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DNA指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DNA指紋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

中國,從來就是一個文化底蘊極度豐富的國家,中國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國的文化精魂[1]。中國最早出現的和文字相關的文化記憶就是倉頡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蘊藏了無限的文化[2],然後就出現了最初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DNA指紋指具有完全個體特異的DNA多態性,其個體識別能力足以與手指指紋相媲美,因而得名。可用來進行個人識別及親子鑑定,同人體核DNA的酶切片段雜交,獲得了由多個位點上的等位基因組成的長度不等的雜交帶圖紋,這種圖紋極少有兩個人完全相同,故稱為"DNA指紋"。

技術原理

DNA指紋的圖像在X光膠片中呈一系列條紋,很像商品上的條形碼。各種分析方法均以DNA的多態性為基礎,產生具有高度個體特異性的DNA指紋圖譜,由於DNA指紋圖譜具有高度的變異性和穩定的遺傳性,且仍按簡單的孟德爾方式遺傳,成為最具吸引力的遺傳標記。

DNA指紋圖譜,開創了檢測DNA多態性(生物的不同個體或不同種群在DNA結構上存在着差異)的多種多樣的手段,如RFLP(限制性內切酶酶切片段長度多態性)分析、串聯重複序列分析、RAPD(隨機擴增多態性DNA)分析等等。

發現歷史

1984年10月星期一,上午9:05分,英國萊斯特大學年輕的生物學家亞歷克·傑弗里斯(Alec Jeffreys)在做實驗時出現了靈光一現的時刻。他發現了每個人的DNA是不同的。儘管人與人之間的DNA的空間結構差異不大,但在DNA序列的某些區域,存在一些會重複的序列,而每個人重複的次數是不同的。傑弗里斯把這些區域稱為「迷你衛星體」。他意識到,通過檢測「迷你衛星體」是可以確定一個人的身份的。Jefferys及其合作者首次將分離的人源小衛星DNA用作基因探針,意思是它同人的指紋一樣是每個人所特有的。

半年後,可能第一次變為現實,DNA指紋技術首次應用在一樁移民案中法醫鑑定。1985年,一個加納移民家庭中最小的兒子返回加納探親,當他回到英國後,海關發現他的護照被塗改了,因此認定這個孩子是「冒牌貨」。警方邀請傑夫里斯對這個孩子進行DNA指紋鑑別。結果證實,從遺傳特徵看,這個孩子是這家兒子的可能性是99.997%。這一結果促成了一家人的團聚。

1986年,DNA指紋技術第一次應用在刑事案件中,幫助警方找到了姦殺兩名少女的兇手,避免無辜者蒙受不白之冤。這個標誌性的歷史事件隨後被ITV在 2015年改編為迷你犯罪劇集 Code of a Killer。該片講述的正是在萊斯特郡發生的兩起謀殺案的破案故事,值得一提的是破案之手法是使用了DNA測試,是英國史上第一例使用DNA破案的案例。

1989年該技術獲美國國會批准作為正式法庭物證手段。

進入二十世紀90年代初,傑夫里斯和他的小組被請到巴西,幫助辨認納粹戰犯約瑟夫·門格勒的屍體。

傑弗里斯意外發現「基因指紋」只是一個開端。兩年之後,就有科學家提出了人類全基因組測序的設想。到21世紀初,人類基因組中超過90%的部分已經得到測定。在此期間,科學家也越來越多地認識到了特定基因的功能,包括某些基因與疾病之間的關係。看起來,基因指紋和基因測序已經成為了醫學研究和現實應用中的強大工具。

主要特點

1.高度的特異性:研究表明,兩個隨機個體具有相同DNA圖形的概率僅3×10^-11;如果同時用兩種探針進行比較,兩個個體完全相同的概率小於5×10^-19。全世界人口約50億,即5×10^-9。因此,除非是同卵雙生子女,否則幾乎不可能有兩個人的DNA指紋的圖形完全相同。

2.穩定的遺傳性:DNA是人的遺傳物質,其特徵是由父母遺傳的。分析發現,DNA?指紋圖譜中幾乎每一條帶紋都能在其雙親之一的圖譜中找到,這種帶紋符合經典的孟德爾遺傳規律,即雙方的特徵平均傳遞50%給子代。

3.體細胞穩定性:即同一個人的不同組織如血液、?肌肉、毛髮、精液等產生的DNA指紋圖形完全一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