逼取人犯口供時所用的刑具。其使用方法,是用3根相連木棍夾擠受刑者足部,使之產生劇痛。夾棍有法定規格,但時有變化。該刑具始於南宋理宗時。明清沿之。 古代拷囚之具。 清王棠《知新錄》:「夾棍之說,唐世未聞,其制起於宋理宗之世。以木索並施,夾兩股(即大腿),名
    2 KB (438 個字) - 2023年8月7日 (一) 10:43
  • 4FC4 造字法; 形聲兼會意字 結構; 左右結構 字級; 一級字 形聲兼會意字,初為會意字,像手持鋸類刑具將人的一隻腳割去之形,是刖刑之刖的初文。到了小篆,"大"被易之以"人"旁,原像鋸的刑具訛作"我"旁,既作會意偏旁,又兼表字的讀音。 並用這個形體專門表示由刖足引申出來的"行傾" (行路歪斜)義
    3 KB (637 個字) - 2021年11月1日 (一) 17:30
  • 魯迅《花邊文學·又是"莎士比亞"》:" 蘇俄 排演原本《莎士比亞》。" 海天味業,原本可以躲過這場風波 萌柴原本坐雙腿撒嬌,爸突然拿出刑具,它竟然瞬間變惡犬
    3 KB (572 個字) - 2022年10月12日 (三) 17:10
  • 梁) 古刑具 中刑用刀鋸。――《國語·魯語》 又如:刀鋸(刀和鋸,古代的刑具) 鋸 <;動> 用鋸子切割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鶴林玉露》 又如:鋸木料;鋸匠(鋸木的工 刀鋸鼎鑊 (dāo jù dǐng huò) 刀、鋸:古刑具,也指割刑和刖刑;鼎鑊:古炊具,也指烹刑。指古代刑具。也泛指各種酷刑。
    9 KB (2,544 個字) - 2022年3月3日 (四) 10:27
  • 式由人力過渡到物力。 從古代到近代,中國、日本、英國、法國等多個國家的斬首均會公開進行,民眾會圍觀受刑者從押赴刑場到執行完畢的全過程,因而使斬首的執刑具備了震懾性及一定程度上的觀賞性。 行刑完畢後,罪犯的首級會交由家屬收殮; 如罪行嚴重,首級會被示眾,屍身也可能不被允許下葬而在刑場持續暴露。 古代中
    10 KB (2,721 個字) - 2022年8月9日 (二) 17:09
  • 薪"的本字,像木柴。頭頂"辛"也就是頭頂木柴的罪人。 還有人認為,甲骨文的"辛"字用兩個樹杈綑紮而成,是捕捉俘虜和押運罪人的工具,類似於"枷"這樣的刑具。從這個意義上講,"辛"的本義也是罪。 在早期金文(圖2、3)里,"辛"這把刑刀以輪廓形變為實體,最上部加了一橫指事符號,表示要鏟割的東西。到周代又
    6 KB (1,489 個字) - 2021年11月10日 (三) 10:24
  • ,義法是不可超過的。古人獎賞不用爵位和俸祿,刑罰不用刀鋸。用爵位、俸祿行賞,只對能得到爵位、俸祿的人起作用,不能影響不能得到爵位和俸祿的人。用刀鋸作刑具,只對受這種刑的人起作用,對不受這種刑的人不起作用。古代君主知道天下的善行是賞不完的,不能都用爵位俸祿來獎賞;也知道天下的罪惡是罰不完的,不能都用刀
    8 KB (1,927 個字) - 2021年5月6日 (四) 04:48
  • 陷害他人的罪行的亡者會墜入的地獄。亡者被蟲所啃食,身上長出樹木或香菇,之後再整個拔除。地獄所需要的木材大多都來自這個地獄!一寸法師目前在這裡負責保養刑具或武器等雜事。 唐悕望處生前對飢餓病弱之人刻意視而不見的亡者所墜入的地獄。亡者會進入類似豪華餐廳般的空間,但是任何接觸到的食物皆會變為烈焰和毒藥,
    16 KB (4,553 個字) - 2022年8月24日 (三) 11:43
  • 形,整個字像用刀刺瞎人的眼睛。基本意思表示一個被刑具束縛着的人的樣子,即奴僕。這種形體的"童"字在周秦文字中沒有沿襲下來,但六國文字卻繼承了這一寫法。齊、楚文字有些字與甲骨文聯繫十分緊密,"童"字即是其中一例。西周金文(圖2)上部承襲了甲骨文的以刑具刺目形,下部增加"東"表音,成了形聲字。後"東"下
    5 KB (1,260 個字) - 2021年12月7日 (二) 18:00

檢視(前 20 筆 | 後 20 筆)(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