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搜尋結果

前往: 導覽搜尋
  • 此元素可能是由鍊金術士帕拉塞爾蘇斯經德語:Zinke(叉、牙齒之意)所命名。純金屬鋅在1746年被德國化學家馬格拉夫發現。1800年時,路易吉·伽伐尼和亞歷山德羅·伏打揭示了鋅的電化學性質。鋅最主要的應用為抗腐蝕的鐵鍍鋅(熱浸鍍鋅),在現代工業中對於碳鋅電池製造上有不可磨滅的地位,最具代表性之用途為「鍍鋅鐵板
    4 KB (866 個字) - 2020年6月7日 (日) 11:12
  • 概是最早幾位電氣工程師之一,他首先設計出用於偵測靜電荷存在的靜電驗電器,亦最先明確地分辨與指出磁與電的不同,並且為術語「電」命名。1775年,亞歷山德羅·伏打做科學實驗改良完善了可用於製造靜電荷的起電盤(electrophorus)。1800年,他又成功開發出能夠持續產生比較穩定電流的伏打堆,是最早
    3 KB (644 個字) - 2020年8月23日 (日) 09:11
  • .1%。 術語「光生伏打」(Photovoltaics)一詞,系photo-(希臘語,意為光)與volta(意為電氣,紀念意大利物理學家亞歷山德羅·伏打(Alessandro Volta))的結合,意指由光產生電的現象,最早的紀錄可溯至十九世紀。 1839年,光生伏打效應第一次由法國物理學家A
    5 KB (1,273 個字) - 2020年8月28日 (五) 05:56
  • 理問題時他都不會去使用這些技巧。他以能快速得到較為準確的答案著稱。後來,這種快速得出近似解的方法被人們稱作「費米方法」,受到廣泛效法。費米曾說亞歷山德羅·伏打本人在實驗室做研究時可能也並不知道電學將來會如何發展。他在核能以及核武器方面的貢獻受到人們的銘記,特別是他設計製造了史上首個反應堆,並在首顆原
    16 KB (3,963 個字) - 2020年3月16日 (一) 21:31
  • 排列:銣、鉀、鈉鉀合金、鈉、鋰、鎂、鉈、鋅。對於銅、鉑、鉛、鐵、鎘、碳、汞,普通光波造成的光電效應很小,無法測量到任何效應。上述金屬排列順序與亞歷山德羅·伏打的電化學排列相同,越具正電性的金屬給出的光電效應越大。當時研究「赫茲效應」的各種實驗還伴隨着「光電疲勞」的現象,讓研究變得更加複雜。光電疲勞指
    39 KB (8,681 個字) - 2022年8月24日 (三) 14:19
  • 他不像弗蘭肯斯坦想象的那麼完美,而是一個長相可怕的怪物。 通過凱瑟琳·哈卡普在《製作弗蘭肯斯坦》中的介紹,我們知道,瑪麗出生於1797年,僅比亞歷山德羅·伏打宣布發明伏打電堆(電池組)早了3年,比伊拉斯謨斯·達爾文(我們熟悉的達爾文的爺爺)去世早不到5年。甚至瑪麗十幾歲的時候,漢弗萊·戴維就已經出版了《化學哲學原理》一書。
    23 KB (6,796 個字) - 2022年8月25日 (四) 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