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M-158C遠程反艦導彈
AGM-158C遠程反艦導彈(Long Range Anti-Ship Missile,遠程反艦導彈)是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為美國空軍、美國海軍開發的低可偵測性技術反艦導彈。它可以使用多種平台發射,並成為世界上第一種能獨立進行威脅分級並選擇目標的反艦導彈。
為了在面對持續強化其武力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時仍能繼續保持優勢,美國海軍決定研發一款能解決魚叉導彈生存性低落與射程不足問題的反艦導彈,藉此終結冷戰後美軍長期擱置反艦導彈性能不足的問題。海軍遠程反艦導彈服役後還會進行下一代攻勢對平面戰(OASuW)/增量2導彈的招標,預計2024年服役。
2015年8月,美國海軍將空射型LRASM命名為「AGM-158C」。2019年12月服役。
量產
2017年7月27日,洛克希德·馬丁與美國空軍簽訂第一批LRASM量產合約,該合約以8,550萬美元的價格生產23枚LRASM[1],合約在2019年9月執行完畢。
2018年11月19日,美國空軍簽訂第二批量產合約,以1.72億美元的價格生產50枚LRASM,合約將在2021年底完成;該合約在2018年12月修改,增購3枚同型導彈,將在2020年底交付。目前已知的量產成本每枚AGM-158C空射型在371至344萬美金之間(不納入攤提研發成本部分)。
美國海軍在2016年公布以14億美金的價格採購124枚導彈的計劃。但目前尚未簽訂採購合約。
外銷
目前對AGM-158C抱持興趣的國家包括瑞典、澳大利亞、日本、英國、加拿大、新加坡。美國在2019年2月7日發布出售給澳洲200枚AGM-158C與11枚訓練用的CATM-158C的允許公告,含相關配套項目總價9.9億美金。
基本規格
- 彈頭 1,000 lb blast-fragmentation penetrator
- 作戰範圍 空射型
- 930 km(580 mi)+
- 發射平台 Mk 41垂直發射系統
視頻
AGM-158C遠程反艦導彈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美版航母殺手】美國海軍正式確購AGM-158C LRASM遠程反艦導彈,搜狐,2017-07-27
- ↑ 背景資料:F/A-18「大黃蜂」多用途戰鬥攻擊機,搜狐,2003-03-24