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IS-LM模型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IS-LM模型是由英國現代著名的經濟學家約翰·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和美國凱恩斯學派的創始人漢森(Alvin Hansen),在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基礎上概括出的一個經濟分析模式,即「希克斯-漢森模型」,也稱「希克斯-漢森綜合」或「希克斯-漢森圖形」。

模型簡介

IS-LM模型是宏觀經濟分析的一個重要工具,是描述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之間相互聯繫的理論結構。在產品市場上,國民收入決定於消費C、投資I、政府支出G和淨出口X-M加合起來的總支出或者說總需求水平,而總需求尤其是投資需求要受到利率r影響,利率則由貨幣市場供求情況決定,就是說,貨幣[1]市場要影響產品市場;另一方面,產品市場上所決定的國民收入又會影響貨幣需求,從而影響利率,這又是產品市場對貨幣市場的影響,可見,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是相互聯繫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這種相互聯繫,相互作用中才能決定。

描述和分析這兩個市場相互聯繫的理論結構,就稱為IS—LM。

該模型要求同時達到下面的兩個條件:

(1)I(r)=S(Y)即IS,Investment-Saving

(2)M/P=L1(Y)+L2(r)即LM,Liquidity preference-Money Supply

其中,I為投資,S為儲蓄,M為名義貨幣量,P為物價水平,M/P為實際貨幣量,Y為總產出,r為利率。

兩條曲線交點處表示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

IS-LM模型是宏觀經濟分析的一個重要工具,是描述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之間相互聯繫的理論結構。

IS模型是描述產品市場均衡的模型,根據封閉經濟中的等式:Y(國民收入)=C(消費)+I(投資)+G(政府購買,經常被視為恆值),其中C=C(Y),消費水平隨收入正向變化;I=I(r),r為利率;則可獲得收入Y與利率r在產品市場均衡時的圖像[2],斜率為負,斜率大小受投資與利率敏感度及投資乘數影響,曲線位置受自主性支出決定。

LM曲線是描述貨幣市場均衡的模型,根據等式:

M/P=L1(Y)+L2(r),其中,M為名義貨幣量,P為物價水平,M/P為實際貨幣量,Y為總產出,r為利率,L是貨幣需求。

通常將M/P視為由中央銀行確定的定值,利率和貨幣量呈反向關係,而收入和貨幣量呈正向關係,從而得出一條收入Y與利率r,斜率為正的直線,斜率大小由實際貨幣量對利率和收入分別的敏感度決定,而位置由實際貨幣量決定。

將IS-LM移至同一圖上,二者交點便反應了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的利率水平和收入水平,對於分析宏觀經濟問題很有意義。

相關理論

凱恩斯理論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認為國民收入決定於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資本邊際效率遞減以及心理上的流動偏好這三個心理規律的作用。這三個心理規律涉及四個變量:邊際消費傾向、資本邊際效率,貨幣需求和貨幣供給。在這裡,凱恩斯通過利率把貨幣經濟和實物經濟聯繫起來,打破了古典學派把實物經濟和貨幣經濟分開的兩分法,認為貨幣不是中性的,貨幣市場上的均衡利率要影響投資和收入,而產品市場上的均衡收入又會影響貨幣需求和利率,這就是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相互聯繫和作用。但凱恩斯本人並沒有用一種模型把上述四個變量聯繫在一起。漢森、希克斯這兩位經濟學家則用IS-LM模型把這四個變量放在一起,構成一個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之間相互作用如何共同決定國民收入與利率的理論框架,從而使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得到了較為完善的表述。不僅如此,凱恩斯主義的經濟政策即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分析,也是圍繞IS-LM模型而展開的。因此可以說,IS-LM模型是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核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